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刘吉

移除 36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研究领域 =
}}
'''刘吉''' 别称刘棉花、“纸糊三阁老” ,字佑 一,是明朝著名官员 他出生河北博野,是明英宗年间进士,在成化帝时期成为内阁首原,并担任内阁首辅一职;期间飞黄腾达、弄权跋扈,又因身居高位却无作为而被人称作“纸糊三阁老”,被谏官弹劾却能久居内阁18年相安无事,不愧是“刘棉花”。公元1493年,刘吉逝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谥号为文穆。刘吉(刘棉花)(?-?), 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 ,这人品行和万安差不多,但还有一点要强于万安--脸皮更厚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年-1492年)任当朝首辅一职。
刘吉与万安、刘珝在成化年间因尸位素餐,被戏称为"纸糊三阁老"; 他本人又因耐受弹劾、稳居内阁(长达十八年),被戏称作"刘棉花"。
==人物生平==
明代弹劾成风,言官也喜欢管闲事,刘吉这种人自然成为了言官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可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说了什么权当没有听见,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个雅号"刘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弹也! 这位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的仁兄,他尸位素餐,精于营私,因此屡遭谏官弹劾。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排挤打击弹劾他的人,得以在内阁任职18年。其时曹御史及欧阳旦等一批人,不断弹劾他,但刘吉的官却越做越大,人们奈他不得,这说明了明朝的吏治已经糟透了。当时由于明宪宗经常不理朝政,所以内阁中另一位叫刘翊的老兄,基本上也是每天混日子。至于下面的六部尚书,每日也是坐在衙门里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干,所以当时人们说内阁三成员(万安、刘吉、刘翊)是"纸糊三阁老",说六部尚书是"泥塑六尚书"。 河北省《博野县志》第472页载:"明刘太师刘吉墓,在今程委镇张家庄村西"。
1,2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