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冬鹪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鹪鹩(学名:Troglodytes troglodytes):是一种小型鸣禽,原产于北美的冬鹪鹩,传入旧大陆后简称鹪鹩。共有29个亚种,成鸟体长9-10厘米,翼展13-17 厘米,体重8-13克。通体褐或棕褐色,具众多的黑褐色细横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10-11条棕黄白色横斑,极为明显。尾较短而狭,栖止时尾常常高高举起,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鸣唱时呈仰首翘尾之姿,鸣声清脆响亮。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在森林下部活动,以苔藓,昆虫为食。迁徙。巢一般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灌木丛和突出的岩石上。每窝下5至7枚白色卵,约12天孵化。广泛分布于北半球。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冬鹪鹩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32,700,000-56,500,000对,相当于65,300,000-113,000,000个成熟个体( 2015年)。各国数种数量估计数包括:中国平均10,000-100,000个繁殖对;中国台湾平均100-100,000繁殖对;韩国有10,000-100,000个繁殖对;日本100-100,000繁殖对;俄罗斯10,000-100,000繁殖对;以及引进平均有1,000-10,000个繁殖对(2009年)。 全球数量可能在10,000,000-500,000,000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总体趋势,在欧洲,1980-2013年的整体趋势正在增加(EBCC 2015)。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1]

形态特征

冬鹪鹩雄性成鸟:额、头顶、枕部及后颈棕褐色;由鼻孔至眼后具一条乳黄白色细的眉纹;眼先、耳羽及颊部羽色较淡,杂有黄褐色点斑和条纹。背、肩及整个上体为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棕褐色较重,各羽均具黑褐色横斑,腰羽靠近端部尚具白色点斑,部分个体还具白色羽干纹。颏、喉部污白,具浅棕色羽缘。前颈、胸部棕灰,具黑褐色细横斑。腹部和两胁浓棕,具宽的稀疏黑褐与棕白色相间排列的横斑,此横斑的粗细与深浅有个体变异:尾下覆羽红棕色,具黑褐及棕色横斑和明显的白色端斑。腋羽污白染有浅棕色。翅上覆羽与上体同色,具黑褐色横斑;小覆羽、中覆羽有明显的白色端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1-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10-1条棕黄白色横斑与黑褐色横斑相间排列,第3、4、5枚初级飞羽等长,形成翼尖;次级飞羽外翈棕褐色,具宽大的黑褐色横斑;三级飞羽内外翈棕褐色,均具黑褐色横斑。尾棕褐色与尾上覆羽同色,除外侧两枚稍短,其余尾羽几等长,大多数标本尾羽具9-10条黑褐色细横斑,排列比较整齐。成鸟夏羽与冬羽变化甚少,仅下体羽色较淡,腹部的棕白色横斑几变为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同色。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下嘴较浅;跗跖与趾暗肉褐色。 幼鸟:与成鸟近似,唯羽色偏红,眉纹不显著,头顶、枕部羽有狭的黑褐色羽缘。中覆羽无明显白色端斑。颏、喉、胸部羽色较深,且具窄的黑褐色羽缘。尾上覆羽乏有白色端斑。 大小量度:体重♂7-13克,♀7-10克;体长♂91-110毫米,♀84-105毫米;嘴峰♂9-13毫米,♀9-12毫米;翅♂46-54毫米,♀44-54毫米;尾♂30-42毫米,♀30-40毫米;跗跖♂15-20毫米,♀14-1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夏时多生活中、高山区的潮湿密林及灌木丛中,尤其喜居于有较多的倒木、朽木成堆和林下灌木丛生的背光阴暗密林、山溪及沿河两岸的林缘地带。整个繁殖季节多分布于从海拔700-4000余米高的中、高山地带,冬时则迁至低山区和平原地带,在沿河两岸砾石堆处、城镇、乡村及农田亦常遇到。夏时生活在中、高山的潮湿密林和灌木丛中, 冬时迁至低山区和平原地带, 多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阴暗潮湿的密林中做巢。 繁殖期的垂直分布颇为显著,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数量差异极为明显。长白山区鹪鹩在繁殖期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阔叶林带数量很少;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针叶林带分布比较广泛,数量亦较多;在纯落叶松林带更为常见。在海拔1800米以下阴郁的针叶林带,林木上挂满松萝的林段,以及由针叶林向岳桦林过渡的混交林带,数量最多,并成为该地段的优势种鸟类。由海拔1800-2000米高度的岳桦林带,仍为优势种鸟类。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苔原带,虽仍有鹪鹩的分布,但数量已显著减少。在华北地区山西省中条山一带,由海拔800-2100米的灌丛、阔叶林带和亚高山草甸带,皆有分布,在数量上以桦木带及亚高山草甸带数量较多,为该地段的普通种。在河北省平原丘陵地区的上方山一带,见有少数营巢的鹪鹩。在四川省峨眉山,夏时鹪鹩分布在海拔1900-800米的针叶林和2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带。上述情况反映了鹪鹩繁殖季节多分布在中、高山区,冬季又多下迁至低山或平原活动。[2]

