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完素」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中国医药人物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刘完素1.JPG|right|300px|thumb|刘完素[http://www.100md.com/Images/2014/10/05/27416786.JPG 原图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201407/0948/9357.htm 图片来源网址]]]
 
[[file:刘完素1.JPG|right|300px|thumb|刘完素[http://www.100md.com/Images/2014/10/05/27416786.JPG 原图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201407/0948/9357.htm 图片来源网址]]]
  
 +
'''<big>刘完素</big>'''
  
'''<big>刘完素</big>'''
+
==人物简介==
 +
 
 +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602&filename=1016070187.nh&v=MDAzNzFFcU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mVSdkZpRGxWci9NVkYyNkdMTy9IdEQ= |title=刘完素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author=宋文鑫. |work=北京中医药大学, |date=2016. }}</ref>
 +
<br>  刘完素,金代著名医家。字守真,号河间居士,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章宗完颜璟三次征聘,皆不就,遂赐号高尚先生;约生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卒于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享年90岁;金时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后人称之"刘河间"。据考证,河北省肃宁县师素村是刘完素出生之地,河间县刘守村是其墓地所在地,保定市是其行医和离世之地。<br>
 +
 
 +
==人物生平==
 +
 
 +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602&filename=1016070187.nh&v=MDAzNzFFcU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mVSdkZpRGxWci9NVkYyNkdMTy9IdEQ= |title=刘完素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author=宋文鑫. |work=北京中医药大学, |date=2016. }}</ref><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SDYX201605010&v=MDQ0NTQ5RVp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mVSdkZpRGxWcnJNTmluU2RyRzRIOWZNcW8= |title=刘完素学术思想探讨[J]. |author=刘小菊,王海娟,周雪源,刘婉青,陈亭亭,高杰. |work=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date=2016,40(05):430-432. }}</ref>
 +
<br>  刘完素幼年家境贫寒,其3岁时,举家迁往河北省河间县城南。自幼聪颖,博学多识。因母亲患病,三次延医皆不至,不幸病逝,其有感于此,遂立志学医。刘完素25岁时开始学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自序》中有载:"余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日夜不辍,殆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饮美酒,若橡斗许,面赤若醉,一醒之后,目至心灵,大有开悟,衍其功疗,左右逢源,百发百中。"《金史.列传》亦记载:"尝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之大醉,及寢乃洞达医术。"传说虽有神话色彩,然刘完素三十五年如一日,精勤不倦地研读《内经》,最终洞彻医道的刻苦学习经历却是合情可信的。<br>
 +
 
 +
==学术地位==
 +
 
 +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SDYX201605010&v=MDQ0NTQ5RVp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mVSdkZpRGxWcnJNTmluU2RyRzRIOWZNcW8= |title=刘完素学术思想探讨[J]. |author=刘小菊,王海娟,周雪源,刘婉青,陈亭亭,高杰. |work=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date=2016,40(05):430-432. }}</ref><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ZYJC201703004&v=MDAwNDFyQ1VSTE9mWmVSdUZpL2hXci9NUHpUQmJiRzRIOWJNckk5Rll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Y= |title=刘完素脏腑六气病机探讨[J]. |author=孟锋,卢红蓉,王笑红. |work=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date=2017,23(03):301-302. }}</ref>
 +
<br>  刘完素在五运六气学说的基础上,对热性病之理论进行了阐发,创立了脏腑六气病机说、玄府气液理论,为后世尊为河间学派的开山始祖,也被看作是攻邪、温热学派的奠基人。
 +
<br>  其主要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要旨论》、《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等书。
 +
<br>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本书的著者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一直以来存在很大争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刘完素所著还是张元素所著。有的学者认为是刘完素所著,如日本丹波元胤等;而有的学者认为是张元素所著,如李时珍、《四库全书提要》的编撰者、金寿山等;也有学者认为本书是“刘张两家医书合钞”;还有的学者认为此书的作者既不是刘完素本人,也不是张元素本人,认为作者是较刘张二人为晚的一位医家,其自身当有一定的医学功底和一定的临床经验,并融会贯通了河间与易水二派的学术思想精华。<br>
 +
 
