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六峰镇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位于甘谷县城东南部,东接天水市麦积区琥珀乡,南连秦州区关子镇,西南与本县白家湾乡为邻,西壤大像山镇为县城邻郊,北隔渭河与新兴镇渭阳相望。全镇总土地面积62.8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六峰村,座落在渭河南岸,西距县城5.5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4°44’,东经105°23′。六峰镇民国时期为东川镇,解放后设六峰区,1958年成立六峰人民公社,1979年改设为六峰乡,2002年撤乡建镇,2003年将原金坪乡入并,是蜀汉大将军姜维的故里。全镇有28个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总人口45350人(2017)。有耕地36710亩,有效灌面7950亩。[1]

中文名: 六峰镇

外文名: Liufe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地理位置: 甘谷县城东南部

面 积: 62.88 km²

下辖地区: 六峰村、苍耳王村、石滩村、觉皇寺村,中洲村,总门村等

政府驻地: 六峰村

电话区号: 0938

邮政区码: 7412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5350人(2017)

著名景点: 姜维墓,姜维庙,觉皇寺

机 场: 天水机场

火车站: 甘谷站

车牌代码: 甘·E

学 校: 甘谷县总门初中,甘谷县六峰初中

著名人物: 姜维,巩建丰,张智威

耕地面积: 36710亩

友好乡镇: 大像山镇,金山乡,白家湾乡

产业企业: 六峰工业园区,姜维庙风景旅游区

行政规划

六峰镇全镇东西最大距离10.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63.74平方千米,辖川子、在城王、巩家、中洲、总门、苍耳王、姜家庄、六峰、新庄、蒋家寺、张家庄、石滩、牛家庄、觉皇寺、麦堆坪、金坪、白家窑、巩家窑、铁坡山、红崖沟、蒋坪、黑窑、蒋家窑、张家窑、武家湾、程家窑、半沟、李家坪、黄家窑29个行政村,六峰1个社区。

自然气候

六峰镇北临渭水,横亘南山,系秦岭山脉西延,由于水土流失的冲刷,历史上形成大沟、龙峪沟、马家洼沟、觉皇寺沟、巩家沟五大沟壑,并将南山南北切割成挂剑峰、将军岭、六棱山、铁坡山、兴国峰、鼍峰六大山峰,又六棱山有六棱成峰,危耸峻险,壮观雄伟,故取名六峰。六峰镇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属黄土低山区,平均海拔1500米;北部属渭河河谷阶地,平均海拔1260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川区平均气温10.8℃,山区平均气温8.3—9.2℃之间。无霜期188天。

概况

六峰镇位于县城东南5.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姜维的故里,清翰林院伺读学士、“关西师表”巩建丰的故乡,全国文明镇,甘肃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双拥模范镇”。镇政府驻地六峰村是“千村美丽”省级示范村,地理坐标东经105°23′,北纬34°44′。镇政府电话区号0938,邮政编码741200。六峰镇东接麦积区琥珀乡,南接秦州区关子镇,西南与白家湾乡为邻,西壤大像山镇,北隔渭河与新兴镇渭阳相望。

六峰镇北临渭水,横亘南山,由于水土流失的冲刷,历史上形成大沟、龙峪沟、马家洼沟、觉皇寺沟、巩家沟五大沟壑,并将南山南北切割成挂剑峰、将军岭、六棱山、铁坡山、兴国峰、鼍峰六大山峰,又六棱山有六棱成峰,危耸峻险,壮观雄伟,故取名六峰。

六峰镇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属半湿润黄土低山区,平均海拔1500米;北部属渭河河谷阶地,平均海拔1300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川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0.5℃,7月平均气温22.1℃。平均气温年较差25.2℃.生长期年平均283天,无霜期平均18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39.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40.3毫米。

六峰镇南浅山系秦岭山脉西延部分,为沟谷梁峁相间的梁状山地,梁脊黄土覆盖薄,梁腰黄土覆盖较厚,黄土层与基岩层接触面软弱,斜坡角度过陡,土质疏松,山地地面裂缝相对较多,灾害主要区域集中。土壤属褐色土,黑垆土,黄绵土,以及红粘土、新积土、淀淤土、潮土等。主要的矿产资源有黑窑村一带的小型煤矿,质量差,利用价值低。其它芒硝、碱盐等分布较广,均无开采利用,河床和沟道中的砂卵石为现今重要建筑材料。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为东川镇,解放后设六峰区,1958年为六峰公社,1983年改六峰乡。1949年为金坪乡,1958年改为金坪公社,1983年改金坪乡。1996年,六峰乡面积24.8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六峰、黄家新庄、中洲、总门、五星、苍耳王、东张家庄、巩家石滩、牛家庄、觉皇寺、麦堆坪、周家川子、在城王、蒋家寺14个行政村;金坪乡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金坪、程家窑、武家湾、黄家窑、李家坪、红崖沟、蒋家坪、张窑、蒋家窑、黑窑、白家窑、巩家窑12个行政村。2002年六峰撤乡建镇,2003年撤销金坪乡并入六峰镇。

