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少奇的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少奇的故事(纪录片)原图链接来自 央视国际 的图片

刘少奇的故事》简介:该纪录片辗转全国18个省份,采访亲历者和专家学者近80人,实地拍摄108个历史事件发生地,行程5万多公里,总计拍摄实景素材2460分钟,整理收集文献、文物照片2500余张,翻拍冲印历史胶片影像资料800多分钟。整个制作过程,摄制组充分运用纪实影像、照片、第一手档案和资料,以纪实手法深入展现刘少奇同志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通过亲历者和见证人的深情回忆,用真实感人的讲述、生动珍贵的画面和纪录片独特的表现形式,使观众真切感受到最真挚的情感。

分集剧情

《刘少奇的故事》 第一集 学习求索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89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整整五十年,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刘少奇出生在中国湖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刘少奇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出生在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凌辱的时代,他们的梦想就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习,成为他们开拓视野、树立志向、明辨是非、增长才干的必由之路。

《刘少奇的故事》 第二集 忠诚担当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这样一幅油画,画中展现的是青年时代的刘少奇在安源矿区领导罢工运动的情形。1922年,参与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运动是刘少奇投身革命事业的第一件大事。这次运动在没有任何人员损失的情况下,迫使资本家接受了工人的大部分条件,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对全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少奇的故事》 第三集 勤政务实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山东是建立较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华北连接华中的战略枢纽。1940年以来,日本为了准备太平洋战争巩固战略后方,加剧对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各主要领导人,对反“扫荡”的策略和群众工作等问题产生分歧。1942年4月,刘少奇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解决山东问题。

纪录片流派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1]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2]”,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3]

视频

刘少奇的故事 相关视频

1959年,刚刚当选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
回顾当年刘少奇夫妇遭批斗现场,从此两人生离死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