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党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党山镇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辖镇。位于萧山市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党山自然镇。

全镇区域面积49.74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5.23万,下辖21个村,2个社区。

党山镇地处萧绍边界,是“中国卫浴之乡”“中国制镜之乡”,浙江省“百强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卫生镇,杭州市重点乡镇、体育强镇、文明镇,萧山区经济强镇。[1]

简介

党山镇地处萧山东部,南与绍兴毗邻,区域面积49.74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2个社区,户籍人口5.23万。曾先后荣获中国化纤织造名镇、中国制镜之乡、中国卫浴配件基地、全国千强镇,浙江省百强镇、卫生镇、教育强镇、体育强镇,杭州市工业强镇、生态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文明镇、卫生强镇,萧山区经济发展十强镇。

地理区域

党山镇东临益农镇,南与绍兴县一堤之隔,西连瓜沥新城,北接党湾镇,西距萧山城区25公里、中国(柯桥)轻纺城10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5公里。属钱塘江淤积的沙土平原。

沿革

由来

党山镇,以山命名。党山旧名“碧山”,古时山巅设烽堠,为绍兴三江城守营、防汛之用,后因江道变迁,失去原作用。

据史书记载,在宋朝已有党山之名。

年表

1951年,分属官都、梅林、三官乡和党山乡的部分,属绍兴县。

1956年,合并为党山乡,并划归萧山县管辖。

1958年属英雄公社一部分。

1959年为党山公社八里桥、群力、梅林3个管理区,

1961年合并为党山公社。1969年2月长沙公社并入,1971年长沙分出。

1992年5月与长沙乡合并成立党山镇。

2013年8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瓜沥镇、坎山镇、党山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瓜沥镇。

2013年9月4日萧山举行会议,宣布撤销瓜沥、坎山、党山镇建制,合并成立新瓜沥镇。[2]

经济发展

党山工业涉及化纤织造、制镜卫浴、包装装饰、建材机械、高新电子、生物医药、服装食品等行业,结构比较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目前有工业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6家(含区级百强企业7家);有国家级驰名商标5只、高新企业6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68亿元;财政收入3.017亿元;工企业产值264.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5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202.15亿元。农业基础稳固,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630元,蔬菜、水产、畜牧、花木等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3%;休闲观光设施农业有了新拓展。服务业稳步发展,2009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5亿元。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一主五副”中心村建设初具规模,整治村创建实现了“整镇推进”。特色教育卓有成效,群众文化健康向上,卫生计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平安党山建设成效明显。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一线工作法、周一例会制、一村一品等党建品牌工程深入推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党山镇党委政府以“保强创优,走在前列”为目标,以“践行科学发展,打造和美党山”为载体,大力弘扬“和衷共济、和睦共处、和谐共融”的新时期党山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一个魅力四射的新党山展现出了勃勃生机。[3]

特色产业

中国化纤织造名镇

近几年来,党山镇化纤织造产业发展快速稳健,截止到2009年,实现销售产值12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68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0家。行业拥有各类喷气、剑杆织机6000余台,各类加弹机70多台,织机无梭化率达100%,同时拥有年产36万吨和10万吨熔体纺生产线各1条;拥有环锭纺6万锭、转杯纺30台和涡流纺16台;拥有年产6万吨差别化短纤生产线1条和其他短纤生产线10条,年产各类短纤13万吨。同时,拥有与织造生产量相配套的后整理设备,技术装备与纺织印染设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差别化步伐加快,推进功能性及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应用,分别应用在服饰领域、产业用领域和医用包装领域。

中国制镜之乡

制镜业是党山镇的又一支柱产业。该行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发展于九十年代,提升于2000年以后,从简单的塑框美容镜到多品种高档次的磨边、刻花工艺镜,从单一的制镜到镜艺与卫生洁具、与玻璃生产的整合,从追求量的扩涨到依靠科技、注重品牌,从着眼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及与世界顶尖企业的合作。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制镜之乡”,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卫浴配件基地”。

全镇有行业企业12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12家,总投资近8亿元,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销售额在15亿元以上。其中1000万元销售以上的企业有28家,3000万元资产以上的企业有8家,设立贸易公司或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有8家。比较知名的企业有:浙江和合控股集团、杭州金迪装饰有限公司、杭州珠格莱镜艺有限公司、杭州卓艺卫浴设备有限公司、杭州鑫盛镜业有限公司、杭州康利达卫生洁具有限公司、杭州华杰镜艺有限公司等。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4]

乡村景点

党山南大房

许家南大房位于党山镇西南集镇与村交汇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据《山阴碧山许氏宗谱》载:“始祖许承一[明成化五年(1469)生,嘉靖四十三年(1564)卒],娶党山孙氏为妻。故于明嘉靖年间自本邑马鞍亭山小娄迁徙山阴碧山(今党山)为一世,建老台门。传至四世,许氏子孙繁衍,日益繁富,分为老八房,各建屋宇,另立门户。大房魁,字斗山,于万历年间在老台门跨河西南建南大房,为三进两个四和院建筑。历经十三世,又续建九大楼和东西厢房,遂成现存南大房四进三天井,总面积达3000多平米的大型民居,其布局完整,规模庞大,是萧山地区古民居当中时代较早且规模最大的一处。

党山镇海寺

党山镇海寺又名镇海禅寺,于清朝嘉庆九年(1804年)建在碧山(今党山)颠,前后两进,各三间,另东厢房三间,又灶一间,西有厕。1942年毁于兵燹,后又重建,1956年8月1日遭强台风坍塌,1958年治江打炮取石被拆。

2005年开始重建,根据总体规划,重建的镇海寺包括大雄宝殿、园通殿天王殿、牌楼、放生池、塔、钟、鼓楼、厢房等。2006年10月22日,镇海寺大雄宝殿落成。镇海寺建成后,将成为萧山东片地区最大的一处佛教场所之一。[5]

大事记

1984年6月15日,党山影剧院建成开业,建筑面积2010平方米,主体2层,有观众席1325个。

1985年9月,党山自来水厂建成;4月,省民政厅批准党山乡改为建制镇。

1989年10月,党山敬老院在党山山上建成,建筑面积530平方米。党山镇被评为1992年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

1993年底,镇主要道路车路湾公路由6?5米拓宽至11米。

1994年5月,党山有线电视开通;8月,35千伏长沙变电所正式投入运行;同年,沙北村种养大户尚舒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12月26日,投资2000余万元的长沙邮电所无线机站竣工并投入使用;年底,党山中心卫生院投资120万元,新建12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及辅助设施724平方米。

1996年2月,党山镇农贸市场易地新建,共4768平方米建筑面积,可容纳1500个摊位;7月,瓜沥至党山自来水工程竣工通水,主干管道长6.28公里,日供水能力5000吨;年底,全镇最宽的道路井岭路建成,全长700米,宽29米。

1997年2月,易地新建小商品市场投入使用,市场有营业房108间,建筑面积1407.2平方米。

1998年1月,市人民政府批准党山镇集镇总体规划,规划区为7.5平方公里;7月,党山至沪杭甬高速公路柯桥轻纺城出口连接路建成通车,全长1348米、宽13米。

2012年6月党山镇小新校园正式落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