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冠云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耆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中文名称:冠云峰

地理位置:留园东部

面 积: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为6.5米,重约5吨

级 别:国家

地理区域:苏州园林

别 名:观音峰

特 点:江南园林中湖石之最

简介

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耆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1] ,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请参见词条留园中对于冠云峰的介绍),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所以取名“冠云”,另一说认为冠云之名出自郦道元水经注》中“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此地原有名石瑞云峰(原物于清乾隆四十四年春被移入苏州织造署西花园,今苏州市第十中学内),也有说法认为园主以冠云表达超过原石之意。

冠云峰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为6.5米,重约5吨,其高大为江南园林中湖石之最,与位于苏州市第十中学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中的玉玲珑杭州江南名石苑中的绉云峰并称为江南四大奇石(也有说法认为是江南三大奇石,唯独冠云峰不在其中)。

历史

留园为万历年间徐泰时所建,初名东园(徐泰时当时也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称为西园,东园即与之相对),其中的冠云峰最初称为观音峰,为明代疏浚河道时打捞到的巨型太湖石峰,其名声不及瑞云峰。在刘恕利用东园故址建寒碧山庄时,此峰已位于园林东侧围墙外,虽然刘恕十分仰慕和喜爱这块峰石,但由于无力再征地扩园,成了他一桩心病。刘恕之孙懋功为满足观赏冠云峰的愿望,过痴石之“瘾”,竟别出心裁地在寒碧庄东侧围墙边、邻近冠云峰的地方筑了一幢小楼,供自己在楼上可以和冠云峰朝夕相对 ,并将这幢小楼取名“望云”。

至盛康整治寒碧山庄,建立留园时,冠云峰周围因战乱而“数百家亦化为荒烟蔓草,惟此峰岿然独存”。盛康购得园东隙地及这几块太湖石,又觅两巨峰,西名岫云峰,东名瑞云峰(为以新石沿旧名),分置冠云峰左右。形成一主两副、左右对称、突出中间的布局,围绕峰石,构筑亭台楼馆,称之为东园。

盛康之子盛宣怀曾将这三块太湖石的名字分别给家中三个孙女儿取作小名,其中瑞云幼时不幸夭折,后来下人告诉盛宣怀瑞云峰为拼接而成,盛怒之余敲断石峰,断石至今犹存,而冠云(盛毓青,小名冠云)则“因名字吉祥,身体一直非常健康”(盛毓青自述)。

赏石庭院

冠云峰所在的庭院被布置为水石庭,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中心水池名浣云沼,南为平台石栏,水中植莲花,池北出半岛,立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为留园著名的姐妹三峰,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色。

峰后建楼名曰仙苑停云,又叫冠云楼,这前池后楼和石峰在色调上与形体上,形成了深浅明暗和高低横竖的明显对比,从而把冠云峰衬托得更为高大凌空。

相关列表

留园名石列表

留园三峰是指冠云、岫云、瑞云,它们都是太湖石,置石在盛康留园时期,寒碧庄十二峰是指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云、印月、猕猴、鸡冠、拂袖、仙掌、干霄,十一峰为太湖石,唯有干霄峰为斧劈石。置石刘恕寒碧山庄。其他分别是石林小院中的独秀、晚翠、段锦、竞爽、迎辉五峰及拂云、苍鳞二支石笋,也是刘恕寒碧山庄时期建造。

留园三宝列表

冠云峰位于林泉之馆以北的庭院中,北为冠云楼、东为冠云亭、东南为伫云庵、西为冠云台。圆形大理石座屏位于五峰仙馆,直径1.4米。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鱼化石位于冠云楼下,嵌入北墙。成薄片状,像云母一样层层剥开,上面有二十多条小鱼栩栩如生,头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见。

江南四大奇石列表

瑞云峰是太湖石建造位于苏州第十中学。它最初位于苏州太湖洞庭西山东的小岛上,宋代为采办花石纲的人相中,运至京师,置于艮岳。后几次搬迁皆知破坏无数,是著名的败家石,也相传为不祥之物,曾位于留园,最后搬迁至苏州织造府西花园。

冠云峰是太湖石建造,位于苏州留园,原位于徐泰时东园,寒璧山庄时期位于院外,锋石四周有居民数百家绕之,虽大力者不能徙,后复归留园。

玉玲珑是太湖石建造,位于上海豫园,据《胡氏杂抄》所转载的上海人王孟垗撰写《记玉玲珑石》一文记载,原文浦东三林庄南之旧屋,后由豫园园主潘允亮搬迁至此。

邹云峰也成邹云石由英石,位于杭州江南名石苑,最初位于吴六奇府花园内,清初被赠与海宁袁花镇查伊璜,后位于桐乡眼福寺天山前,1963年被移至杭州西山花圃,现在位于鱼江南名石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