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家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添加{{copyedit}}、{{orphan}}和{{unreferenced}}等标记({{multiple issues}})及{{uncategorized}}标记到条目)
(1 個標籤巡檢工具)
Zjg對話 | 貢獻
(removed Category:刘姓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multiple issues|
 
{{multiple issues|
 
{{copyedit|time=2019-09-11T09:08:00+00:00}}
 
{{copyedit|time=2019-09-11T09:08:00+00:00}}
{{orphan|time=2019-09-11T09:08:00+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9-11T09:08:00+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9-11T09:08:00+00:00}}
 
}}
 
}}
'''刘家政'''今年10月初,重庆的刘家政愿意出资40万,向儿子就读的重庆铁路中学捐赠非智能手机的举动,却让他深陷质疑的漩涡
+
'''刘家政'''今年10月初,[[ 重庆]] 的刘家政愿意出资40万,向儿子就读的重庆铁路中学捐赠非智能手机的举动,却让他深陷质疑的漩涡
 
== 简介 ==
 
== 简介 ==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行 14: 行 13:
 
==人物简介 ==
 
==人物简介 ==
 
 由于母亲是重庆人,16年前,之前一直在北方生活的刘家政(化名)来到重庆,跟家人平静地生活着,但是今年10月初,他愿意出资40万向儿子就读的重庆铁路中学捐赠非智能手机的举动,却让他深陷质疑的漩涡。
 
 由于母亲是重庆人,16年前,之前一直在北方生活的刘家政(化名)来到重庆,跟家人平静地生活着,但是今年10月初,他愿意出资40万向儿子就读的重庆铁路中学捐赠非智能手机的举动,却让他深陷质疑的漩涡。
 +
 
 因为初衷非常简单,刘家政从未打算正面回应这些质疑,为避免误会成炒作,他甚至不接受当面采访。10月15日,刘家政考虑再三,决定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
 
 因为初衷非常简单,刘家政从未打算正面回应这些质疑,为避免误会成炒作,他甚至不接受当面采访。10月15日,刘家政考虑再三,决定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
 
==事件发展 ==
 
==事件发展 ==
想法
+
''' 想法'''
想拯救更多[[ 孩子]]
+
 
手机换成非智能
+
''' 想拯救更多孩子 手机换成非智能'''
 +
 
 
 说到捐赠活动的初衷,刘家政说,去年暑假,他花2000多元给孩子买了部智能手机,但很快问题就出来了。他发现,儿子手机不离身,吃饭玩、做作业也玩,最爱小游戏。开学不久,孩子的视力开始下降,一学期换了两副眼镜,度数一直涨,睡眠也不好了,临睡前、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都是玩手机。“我感觉给孩子用智能手机是一场赌博,我不想拿健康做筹码。今年暑假,跟孩子商量停用了。孩子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换成了非智能手机。
 
 说到捐赠活动的初衷,刘家政说,去年暑假,他花2000多元给孩子买了部智能手机,但很快问题就出来了。他发现,儿子手机不离身,吃饭玩、做作业也玩,最爱小游戏。开学不久,孩子的视力开始下降,一学期换了两副眼镜,度数一直涨,睡眠也不好了,临睡前、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都是玩手机。“我感觉给孩子用智能手机是一场赌博,我不想拿健康做筹码。今年暑假,跟孩子商量停用了。孩子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换成了非智能手机。
 +
 
 这样做效果明显,孩子的视力有所好转,不像以前只顾看手机,不爱搭理人。一次,儿子回来讲学校的见闻,说有同学因为玩手机太投入,结果下楼梯时摔了跟斗。”
 
 这样做效果明显,孩子的视力有所好转,不像以前只顾看手机,不爱搭理人。一次,儿子回来讲学校的见闻,说有同学因为玩手机太投入,结果下楼梯时摔了跟斗。”
 +
 
 刘家政强调:“我并不是要孩子放弃智能手机,只是想让他们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暂时放下,现在的放下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利用。为什么选择中学来试点?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最强,同时又是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即便用普通手机对孩子的学习不一定有帮助,但只要保护了他们的眼睛和颈椎就值了。
 
 刘家政强调:“我并不是要孩子放弃智能手机,只是想让他们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暂时放下,现在的放下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利用。为什么选择中学来试点?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最强,同时又是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即便用普通手机对孩子的学习不一定有帮助,但只要保护了他们的眼睛和颈椎就值了。
 +
 