 +
==学术思想==
 +
 
 +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6&filename=SDYX201605010&v=MDQ0NTQ5RVp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mVSdkZpRGxWcnJNTmluU2RyRzRIOWZNcW8= |title=刘完素学术思想探讨[J]. |author=刘小菊,王海娟,周雪源,刘婉青,陈亭亭,高杰. |work=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date=2016,40(05):430-432. }}</ref><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7&filename=ZYJC201703004&v=MDAwNDFyQ1VSTE9mWmVSdUZpL2hXci9NUHpUQmJiRzRIOWJNckk5Rll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Y= |title=刘完素脏腑六气病机探讨[J]. |author=孟锋,卢红蓉,王笑红. |work=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date=2017,23(03):301-302. }}</ref>
 +
<br>  河间学派其学术思想是从运气角度探讨火热病机,以治疗火热病证为擅长,善于应用寒凉药物,后世又称为“寒凉派”。其学术思想主要有五方面。
 +
<br>  ''' 火热论'''
 +
<br>  刘完素精究《内经》数十年,著成《素问玄机原病式》《图解素问要旨论》等书。创立“以火热析病机,用寒凉治热病”的火热论。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热甚而生风,“凡人风病,多因热甚”,如中风即由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所致。风热能化燥,“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反燥,阳实阴虚则风热胜于水湿而为燥也”。如肢麻、皮肤干枯皴揭,均为风胜湿、热耗液的燥证。暑为热邪,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湿病常由热郁、气液不能宣通而生,如六月湿热太甚而庶物隆盛,水肿之象明可见矣。寒虽与热相反,但伤于寒,腠理闭塞,阳郁化热不可言为寒。这就是刘完素著名的“六气皆从火化”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病》:“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化热也”。若怒、喜、悲、思、恐五志过劳,伤及本脏,则五志皆可化热。故刘完素创造了天水散、凉膈散、防风通圣散等,以水制火,以寒制热,则脏腑气平而静顺,以治五志之热。
 +
<br>  '''脏腑六气病机说'''
 +
<br>  刘完素强调运气理论的重要性,提出“识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受《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刘完素把运气学说应用于人体,明确指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应于十二经络脏腑也。”“一身之内,寒、暑、燥、湿、风、火六气,浑而为一,两停则和平,一兴一衰,病以生也。”刘完素在《伤寒直格•卷中•伤寒总评》中认为,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天地有五运六气,人体内部也应有类似五运六气的兴衰变化。这里的六气不仅是病因学概念,也是病机概念,同时还是人体疾病临床特征的特点概括。刘完素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相对应,脏腑之气也像自然界六气一样,有寒、暑、燥、湿、风、火不同属性特点,在外则表现出类似寒、暑、燥、湿、风、火样的病理反应。刘完素主张“掉眩收引郁肿胀诸痛痒疮,皆根于内”,认为人体自身内在平衡的破坏是人体疾病的根本。人之疾病皆源于人体自身内在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这是刘完素病机观点的核心内容。正是这种基于诸病“皆根于内”的观点,刘完素提出了“五运主病纲领”和“六气主病纲领”。五运指的是五脏,六气既指外界六气也指内在脏腑之气。“五运主病纲领”将病证与五行五脏联系起来进行了脏腑定位:“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月贲郁病痿,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刘完素将五脏与五行相配,以五运为纲总结五脏病证,五运实际代表五脏。“六气主病纲领”,将诸多病证分为风、热、湿、火、燥、寒六类,指出了疾病的病因病机属性,如“诸暴强直,支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突发的痉、厥、颈项强直、筋急挛缩都属于风,肝胆之气属性为风。这里的风、寒、湿、火、燥、热既有外界六淫之气,又包括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火、内燥、内热。
 +
<br>  刘完素提出脏腑各有其不同寒热之性,当脏腑虚实状态改变时,寒热属性随之相应改变。《三消论》曰:“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关于此段文字该如何理解,有学者认为根据四季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湿为中央土气。对应到四脏则为肝温、心热、肺凉、肾寒。肺之“清”应“凉”,“清”字为凉之意。“肝本温,虚则清”,此“清”亦应为“凉”。根据刘完素的观点,诸脏本气与四时之气相应,若本脏之气虚,则向其本气相反的方向转化。因此“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可解读为“肺本凉,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凉;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除了脾之外,心、肝、肺、肾本气凉(寒)或者温(热),虚则反向转化,出现温(热)或者凉(寒)变化。刘完素所言清、温、燥、湿、热、寒,即是人体脏腑自身之气,故谓之“本气”,并非指自然界天之六气的变化,这正是刘完素强调的“人是一小天地”观点的具体体现。
 +
<br>  '''玄府气液理论'''
 +
<br>  玄府的概念最早见于《内经》:“所谓玄府者,汗孔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扩大了汗孔的概念范围,他认为:“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他将玄府扩大至全身组织腠理,认为玄府为气液运行的通道,荣卫、气血、津液在玄府中的正常运行称为“气液宣通”。刘完素认为玄府闭塞是由六淫所致。六淫之中以火热为凶,火热怫郁,易致玄府闭塞。若玄府闭塞则“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诸病由作。河间云:“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闭而郁结也。”即《素问玄机原病式》:“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臭,舌不知味……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塞而致。”
 +
<br>  '''亢害承制理论'''
 +
<br>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内经》亢害承制理论主要说明自然界五运六气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联系。刘完素是最早发挥《内经》亢害承制理论的医家,他将其用于解释病机,指导治疗,并将《内经》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
 +
<br>  '''阐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br>    刘完素 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春令风木旺而多风,风大则反凉,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夏火热极而体反出液,是反兼水化制其火也。”五运之中的木,在四季为春,在六气为风,故春季主令时木旺而多风;风为阳邪,故应感到温和,若风木亢盛则反会感到凉意,这就是金承制木的表现。火为阳邪,在四季为夏,在六气为热,故夏季气候炎热,此时人体常出汗,这就是水承制火的表现。
 +
<br>  '''解释病机'''
 +
<br>  《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指出:“微则高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强调邪气亢盛应分轻重,病轻者表现出本气自病的症状;病重者,虽病在本脏,却表现出胜己之气的临床症状。
 +
<br>  '''指导诊断'''
 +
<br>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自序》曰:“故认似作是,以阳为阴,失其本意”。刘完素强调,在疑难病症的诊断上,一定要理解本化、兼化的现象,把握疾病本质,明辨是非,方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为正确施治提供可靠保证。
 +
<br>  '''指导治疗'''
 +
<br>  《素问玄机原病式•寒类》云:“泻其过甚之气以为病本,不可反误治其兼化。”《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曰:“不明标本,但随兼化之虚妄为治,反助其病而害于生命多矣。”刘完素强调疾病出现兼化假象时,应抓住疾病的本质,方能获得良效。
 +
<br>   ''' 气功养生理论'''
 +
<br>  刘完素在《保命集•原道论》中提出:“人为主性命者也,是以主性命者在乎人,去性命者亦在乎人,养性命者亦在乎人,何则修短寿夭皆自人为。”他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这便冲击了当时被动的由神来主宰生命的观点,警示人们应积极主动地保养身体,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他还提出养生要从调气、守气、交气三方面着手,“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按蹻”为调气方法;“平气定息,握固凝想,神宫内视”为守气方法;“法则天地,顺理阴阳,交媾坎离,济用水火”乃为交气方法。若能灵活运用上述方法,便可气血调畅、阴平阳秘。
  
