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农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农庄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农庄

起源: 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

农庄的分类: 观光休闲型

农庄泛指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农场,农村的庄园[1]

农庄起源

"农庄"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1996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在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阶段。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

由此可见,农庄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

我国农庄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说。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庄"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农庄分类

观光休闲型

即小型农家乐,全国有20万家左右,为传统模型农庄,在休闲农庄内大多数只进行餐饮、棋牌、卡拉OK、聊天、住宿等项目,只以餐饮休闲为主,让游客缺乏体验。本类型农庄规模小但顺应了吃农家饭、看农家景的需求,虽设施简单,卫生条件较差,但普遍效益好而火遍全国各地,但由于特色不明显,管理粗放,创新力差,接待条件简陋,面临升级或淘汰。

观光生态型

由于需要良好的地域风景资源,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各项景点投入多,休闲设施多,闲置浪费大,仅以餐饮及部分住宿休闲收入,受市场影响大,竞争力较小,创收途径单一,收益回报慢。此类型农庄普遍经济效益差,经营不理想,大部份需要改进经营思路才能走出困境,建议与专业的农庄管理咨询公司联系以获得更高效益。

生产经营效益型

农庄内以特色的产品生产经营为基础,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以农业的种植养殖项目来发展休闲、餐饮、娱乐、度假等项目,并建造有特色的生态木屋,把农庄的生产、休闲、消费高度融合在一起,使农庄既是生产场所,又是消费、休闲场所,产品就地消化升值,还能让前来游客在不同季节始终充满乡村田园的新奇感觉。此类农庄没有过多的景点投资,但收入渠道多,不受旅游市场季节影响,农庄的项目都是收入点,是农庄中竞争力最强,效益最好的类型。

生产型农庄的效益是休闲型农庄所无法比拟的,其独特优势:

1、生产型农庄有自己的产品支持:种植、养殖、加工等过程,本身既是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又是让城里人大开眼界的旅游项目,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休闲型农庄自己没有种养殖产品,产生效益低,全靠游客消费增加收入,没有游客时,就极被动。

2、生产型农庄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因为他有种养殖生产经营的规模收益,又有旅游收益,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最佳,同时其科技含量高,具备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理念,容易受到政府大量的资金扶持。

3、生产型农庄发展潜力大:特别是种养结合的大型生态农庄,可以在适合的环境中大量复制,而不愁市场,一年四节都在生产,都有可靠的收入。而休闲农庄则基本建起来就无法再扩大,而且靠天吃饭,旅游旺季收入好,淡季大量资产"闲"在那。

4、生产型农庄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农庄的产品就地消化,能受到游客和其他消费者的喜爱,节省了采摘、包装、运输、销售、保管等各种成本,这也是休闲型农庄所不能比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