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冰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冰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2]。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冰针,天气现象的一种,是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针状冰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可辨。冰针是地面气象观测项目之一。空中水汽在低于-5℃的条件下,经凝华增长所形成的薄片或针状冰晶体。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可辨,有时天空中可形成日柱或晕等其他天气现象。多出现在高纬度或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

在严寒(气温约–35℃~–20℃)的午夜或清晨,碧空或少云、风力微弱的气象条件下,近地面层的空气湿度比较大,空气块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当空气块湿度达到冰面饱和湿度时,在冰核的作用下,气块中水蒸汽凝华、碰并长大,形成冰晶体向下降落,出现晴空降雪的奇观。如发生在夜间,清晨可见地面或地物表面铺满大量的冰晶体;如发生在白天,其对光的散射和折射作用,形成一些大气光学现象,如日柱、晕等。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 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 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 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 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 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