生活习性

冬鹪鹩除在巢后期带领雏鸟过一段时间的家族生活,全年的大部分时间常单独活动。性极活泼而又怯懦,很善于隐蔽,见有人来随即隐匿于倒木、灌木草丛或乱石堆中,又常从另外一侧迁逃。飞行时,一般约离地面1米高度呈直线的近地面飞翔,飞行不远即行栖止,飞行迅速而敏捷,在林区也常见它由一株树的低处侧枝分级逐渐跳跃至树顶。 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也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雄鸟主要负责驱逐入侵者。一旦发现敌情,它会蹲下扇动自己的翅膀并拍击背部,不停地晃动尾羽进行恐吓。雌鸟是最后一道防线,负责推阻试图入巢的侵入者。 栖止时常高翘其尾。耐寒性很强,在中国东北林区,霜冻的清晨极为活跃,常起落于流冰之上,在严冬看到它在冰洞中穿飞而能与褐河乌相媲美。 在非繁殖季节的冬季也常鸣唱,歌声宏亮清脆,唯不甚婉转,鸣叫时常做昂首翘尾之姿,每鸣叫一段后,再更换一地重唱,雌鸟鸣唱声调似雄鸟,但音色低而曲短。 食物以昆虫为主,啄食包括鳞翅目幼虫,双翅目大蚊科,直翅目的蝗科、蟋蟀科,鞘翅目的金苍虫、步行虫,半翅目的蝽科,膜翅目的蚁类等多种小昆虫、蜘蛛类和一些水生动物。秋季还啄食少量浆果,在大雪封山时的冬季还见它活动在林中倒木间,由树皮下获取食物。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虫。而雏鸟主要喂食蝗虫,蟋蟀,毛毛虫。

分布范围

繁殖地: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中国、格鲁吉亚、印度、以色列、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蒙古、黑山、缅甸、尼泊尔、挪威、巴基斯坦、波兰、俄罗斯联邦(欧洲区和东亚区)、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留鸟:阿富汗、安道尔、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的、爱沙尼亚、法罗群岛、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冰岛、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意大利、约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荷兰、北马其顿、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区)、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和英国。 非繁殖地:阿尔及利亚、百慕大、丹麦、埃及、芬兰、利比亚、马耳他、摩尔多瓦、摩洛哥、巴勒斯坦、俄罗斯联邦、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突尼斯和乌克兰。

繁殖方式

繁殖约在5-7月间,多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阴暗潮湿的密林中做巢。配偶关系属一夫多妻制,而无固定的配偶关系。营巢处所不选择而因地制宜,在低山带丘陵平原区,住房的檐木下、椽木间、屋梁上、墙洞中,在山溪及沿河两岸砾石堆中,大树根下的洞隙中,在中、高山地稠密森林的树洞和倒木下的缝洞内及高山裸崖、峡谷、斜坡等处的裂缝中均曾发现其巢。营巢地点虽诸多不同,但大多在靠近水源处或潮湿阴暗、苔藓松罗密布和腐木较多的地方营巢,在树洞中营巢一般距地面0.5-2.6米,而多在1米左右的高度。 由于营巢处所的不同,巢的外形可有球形巢和碗状巢两种类型。球形巢为圆屋顶状,有一个向侧面开的出入口。巢的外径因受树洞或树缝等洞隙的影响,不甚规则,宽度颇大,约有180-230毫米,巢高为110-150毫米。出入口设在巢的上半部,并向外伸出,上缘较长,为50-65毫米,游离面呈军帽缘状向外突出;下缘较短,长度为30-40毫米;出入口的直径约为50毫米。巢不论外径长度有多大变化,但其内径变化极小,为70-80毫米。 深碗状巢或叫高杯状巢,碗状巢的开口距洞的顶壁间约30毫米缝隙,以供成鸟出入,巢的外径为90-110毫米,内径为60毫米,巢高53毫米,巢深45毫米。在巢的入口处尚堆有大量的短树枝厚达45毫米。巢的外壁多由苔藓、地衣、松萝构成,并缠有一定数量的草根、细枝和针叶树的针叶,往里即内层,则多以禾本科细草根、草茎编成一层薄墙;巢内垫以兽毛(狍、野猪及家畜)和鸟羽等。 每年繁殖一窝,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繁殖早的5月上旬即开始筑巢,多数在5月中旬筑巢,于5月25日有的已产满卵(5枚),并已开始孵化,这期间,有的巢还正在建筑中;筑巢日期一般不少于10天,产卵期大多在5月下旬,个别的还要早些。在华北地区河北省上方山一带,7月5日见一巢内有卵5枚,有2卵未孵化,另3枚已形成小雏,头顶部具毛。日产卵1枚,亦有产2卵后隔一天再产的;每窝卵4-6枚,多数为5-6枚,产卵过程8-10天。卵白色,卵圆形,在钝端具较多的红褐色细斑,5枚卵的量度分别为12.8毫米×17毫米、12.5毫米×17毫米、11.5毫米×17毫米、12.7毫米×16毫米、12.6毫米×16.5毫米;卵的重量为1.1-1.3克。在产完最后一枚卵的次日,即行孵化。由雌性孵卵,在整个孵卵期和育雏期很少见到雄鸟在巢附近活动和鸣叫。孵化期约为13-14天;幼雏留巢期约在15天以上,一般幼鸟孵出后约需16-17天始才离巢出飞。 离巢后的幼鸟,是由雌鸟带领所组成的家族群进行活动。自离巢后直持续至10月下旬方才开始散群。冬鹪鹩家族群的特点与一般雀形目鸟类有所区别的是,在巢后期游荡阶段,家族群始终保持单个家族,即每次遇到本家族的3至4只或5至6只,从未遇到10只以上的混合群。散群以前的家族群,集群性强,这一时期很少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在组成家族群游荡的初期7-8月间活动范围较小,常在林下草丛和灌丛中穿飞,长久不去,甚至有的在次日仍在原地活动,在受惊吓时也不易散群,有时在被猎取一只幼鸟或打伤雌鸟,家族群也不分散。从9月以后,家族群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溪流两岸和山路两旁的灌丛等地皆可遇到。自10月下旬至12月散群以后的冬季,为单个个体或两个个体活动,很少有3个以上个体在一起活动的现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