  约生于公元1110年~1209年,字守真,自号通元处士。 ·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因而,后人有以出生地称呼他为刘河间者。他很重视《内经》理论,特别对五运六气很有研究。一生 有很多书,以《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为代表作。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 之一。
+
==参考来源==
  刘氏对热性病和其他杂病的治疗,有很丰富的经验。在学术上,倡导“六气皆从火化”的学说。在治疗上,主张降心火,益肾水,善于用清凉解毒的方药。故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创始 。刘氏青年时代,就立志献身医学,二十五岁起专心研究医学。他主张处方用药,因人而施,病人的生活状况、所处环境及病情,各不相同,因而,用药也应有异。
+
{{reflist}}
  宋朝在 学上有个制度,一度要求医生处方用 ,要使用官颁方剂——局方,不可随意化裁配方,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医生的手脚,使医者不能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刘氏对此,极为不满,遂标局方之异,另立处方,对此作了坚决的斗争。
+
[[Category: 名医 ]]
  由于他的医术高明,在 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金朝统治者对他也施用了笼络手段,前后三次以高官厚禄收买他,都遭到了他的拒绝。
+
[[Category:醫學 物]]
  刘氏活了九十岁,但他始终都在勤奋地工作,晚年还著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一书。一生共著有近十部医书,为后世医学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
[[Category:中国 医药人 物]]
  其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成书于公元1186年。根据《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发挥而成。着重于阐述治火热症用寒凉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成书于公元1188年,全书共三卷,分为32门。首为原道、原脉、摄生、阴阳诸论,次为论证、处方用药。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或《宣明方论》)七卷(一说十五卷)。包括伤寒、杂病、妇女、小儿、痔瘘、眼诸科证治。倡用凉剂。但不可拘泥。
 