 我感觉要做点什么,来拯救更多的孩子。于是就给校长发了短信。”
 
 我感觉要做点什么,来拯救更多的孩子。于是就给校长发了短信。”
实施
+
 
未与学校签订协议
+
''' 实施'''
将按班级分批捐赠
+
 
 +
''' 未与学校签订协议 将按班级分批捐赠'''
 +
 
 
 “我的想法成熟后,跟学校领导有过一次交流。当时校方作出了承诺,要保护我的隐私,我才同意做这个事情的。我跟学校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但不会单方面终止。班级试点开始后,只要校方要求,我就一批一批地捐。”刘家政说。
 
 “我的想法成熟后,跟学校领导有过一次交流。当时校方作出了承诺,要保护我的隐私,我才同意做这个事情的。我跟学校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但不会单方面终止。班级试点开始后,只要校方要求,我就一批一批地捐。”刘家政说。
 +
 
 据刘家政介绍,捐赠的手机是在重庆买的。他先上网查了一下,看有哪些手机适合。选好后还给手机的售后打了电话。最后选择的手机有通话和短信功能。考虑到孩子们交流方便,班级有什么通知,学生们也可及时获悉,选用的手机还可以上QQ,但不能浏览网页。“40万元只是我一年收入,不会因为拿来做这个事情,降低生活品质。”
 
 据刘家政介绍,捐赠的手机是在重庆买的。他先上网查了一下,看有哪些手机适合。选好后还给手机的售后打了电话。最后选择的手机有通话和短信功能。考虑到孩子们交流方便,班级有什么通知,学生们也可及时获悉,选用的手机还可以上QQ,但不能浏览网页。“40万元只是我一年收入,不会因为拿来做这个事情,降低生活品质。”
 +
 
 至于手机的分配事宜,刘家政认为是需要学校考虑的事情。之前他跟校方沟通过,必须以班级为单位,集体领取。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任何一个孩子。如全班大部分同学都用智能手机,个别孩子用普通手机,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氛围。所以,只能全班一起换。”
 
 至于手机的分配事宜,刘家政认为是需要学校考虑的事情。之前他跟校方沟通过,必须以班级为单位,集体领取。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任何一个孩子。如全班大部分同学都用智能手机,个别孩子用普通手机,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氛围。所以,只能全班一起换。”
 +
 
 刘家政说:“朋友全都不知道这个事情,一直匿名。家里只有我爱人知道,她挺支持的,觉得我是在做善事。儿子一直不知道,我打算让他上大学之后才告诉他。上大学之前,让他坚持用普通手机。”
 
 刘家政说:“朋友全都不知道这个事情,一直匿名。家里只有我爱人知道,她挺支持的,觉得我是在做善事。儿子一直不知道,我打算让他上大学之后才告诉他。上大学之前,让他坚持用普通手机。”
回应
+
 
我只想为孩子的健康做点什么
+
''' 回应'''
 +
 
 +
''' 我只想为孩子的健康做点什么'''
 +
 
 
 最近接到多少媒体的电话,刘家政已经记不清了。媒体询问的问题有些带着强烈的质疑,很有攻击性,完全偏离了他的初衷。如捐赠是否合法?为什么不先捐给红十字会,再转给学校,是不是有什么个人目的?是不是卖手机的?为什么不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
 
 最近接到多少媒体的电话,刘家政已经记不清了。媒体询问的问题有些带着强烈的质疑,很有攻击性,完全偏离了他的初衷。如捐赠是否合法?为什么不先捐给红十字会,再转给学校,是不是有什么个人目的?是不是卖手机的?为什么不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
 +
 
 “还有一种声音,专家、学者建议可以考虑换个方法。我回答说,他们(专家学者)要的是论文,我们需要的是方法。等讨论完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还有一种声音,专家、学者建议可以考虑换个方法。我回答说,他们(专家学者)要的是论文,我们需要的是方法。等讨论完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
 
 对于网上的质疑,刘家政说:“我不是“土豪”,我只是一名父亲,只关心孩子。有人说(更换成非智能手机)是历史的倒退,我承受不了这些,我的初衷是很简单的,只想为孩子们的健康做点什么,现在却搞得复杂了。”
 
 对于网上的质疑,刘家政说:“我不是“土豪”,我只是一名父亲,只关心孩子。有人说(更换成非智能手机)是历史的倒退,我承受不了这些,我的初衷是很简单的,只想为孩子们的健康做点什么,现在却搞得复杂了。”
  
