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内惟埤文化园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惟埤文化园区照片来自高雄旅游网

内惟埤文化园区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内惟埤文化园区座落于北高雄,占地41公顷,园区包括有高雄巿立美术馆、雕塑公园、人工湖泊、户外音乐表演场、萤火虫复育区、湿地沼泽区等,可说是高雄最具艺术气息的一块生态园区。而早名“内围”名称乃清朝占领时期为防匪乱侵扰,聚落以土石或竹篱为墙谓之“围”据市志地理篇载:“内围是清领时期防匪乱,府县置兵镇守保护地方,因而得名”民国 9年日人改“内围”为“内惟”。内惟埤原是高雄市最大的埤塘湿地,具备了重要灌溉蓄水功能,并拥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特质。[1]


景点介绍

内惟埤文化园区内部景观照片来自高雄旅游网

内惟埤原是高雄市最大的灌溉埤塘湿地,1990年代以市地重划方式建构41公顷的美术园区,并参酌台湾湿地保护联盟与高雄鸟会的建议,保留旧有地名为“内惟埤文化园区”。园区北边有龟山、半屏山,西侧有寿山,并且紧临爱河流域,形成山水环抱的景观,除了美术馆、儿童美术馆、喷泉广场及其它必要设施外,园区大多采自然工法,摒除柏油铺面的方式、铺设透水路层,利用山丘造景、草地、湖泊等景观,将四十多座大型艺术创作引入美术公园,在多层次自然环境中展现艺术之美。园区东北角为重现内惟埤湿地原始生态,园方刻意减少人工设施,只有草坡、湿地、水渠、老树和符合南台湾气候的本土林木,另有专区复育萤火虫。优美埤塘随地型呈不规则珊瑚状,湖中有小岛、沼泽及浅滩供各类生物栖息庇护,莲池、垂柳枯木与原生树林,营造野地宁静祥和、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粼粼波光吸引了大批留鸟与候鸟及各种昆虫生物驻足栖息,为文化园区保留了珍贵自然生物资源与如田园之诗般的景观,也是民众自在休闲接受艺术熏陶的场所。内惟埤文化园区做为示范性自然公园,是希望在都会区中也能营造自然环境供虫鱼鸟兽生物栖息,也为人类与自然找到和谐与平衡,是高雄市兼具艺术、文化、休闲、自然生态、教育的多元生活园区。[2]

特色说明

内惟埤文化园区内部一景照片来自高雄旅游网

内惟埤文化公园在规划上,特别重视自然生态的营造,在3公顷的人工湿地,依著原来的地形营造成珊瑚状;施工土方的处理,尽可能考虑园区土方平衡以及土方堆置时避免雨水流失等相关措施;湖岸行道采用透水路面,摒除柏油铺面的方式;在营造自然空间方面,规划山丘、草地、湖泊等景观,并于园区复育萤火虫,植栽则选用本土树种为主。内惟埤文化园区内的湿地公园,提供了都会区的艺文休憩空间,艺术创作者可以在自然中撷取灵感,民众在下班后享有放松休闲的去处,老人和小孩有散步、学习、游玩的地方,老师和研究者有教学、观察的场所,堪称台湾第一个结合艺术与生态的湿地。湿地中的湖水来源为利用雨水与莲池潭多馀存水,虽然是人工构筑的湖泊,但湖畔绿草如茵,树林成荫,已成为民众休憩新去处。这座内惟埤湿地可说是在都 会区的水泥丛林中,保留了一处较接近自然状态的静水生态系,湖体的特征大致分为水域、小岛,以及浅滩、沿岸水生植物、沼泽区等多样化的湖岸环境,提供了不同生物栖息的水域环境。其实,内惟埤原是高雄市最大的埤塘湿地,埤内饲养有吴郭鱼、大头鲢、鲫鱼、土虱、鳗鱼、泥鳅、鳝鱼等鱼类;并有田螺、石螺与菱角等。内惟埤也是高雄地区仅次于澄清湖的候鸟聚集觅食地,有纪录造访的陆鸟与水鸟,包括伯劳、红冠水鸡白腹秧鸡红鸠珠颈斑鸠小白鹭小水鸭等,共计114种之多。[3]


视频

【20180711高雄鼓山区内惟埤文化园区】

【艺术桃花源-内惟埤文化园区】

【内惟埤文化园区介绍】

参考文献

  1. 内惟埤文化园区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2. 内惟埤文化园区 高雄旅游网
  3. 〝每日一游〞内惟埤文化园区 高雄旅游网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