  刘完素在医学方面的著作很多,除上述之外还有《三消论》、《运气要旨论》、《医方精要》、《素问药证》等。
 

於 2023年4月2日 (日) 20:27 的最新修訂

劉完素

人物簡介

[1]
  劉完素,金代著名醫家。字守真,號河間居士,別號守真子,自號通玄處士,金章宗完顏璟三次徵聘,皆不就,遂賜號高尚先生;約生於北宋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卒於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享年90歲;金時河間(今河北省河間縣)人,後人稱之"劉河間"。據考證,河北省肅寧縣師素村是劉完素出生之地,河間縣劉守村是其墓地所在地,保定市是其行醫和離世之地。

人物生平

[2][3]
  劉完素幼年家境貧寒,其3歲時,舉家遷往河北省河間縣城南。自幼聰穎,博學多識。因母親患病,三次延醫皆不至,不幸病逝,其有感於此,遂立志學醫。劉完素25歲時開始學醫,《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自序》中有載:"餘二十有五,志在《內經》,日夜不輟,殆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飲美酒,若橡斗許,面赤若醉,一醒之後,目至心靈,大有開悟,衍其功療,左右逢源,百發百中。"《金史.列傳》亦記載:"嘗遇異人陳先生,以酒飲之大醉,及寢乃洞達醫術。"傳說雖有神話色彩,然劉完素三十五年如一日,精勤不倦地研讀《內經》,最終洞徹醫道的刻苦學習經歷卻是合情可信的。

學術地位

[4][5]
  劉完素在五運六氣學說的基礎上,對熱性病之理論進行了闡發,創立了臟腑六氣病機說、玄府氣液理論,為後世尊為河間學派的開山始祖,也被看作是攻邪、溫熱學派的奠基人。
  其主要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宣明論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素問要旨論》、《傷寒直格》、《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三消論》等書。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傷寒直格》、《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三本書的著者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一直以來存在很大爭議,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是劉完素所著還是張元素所著。有的學者認為是劉完素所著,如日本丹波元胤等;而有的學者認為是張元素所著,如李時珍、《四庫全書提要》的編撰者、金壽山等;也有學者認為本書是「劉張兩家醫書合鈔」;還有的學者認為此書的作者既不是劉完素本人,也不是張元素本人,認為作者是較劉張二人為晚的一位醫家,其自身當有一定的醫學功底和一定的臨床經驗,並融會貫通了河間與易水二派的學術思想精華。

