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冯乃超

移除 622 位元組, 5 年前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出身日本侨领之家。父亲冯德明。先后就读[[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 。923 。1923 年,在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后改学美学与美术史 。1926  1926 年加入[[日本共产青年同盟]]外围组织。同年开始在[[创造社]]期刊上发表诗作,逐渐成为该团体后期的主要成员。三月开始,在《创造月刊》上发表组诗《幻想的窗》等具有象征色彩的诗歌。幼年求学期间,冯乃超在南海故乡接触到劳苦大众,并耳闻目睹辛亥革命前夕南海乡村爱国者慷慨悲歌的壮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本的教会学校目睹了种族歧视现象,接受了富国强兵思想,开始接触中国新文化运动;大学期间,开始参与创造社活动,后成为创造社出版部日本东京分部的联络人,并参加了日本革命学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和艺术研究会,开始注意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接受苏联和日本的“左”倾文艺理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弃学回国参加革命工作,编辑、主编《文化批判》和《创造月刊》,成为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后期的中坚和主将。后与鲁迅等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起草左联《理论纲领》,并任左联第一任党团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不久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并编辑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周报》
1927年秋在[[成仿吾]]邀请下回国。次年任《[[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编辑。9月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与[[鲁迅]]等筹组左联。1928年1月发表在《文化批判》创刊号上的两首诗《上海》和《与街头上人》,标志其诗风从低沉到革命的转变。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与郑伯奇等组织中国艺术剧社,任文学部长。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当选常务委员,并任首任党团书记兼宣传部长。1931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同年3月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编辑。在左联期间,他发起了与[[鲁迅]]的论战。
1932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以[[中共中央特科]]成员身份到[[武汉]]投靠岳父([[同盟会]]元老、[[湖北省民政厅]]长[[李书城]]),在湖北省民政厅统计股任职,并作情报工作。<ref>http://qkzz.net/magazine/1002-4980/2001/21/8953.htm</ref> 1938年,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先后任筹备会书记、文协理事、常务理事。4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任第七处第三科科长,是[[郭沫若]]的助手。 1940年10月,第三厅撤销,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出任文工会中共党内书记。
1938年,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先后任筹备会书记、文协理事、常务理事。4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任第七处第三科科长,是[[郭沫若]]的助手。<ref>http://www.yhcqw.com/html/hyp/2008/47/084795512D3IG3370KABK72AD05EDIG9.html</ref>1940年10月,第三厅撤销,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出任文工会中共党内书记。1942 1942 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重庆谈判|重庆国共谈判]]期间,任中共代表团顾问。1946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委员会文化组副组长,5月任[[上海工委]]委员、文委书记。同年10月,赴香港,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香港工委委员、文委书记。<ref>{{cite web |url=http://www.sysu.edu.cn/zdcq/xz4.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10-16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203084449/http://www.sysu.edu.cn/zdcq/xz4.htm |archivedate=2010-12-03 }}</ref>1947年7月编选了[[瞿秋白]]著《[[论中国文学革命]]》和诗集《[[毛泽东颂]]》,由中共在香港的出版社[[海洋书屋]]出版。
2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