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凤亭河水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亭河水库
圖片來自搜狗

凤亭河水库位于上思县 东屏乡境内,建于1958年,总库容约5.29亿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约为3180亩,库区一年四季各有特色。

水库概况

凤亭河水库通过3.3公里长的渠道向屯六水库放水,继而向钦州市钦北灌区和大塘灌区灌溉,设计灌溉面积1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7.6万亩。建于1958年,库区正常水面约为3180亩,库区一年四季各有特色。地跨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防城港市上思县。

凤亭河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功能的大(二)型水库。地处十万大山北麓,与屯六水库毗邻并同时兴建。 [1]

水库旅游

凤亭湖发源于十万大山北麓,全长35公里,湖面最宽处有1000多米。由于大山的隔阻,这里四时山青水碧,湖面浩瀚,湖水纯净清澈。湖周边山峰雄奇峻拔,林茂谷幽。春夏时分,山花烂漫,虫鸣鸟喧,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在这里,流传着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现搜集三则故事以飨读者。   

===双龙戏珠的来历===     

相传南海龙王三太子偕同龙公主私自下凡到人间欢度蜜月,被旖旎的凤亭湖风光所迷恋,不顾龙王三番五次的召令,不肯回到寂寞的龙宫。最后时限已到,龙太子化成了龙头山,龙公主化成为米黑山,那颗光辉夺目的夜明珠也化成一座圆形的小山坡。后人称此景为“双龙戏珠”。   当年龙太子伉丽下凡的山峰现叫迷龙山,现身的地方叫龙门村。龙头山与米黑山之间原有一个跌水二十多米的瀑布,瀑布下面的深潭就是他们沐浴的龙潭(现已被大坝所填),还有石牌山耸立一座造型奇特的石壁,据说是龙公主的梳妆镜变成的哩。   

有诗赞此景:   巍峨大坝锁双龙,万顷湖光耀太空;   云动霞飞齐白鹭,蓝天碧水壮奇峰。    ===凤亭河水库石牌山的传说===     凤亭水库库区有座石牌山,因山顶耸立一堵四、五层楼高的巨大石壁而得名。石壁临湖那面平直如削,攀上光秃秃的石壁顶端,放眼四周,视野开阔,清风满襟,美景如画,宛如蓬莱仙境。这里流传着一则非常离奇的传说。   

古时候,八尺江常闹洪灾,两岸百姓苦堪言。有位赤脚大仙云游到此,决心解民于倒悬,意欲在八尺江源头移山截流,造湖蓄水。他连夜施法,从十万大山赶来许多石山,要在三更前赶到龙头山下堵塞水口。不料此事惊动了花坪村的土地神,土地神恐怕水口被堵后水淹花坪村,于是学公鸡啼叫,赤脚大仙赶山刚到村前山梁歇息,突然听到全村公鸡齐鸣,以为三更时辰已到,赶快加大法力,但是石山落地生根,任凭如何施法,再也赶不动了。神仙见前功尽弃,一怒之下,举斧朝巨石劈去,再端上一脚,愤然离去。现在石壁顶端留下一个仙人的巨大脚印,平直的壁面,便是当前斧劈所致。可喜的是,饱含着前人幻想的神话,今天竟成了现实。新中国诞生后,在党的领导下,壮乡人民移山截流,使昔日肆虐的洪水驯服地汇成万顷平湖。神仙做不到的事,我们做到了。现在石牌山仙境般的湖光山色吸引众多的游人前来寻幽揽胜。   

有诗赞曰: 石牌峭壁画屏开,传是龙女宝镜台;   赤脚大仙留足迹,凤亭无处不莱蓬。   

===童子牧九牛的趣闻===  

凤亭水库库区湖龙头山至石牌山一带有九个一溜排列的小岛,活象一群闲憩的水牛浮游在湖中,这就是被称为“童子牧九牛”的胜景。   

相传有一位自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先生从上思县跋山涉水来到龙头山一带寻龙探穴。一天,先生躲进龙潭上一块突兀的巨岩下避雨,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朦胧之中,有位鹤发童颜的道长告诉他,他多日寻找的“童子牧九牛”福地就在这一带,只是他福份尚浅,诚心未达,无缘得见。先生猛惊醒,突然隐约听见岩洞内传来阵阵孩童叱牛和牛群牧归的声音。他觉得甚是奇异,连忙跑到岩洞外面张望,但一出岩洞,那声音就消失了。他又询问当地村民是否有个孩童在附近牧牛?回答说没有。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遂在岩洞石上题一首诗曰:   上吉沟下龙头,黄口孩童牧九牛。   有福之人寻得见,世代儿孙出公侯。   

于是这首诗流传了下来,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趣谈。究竟福地在何处?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后来,有人步其韵赋诗一首:   青山福地有题留,童子扬鞭牧九牛;   纵然鱼珠人不识,儿孙也会觅封侯。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