學術思想

[6][7]
  河間學派其學術思想是從運氣角度探討火熱病機,以治療火熱病證為擅長,善於應用寒涼藥物,後世又稱為「寒涼派」。其學術思想主要有五方面。
  火熱論
  劉完素精究《內經》數十年,著成《素問玄機原病式》《圖解素問要旨論》等書。創立「以火熱析病機,用寒涼治熱病」的火熱論。火熱論認為,六氣皆從火化熱甚而生風,「凡人風病,多因熱甚」,如中風即由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所致。風熱能化燥,「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而反燥,陽實陰虛則風熱勝於水濕而為燥也」。如肢麻、皮膚乾枯皴揭,均為風勝濕、熱耗液的燥證。暑為熱邪,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濕病常由熱郁、氣液不能宣通而生,如六月濕熱太甚而庶物隆盛,水腫之象明可見矣。寒雖與熱相反,但傷於寒,腠理閉塞,陽郁化熱不可言為寒。這就是劉完素著名的「六氣皆從火化」理論。《素問玄機原病式•熱病》:「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過度則勞,勞則傷本髒,凡五志所傷皆化熱也」。若怒、喜、悲、思、恐五志過勞,傷及本髒,則五志皆可化熱。故劉完素創造了天水散、涼膈散、防風通聖散等,以水制火,以寒制熱,則臟腑氣平而靜順,以治五志之熱。
  臟腑六氣病機說
  劉完素強調運氣理論的重要性,提出「識病之法,以其病氣歸於五運六氣之化」。受《黃帝內經》「天人相應」思想的影響,劉完素把運氣學說應用於人體,明確指出:「寒、暑、燥、濕、風、火六氣,應於十二經絡臟腑也。」「一身之內,寒、暑、燥、濕、風、火六氣,渾而為一,兩停則和平,一興一衰,病以生也。」劉完素在《傷寒直格•卷中•傷寒總評》中認為,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天地有五運六氣,人體內部也應有類似五運六氣的興衰變化。這裡的六氣不僅是病因學概念,也是病機概念,同時還是人體疾病臨床特徵的特點概括。劉完素認為人體五臟六腑與自然界相對應,臟腑之氣也像自然界六氣一樣,有寒、暑、燥、濕、風、火不同屬性特點,在外則表現出類似寒、暑、燥、濕、風、火樣的病理反應。劉完素主張「掉眩收引郁腫脹諸痛癢瘡,皆根於內」,認為人體自身內在平衡的破壞是人體疾病的根本。人之疾病皆源於人體自身內在十二經絡五臟六腑功能失調,這是劉完素病機觀點的核心內容。正是這種基於諸病「皆根於內」的觀點,劉完素提出了「五運主病綱領」和「六氣主病綱領」。五運指的是五臟,六氣既指外界六氣也指內在臟腑之氣。「五運主病綱領」將病證與五行五臟聯繫起來進行了臟腑定位:「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月賁郁病痿,皆屬肺金」「諸寒收引,皆屬腎水」(《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劉完素將五臟與五行相配,以五運為綱總結五臟病證,五運實際代表五臟。「六氣主病綱領」,將諸多病證分為風、熱、濕、火、燥、寒六類,指出了疾病的病因病機屬性,如「諸暴強直,支痛軟戾,里急筋縮,皆屬於風」(《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主病》)。突發的痙、厥、頸項強直、筋急攣縮都屬於風,肝膽之氣屬性為風。這裡的風、寒、濕、火、燥、熱既有外界六淫之氣,又包括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產生的內風、內寒、內濕、內火、內燥、內熱。
  劉完素提出臟腑各有其不同寒熱之性,當臟腑虛實狀態改變時,寒熱屬性隨之相應改變。《三消論》曰:「肺本清,虛則溫;心本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則熱。」關於此段文字該如何理解,有學者認為根據四季與五行的配屬關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濕為中央土氣。對應到四髒則為肝溫、心熱、肺涼、腎寒。肺之「清」應「涼」,「清」字為涼之意。「肝本溫,虛則清」,此「清」亦應為「涼」。根據劉完素的觀點,諸髒本氣與四時之氣相應,若本髒之氣虛,則向其本氣相反的方向轉化。因此「肺本清,虛則溫;心本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則熱」。可解讀為「肺本涼,虛則溫;心本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涼;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則熱」。除了脾之外,心、肝、肺、腎本氣涼(寒)或者溫(熱),虛則反向轉化,出現溫(熱)或者涼(寒)變化。劉完素所言清、溫、燥、濕、熱、寒,即是人體臟腑自身之氣,故謂之「本氣」,並非指自然界天之六氣的變化,這正是劉完素強調的「人是一小天地」觀點的具體體現。
  玄府氣液理論
