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六书音均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六书音均表》,中国传统古音学著作。段玉裁(见“说文解字注”)著。本表附于段氏《说文解字注》卷末。有经韵楼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检阅甚便,但偶有断句之误。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全书由5个表组成。表1,古均17部表,列段氏所定古韵17部,并于每部之间注明所包含《广韵》哪些韵目。段氏未标明17部之名称,按古音学通行名称,其各部为:(1)之部,(2)萧部,(3)幽部,(4)侯部,(5)鱼部,(6)蒸部,(7)侵部,(8)谈部,(9)东部,(10)阳部,(11)耕部,(12)真部,(13)文部,(14)元部,(15)脂部,(16)支部,(17)歌部。在17部表之后,段玉裁概要阐述了确定古韵分部的主要理由以及对于上古四声、声音流变、谐声与古韵之关系以及转注、假借的语音关系等问题的观点。表2,谐声表。将全部谐声声符分系于17部之下。表3,古17部合用类分表,主要阐述段玉裁的合韵理论。表4,《诗经韵分十七部表》,以17部为纲,于每部之下罗列《诗经》全部韵例,以此表明《诗经》入韵字之部属。表5,群经韵分17部表,亦以17部为纲,于每部之下罗列《诗经》以外先秦典籍中韵例,以作为表4之旁证。表2、表4、表5是段氏古韵理论的材料依据,与表1相互配合,加上表3所述合韵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反映了段氏古音学之全貌。

本书在古韵分部上提出3点创见,其一,支、脂、之分为三部,戴震许为“此足下卓识,可以千古矣”。其二,侯部独立,获江有诰等赞成。其三,真、文分部,亦为大多数古音学家所接受。关于古韵分部,顾炎武定为10部,较为粗疏,仅为后世古音学家提供一初步基础,江永定为13部,比顾氏前进一步,但犹未完善,至段氏定为17部,古韵分部之基本格局即已确定,其后古音学家之研究仅限于局部问题之修正,不能突破段氏之基本格局。《六书音均表》提出古四声说,实开创古音学研究之又一新领域,为前人所未涉及。段氏的古无去声说,虽未获得普遍赞同,但对有些古音学家如王力等有较大影响,《六书音均表》所阐述之合韵理论,是对古韵材料中某些矛盾现象的解释,对此江有诰等皆有异议,但段氏理论不失为一派观点之代表。还论述了古音学与训诂学、文字学的关系,提出“假借取诸同部者多,取诸异部者少”,“转注取诸同部异部者各半,十七部为假借转注之维纲”。对于训诂学和文字学研究的影响颇大。但段氏在训诂学研究实践中贯穿自己的理论时尚有游移不定的地方。本书成书并付梓以后,段氏在古韵分部上又接受了孔广森东、冬分立和江有诰侯部当有入声相配的主张,对自己的古韵分部学说有所修正。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六书音均表 相关视频

诗词浅谈·古音和汉语拼音
有趣的古音:音韵学概论介绍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