{{uncategorized|time=2019-09-11T09:08:00+00:00}}
+
[[Category: 中國大陸社會事件]][[Category: 慈善家]][[Category: 中國人]]

於 2019年11月30日 (六) 15:35 的最新修訂

劉家政今年10月初,重慶的劉家政願意出資40萬,向兒子就讀的重慶鐵路中學捐贈非智能手機的舉動,卻讓他深陷質疑的漩渦

簡介

劉家政
國籍 中國

人物簡介

由於母親是重慶人,16年前,之前一直在北方生活的劉家政(化名)來到重慶,跟家人平靜地生活着,但是今年10月初,他願意出資40萬向兒子就讀的重慶鐵路中學捐贈非智能手機的舉動,卻讓他深陷質疑的漩渦。

因為初衷非常簡單,劉家政從未打算正面回應這些質疑,為避免誤會成炒作,他甚至不接受當面採訪。10月15日,劉家政考慮再三,決定接受記者的電話採訪。

事件發展

想法

想拯救更多孩子,手機換成非智能

說到捐贈活動的初衷,劉家政說,去年暑假,他花2000多元給孩子買了部智能手機,但很快問題就出來了。他發現,兒子手機不離身,吃飯玩、做作業也玩,最愛小遊戲。開學不久,孩子的視力開始下降,一學期換了兩副眼鏡,度數一直漲,睡眠也不好了,臨睡前、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都是玩手機。「我感覺給孩子用智能手機是一場賭博,我不想拿健康做籌碼。今年暑假,跟孩子商量停用了。孩子一百個不願意,但還是換成了非智能手機。

這樣做效果明顯,孩子的視力有所好轉,不像以前只顧看手機,不愛搭理人。一次,兒子回來講學校的見聞,說有同學因為玩手機太投入,結果下樓梯時摔了跟斗。」

劉家政強調:「我並不是要孩子放棄智能手機,只是想讓他們在青春期這個階段,暫時放下,現在的放下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利用。為什麼選擇中學來試點?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好奇心最強,同時又是智力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即便用普通手機對孩子的學習不一定有幫助,但只要保護了他們的眼睛和頸椎就值了。

我感覺要做點什麼,來拯救更多的孩子。於是就給校長發了短信。」

實施

未與學校簽訂協議,將按班級分批捐贈

「我的想法成熟後,跟學校領導有過一次交流。當時校方作出了承諾,要保護我的隱私,我才同意做這個事情的。我跟學校沒有簽訂任何協議,但不會單方面終止。班級試點開始後,只要校方要求,我就一批一批地捐。」劉家政說。

據劉家政介紹,捐贈的手機是在重慶買的。他先上網查了一下,看有哪些手機適合。選好後還給手機的售後打了電話。最後選擇的手機有通話和短信功能。考慮到孩子們交流方便,班級有什麼通知,學生們也可及時獲悉,選用的手機還可以上QQ,但不能瀏覽網頁。「40萬元只是我一年收入,不會因為拿來做這個事情,降低生活品質。」

至於手機的分配事宜,劉家政認為是需要學校考慮的事情。之前他跟校方溝通過,必須以班級為單位,集體領取。這樣做是因為:「我們不能孤立任何一個孩子。如全班大部分同學都用智能手機,個別孩子用普通手機,就會形成一種不好的氛圍。所以,只能全班一起換。」

劉家政說:「朋友全都不知道這個事情,一直匿名。家裡只有我愛人知道,她挺支持的,覺得我是在做善事。兒子一直不知道,我打算讓他上大學之後才告訴他。上大學之前,讓他堅持用普通手機。」

回應

我只想為孩子的健康做點什麼

最近接到多少媒體的電話,劉家政已經記不清了。媒體詢問的問題有些帶着強烈的質疑,很有攻擊性,完全偏離了他的初衷。如捐贈是否合法?為什麼不先捐給紅十字會,再轉給學校,是不是有什麼個人目的?是不是賣手機的?為什麼不捐給貧困山區的學生……

「還有一種聲音,專家、學者建議可以考慮換個方法。我回答說,他們(專家學者)要的是論文,我們需要的是方法。等討論完了,孩子們都長大了,你有更好的方法嗎?」

對於網上的質疑,劉家政說:「我不是「土豪」,我只是一名父親,只關心孩子。有人說(更換成非智能手機)是歷史的倒退,我承受不了這些,我的初衷是很簡單的,只想為孩子們的健康做點什麼,現在卻搞得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