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敏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敏如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生 1933年
四川省成都市
国籍 中国
母校 成都中医学院

刘敏如,女,1933年生,四川成都市人。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巾帼建功"全国教育系统标长于中医妇科,2002年应香港人才输入计划于香港东华三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工作。

人物简介

刘敏如,女,1933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巾帼建功"全国教育系统标兵、"巾帼建功"英模、四川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首届名中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8、9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科协常委、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妇科学学术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学术顾问。

擅长专业

她在医疗中对妇科疑难重症的治疗,如气阴双补治疗妇科出血,通补兼治重症痛经,补肾通络论治不孕,补泻兼施、内外同治外阴白色病损,五脏并治经断前后诸证,一方多用治疗妇科湿热症等,组方用药具有特色。擅长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围绝经期相关病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不孕、外阴白色病损、盆腔炎、妇科肿瘤等

主要成就

师从唐伯渊、王渭川、卓雨农等名流,擅长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不孕等妇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治疗,病证结合,以基本病机为纲,注重补肾与调理气血,调治与预防并重,年逾八旬,近十年仍坚持临床第一线,年门诊5000人次以上。在珠海、香港设有刘敏如名医工作室,作为全国首届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名,其中3名为国内学术带头人及专业学会主任,7名研究生在海外中医执业近二十余年,影响深远。

勤求古训,根植临床,勇于创新,在月经调节、生理带下、补肾调节乳汁分泌等中医机理方面创立新论,率先提出并发展了诸如盆腔疼痛证、经断前后诸证、女阴白色病损、痛经病机及崩漏等中医妇科新病种。探索践行中医药现代化及产学研结合,卓有成效。如基于产后“多虚多瘀”的中医理论,研发出补虚化瘀的复方产品“产泰”,解除了妇女产后复旧的后顾之忧;在国内率先应用“气阴双补法”治疗功血并研发出上市产品“益宫宁血口服液”,提高了妇科血证患者的疗效;以补肾填精及温肾填精立法研制的“资癸女贞丸”、“滋阴荣颜丸”及“养精壮本丹”等新药。主持国家、部省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申请专利4项并均已获公开,研发上市产品5个。

2002年应香港人才输入计划于香港东华三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工作。开展了中药补肾对生殖轴调节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2006年8月在美国学术交流"补肾气法与HRT对照研究"受到学术界关注。目前在香港获批"补肾中药复方对女性更年期骨量影响"的研究正在进行。

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学科成为四川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荣誉表彰

国家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川省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

2019年9月29日,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4]

视频

《养生堂》 问道大国医之刘敏如(一)2018-10-04

《养生堂》 问道大国医之刘敏如(二) 2018-10-0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