  玄府的概念最早見於《內經》:「所謂玄府者,汗孔也。」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擴大了汗孔的概念範圍,他認為:「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萬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門戶也。」他將玄府擴大至全身組織腠理,認為玄府為氣液運行的通道,榮衛、氣血、津液在玄府中的正常運行稱為「氣液宣通」。劉完素認為玄府閉塞是由六淫所致。六淫之中以火熱為凶,火熱怫鬱,易致玄府閉塞。若玄府閉塞則「氣血不能宣通,神無所用,而不遂其機」諸病由作。河間云:「郁,怫鬱也,結滯壅塞而氣不通暢,所謂熱甚則腠理閉而鬱結也。」即《素問玄機原病式》:「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者,不能用也。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臭,舌不知味……悉由熱氣怫鬱,玄府閉塞而致。」
  亢害承制理論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內經》亢害承制理論主要說明自然界五運六氣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的聯繫。劉完素是最早發揮《內經》亢害承制理論的醫家,他將其用於解釋病機,指導治療,並將《內經》理論與臨床緊密結合。
  闡釋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指出:「春令風木旺而多風,風大則反涼,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夏火熱極而體反出液,是反兼水化制其火也。」五運之中的木,在四季為春,在六氣為風,故春季主令時木旺而多風;風為陽邪,故應感到溫和,若風木亢盛則反會感到涼意,這就是金承制木的表現。火為陽邪,在四季為夏,在六氣為熱,故夏季氣候炎熱,此時人體常出汗,這就是水承制火的表現。
  解釋病機
  《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指出:「微則高其本化,甚則兼其鬼賊」。強調邪氣亢盛應分輕重,病輕者表現出本氣自病的症狀;病重者,雖病在本髒,卻表現出勝己之氣的臨床症狀。
  指導診斷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自序》曰:「故認似作是,以陽為陰,失其本意」。劉完素強調,在疑難病症的診斷上,一定要理解本化、兼化的現象,把握疾病本質,明辨是非,方能得出正確的診斷結論,為正確施治提供可靠保證。
  指導治療
  《素問玄機原病式•寒類》云:「瀉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病機論》曰:「不明標本,但隨兼化之虛妄為治,反助其病而害於生命多矣。」劉完素強調疾病出現兼化假象時,應抓住疾病的本質,方能獲得良效。
  氣功養生理論
  劉完素在《保命集•原道論》中提出:「人為主性命者也,是以主性命者在乎人,去性命者亦在乎人,養性命者亦在乎人,何則修短壽夭皆自人為。」他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影響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這便衝擊了當時被動的由神來主宰生命的觀點,警示人們應積極主動地保養身體,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他還提出養生要從調氣、守氣、交氣三方面着手,「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導引按蹻」為調氣方法;「平氣定息,握固凝想,神宮內視」為守氣方法;「法則天地,順理陰陽,交媾坎離,濟用水火」乃為交氣方法。若能靈活運用上述方法,便可氣血調暢、陰平陽秘。

參考來源

  1. 宋文鑫. 劉完素對《傷寒論》學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研究[D]..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6. 
  2. 宋文鑫. 劉完素對《傷寒論》學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研究[D]..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6. 
  3. 劉小菊,王海娟,周雪源,劉婉青,陳亭亭,高傑. 劉完素學術思想探討[J]..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40(05):430-432. 
  4. 劉小菊,王海娟,周雪源,劉婉青,陳亭亭,高傑. 劉完素學術思想探討[J]..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40(05):430-432. 
  5. 孟鋒,盧紅蓉,王笑紅. 劉完素臟腑六氣病機探討[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17,23(03):301-302. 
  6. 劉小菊,王海娟,周雪源,劉婉青,陳亭亭,高傑. 劉完素學術思想探討[J]..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40(05):430-432. 
  7. 孟鋒,盧紅蓉,王笑紅. 劉完素臟腑六氣病機探討[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2017,23(03):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