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元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元方
出生 1931年(92-93歲)
国籍 中国
籍贯 浙江省镇海
民族
母校 北京燕京大学
职业 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

刘元方
生于1931年2月,浙江镇海人,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届“蔡元培奖”获得者。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1983年任教授, 1984年为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上海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等。2006年兼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和纳米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

  1. 1948-1949 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上学
  2. 1952 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

人物生平

  • 1931年,刘元方出生,汉族,浙江镇海人。
  • 1948-1952,燕京大学化学系恭读 本科。
  • 1952-1984,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讲师,副教授。
  • 1980-1981,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核科学部 访问学者。
  • 1984-至今,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教授。
  • 1987-1988,瑞士 Paul Scherrer 研究所 访问教授。
  • 199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2-2004,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 副主任。
  • 1993-1995,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放射化学与和技术委员会 主席。
  • 2002-至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教授。
  • 2006-至今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 2008-至今 英国皇家化学会 会士。

研究方向

加速器质谱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的化学功能团化和标记,用于医学和毒理学研究。

科研成果

  1. 创立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
  2. 1960年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台5万转/分的浓集235U的雏型气体离心机。
  3. 1980-198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从核反应直接制得锫-251,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出纯锫的难题,精确测量了锫-251的衰变性质,发现了两条新g射线,重制了新纲图。
  4. 建立了从核燃料后处理废液中提取铑和钯的新萃取流程成功地研究从金川贵金属精矿中分离和提纯铑和铱。
  5. 开展了抗癌单克隆抗体的放射性标记化学的研究,用于癌症的放射免疫定位诊断,其中铟-111标记的比活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6. 1994-1998年,用加速器质谱法测定了尼古丁和DNA组蛋白的加合,揭示了尼古丁是潜在的致癌物

主要奖项

  1. 负责的“从金川矿中提取铑和铱的新方法”项目,获国家教委198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考资料

[1] [2]

[3]

  1. [1] 北京大学
  2. [2] 中国考研网
  3. [3]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