地理位置

六峰镇位于县城东南部,东接天水市麦积区琥珀乡,南连秦州区关子镇,西南与本县白家湾乡为邻,西壤大像山镇为县城邻郊,北隔渭河与新兴镇渭阳相望。全镇总土地面积62.8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六峰村,座落在渭河南岸,西距县城5.5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4°44’,东经105°23′。

经济概况

经济概述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742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777公顷,粮食总产量696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17元;财政收入132万元,财政支出66万元。全镇2008年经济总量37237万元,人均收入2461元。

特色产业

建筑劳务业、蔬菜业、果椒业、规模养殖业形成四大支柱和特色产业:以建筑为主的劳务业年输出12000余人,年劳务纯收入2800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1%;以大蒜、大白菜为主的蔬菜种植业形成四种模式、五种规模产品,初具产业规模,建成了无公害化蔬菜生产基地,是甘谷县大蒜、大白菜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果椒业建成南山2万亩果椒林带,年纯收入1200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2.9%;养殖业以协会为龙头,与集团公司和科研院所横向合作,新建了5个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总数达到了290户,饲养育肥猪10397头,能繁母猪1026头,养鸡30万只,总收入达到400万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龙头带动、协会组织、专家指导、市场服务”的产、供、销一条龙养殖产业链条。

发展园区

在六峰镇,近几年着力培养的建筑劳务、果树业、蔬菜业、规模养殖业四大支柱特色产业,占地300亩的甘谷县六峰工业园区,在县财政每年投资15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下,已全面起步,两家大型企业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编织袋厂、兰州干酪李厂在园区内建设正酣,随着大型现代企业的投产,将为六峰乃至全县工业经济的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六峰镇作为甘谷县县城品位提升后的郊区二级城镇,已基本形成了以发展旅游、建筑服务业,农副产品集散及加工为主的格局,一座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小城镇正在崛起。

名优特产

大蒜、白菜、苹果、花椒、大麻。

旅游景点

蜀汉大将姜维纪念馆和武术馆、巩建丰纪念馆、显庆寺、青龙寺、白马寺、觉皇寺等。黄羊堡遗址、觉皇寺、巩建丰纪念馆、青龙寺、圆通寺、姜维衣冠冢、南塔等旅游景点北接蔡家寺,西过天门、大像,连水帘洞天,东望凤凰,接麦积烟雨。巩建丰纪念馆、姜维墓风景旅游区已成为全县重点旅游景点之一,旅游业是六峰镇崛起的新产业。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全镇农村公路网络覆盖,麦甘公路、六古公路和渭川东路全部硬化铺油,便利出行,四通八达;中渠、通广渠两干渠全线衬砌,76眼机井方便灌溉;农产品产地市场、龙峪沟综合市场、蒋家寺物流市场等建设日臻完善;安全饮水惠及全镇13村6000户人;电力供应充足,广播、电话、电视实现村村通,移动通信覆盖全镇。

文教卫生

全镇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56人,床位7张。有各类学校34所,有教师321人,在校学生9014人。苍耳王、五星、黑窑、总门、中州、觉皇寺、石滩、张家窑、金坪、半沟等学校新的教学楼全部投入使用,六峰初中总投资341万元的学生寄宿楼2273平方米后续建设已全面完工。学区连续3年保持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前三名位置。2010年六峰学区初三学生升学率达到了75.2%,在全县初中教学质量中排名首位,有金坪初中、总门学校、武家湾学校、六峰初中等学校在全县十强学校中占有前5名位置,六峰学区党总支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生巩固率达100%,“两基”和“普九”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同时学区建成党员教育、法制禁毒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造福桑梓教育“五大”教育基地。

美丽乡村建设

户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单位帮联、财政支持、产业发展、劳务培训输转、文化活动开展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家庭的生活问题,实现贫困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五保户实现老有所养、低保户生活得到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帮联、培训、就业、发展,户户实现“四个一”目标,即: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有一门致富本领、有一项致富产业、有一名劳动力输转外出挣现钱。

村目标。各村实现“五个显著提升”。一是村内基础条件大力改善,新农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村一级自我发展水平大力提升。三是农民素质大力提高,村一级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四是村内矛盾纠纷大力化解,村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五是村内环境极大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六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镇目标。全镇实现“四美”目标。一是科学规划布局美。二是村容整洁环境美。三是创业增收生活美。四是乡风文明身心美。

视频

走进甘谷县六峰镇巩家村 第六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