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庄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庄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东南部,费县、苍山、兰山三县区交界处,北靠探沂镇,南接苍山县,东邻兰山区,西与马庄镇相连。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000亩。[1]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刘庄镇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刘庄镇位于费县东南部,费县、苍山、兰山三县区交界处,总面积62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3万人。境内石灰石、页岩、金星石储量丰富。用金星石生产的金星砚以古雅润泽、磨墨无声,涩不损毫著称,故又称“羲之砚”。该镇交通便利,北靠327国道,南临岚济公路,兖石铁路自北部边境穿过,枣南路和229省道在驻地交汇。

镇以驻地村命名。刘庄村,明洪武年间,刘、纪两姓立村,称刘纪村,清光绪初年,纪姓绝嗣改称今名。镇境1945年属费县二区。1948年属费县马庄区。1958年春置刘庄乡,同年秋成立刘庄人民公社,同年冬并入马庄公社。1976年3月复置刘庄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刘庄区。1985年建刘庄乡。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镇境略呈长方形分布。

近年来,该镇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初步形成了纺织、建材、板材、化工等几大优势产业,从业人员18000多人。尤以板材业发展最快,板材加工企业已达740多家,年产值7000多万元,成为该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农业,重点抓结构调整,2002年种植黄烟1500亩,发展杨树丰产林10000亩,培植以养殖业为主的大户120多户。

名胜古迹主要有春秋时期古台遗迹和鲁郎城故址,属县级保护单位。西部箕山,山水相间,风景优美,以水质好,盛产金星砚闻名。[2]

江苏省大丰区刘庄镇

刘庄镇位于江苏省大丰城区西部,是大丰市的西大门,全国重点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4国道、新长铁路穿境而过,新长铁路大丰站就设在刘庄镇。刘庄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7年末总人口4.3万人,全年实现GDP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财政收入2708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农民人均纯收入6951元,比上年增长14.9%。刘庄镇被国务院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2007年被盐城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安全镇、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07年获大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先进奖,获得外向型经济、全民创业、三产服务业发展奖,并获得精神文明建设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奖等多项殊荣。 刘庄镇已形成纺织器材、机械、建材、仓储物流四大支柱产业,纺织器材——条桶业的发展已形成产业集群。纺织器材业:刘庄条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专门生产各种规格塑料无缝焊接棉条桶、红钢纸条桶、塑料纱管和纸纱管。

发展战略:纺织行业是大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充分利用大丰纺织业和劳动力优势,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努力提升刘庄条桶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档次,利用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信息、品牌等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迅速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全力打造自主品牌,努力提高大丰市场及国内市场覆盖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刘庄镇隶属大丰区辖镇。1956年为刘庄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部,距市府17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西依串场河,通榆河横跨镇境。204国道过境。辖光荣、龙心、竞赛、新桥、友谊、润民、胜利、建成、东联、东方、民主11个村委会和东方红、红旗、紫林、云溪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橡胶、新塑、羽绒、刺绣、地毯等行业。有紫云山万寿桥、净土院等古文化设施,美食有刘庄特产香肚、麻辣鸡、卤猪爪等。[3]

历史传说

从前,在黄海边上的草地里,有一条恶草龙,常常到村子里来吃人,这可把老百姓害苦了。

有一天,紫云仙子到黄海边上采药草,他看到大海边上一片荒凉,便问路边的一位老人:“老爷爷,这儿地方蛮大的,为啥人烟这样稀少呢?”

老人看了紫云仙子,叹息道:“姑娘,你不晓得,这海边草地里有一条恶草龙,常常到村子里吃人。它一来啊,大伙儿可就遭殃了,房屋被掀倒了,庄稼被糟塌了,人被卷走了。人们在这里没法生活,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咱们这些老人,在这儿等死呢!”紫云仙子听了十分同情,便对老人说:“老爷爷,我要留在这儿,看看恶草龙是什么样儿。” 老人一听忙说,“好姑娘,你还是赶快走吧,恶草龙可凶可恶呢,它一来可就别想活命了。”

正说到这儿,只听见恶风阵阵响,恶草龙来了。它见紫云仙子长得漂亮,就掀起龙卷风,想把她抢走。只见紫云仙子双脚一蹬,站到一块紫云上,升到了半空中。恶草龙一心想抢走紫云仙子,在紫云下面扑过来掀过去,但始终没法抓着紫云仙子,累得它直喘气。这时,半空中落下一块紫云,罩在恶草龙身上。老人躲在一旁,看得惊呆了。一眨眼,站在紫云上的姑娘不见了,在落紫云的地方,却长起了一座土山,重重

地压在恶草龙身上。恶草龙越挣扎,山长得越高,最后恶草龙一点儿也动弹不得,永远被压在土山下面了。

先前逃难外去的人,又纷纷回到了家园。人们为了纪念紫云仙子为民除害的功绩,大伙儿就把紫云变的山叫做紫云山,并在山上建庙,数百年香火不断。这紫云山的遗址,在今大丰县刘庄镇。[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