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词(891年-955年),字好谦。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人。[1] 五代时期名将。

刘词早年隶属后梁名将杨师厚麾下,以勇悍闻名。

后转仕前晋(后唐),于后唐末帝时为禁军军校。屡次参与梁晋争霸之下的战役。

后晋、后汉时,刘词随军出征,相继平定张从宾范延光李金全、安重荣及杜重威叛乱,以战功建节,并随枢密使郭威平河中之乱。

后周建立后,领军参与高平之战,联合主力大败北汉。累官至永兴节度使兼侍中。

显德二年(955年),刘词去世,年六十五。获赠中书令,谥号“忠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刘词                 出生时间         891年
                字 号         字好谦                 去世时间         955年
                所处时代         五代                 出生地         大名元城
                民族族群         汉族                 官 职         永兴军节度使、侍中、行京兆尹
                  追   赠         中书令,谥号:忠惠                  主要成就         讨伐河中,高平之战大败北汉

人物生平

早年坎坷

刘词于后梁末帝贞明(916年-921年)年间从军于后梁名将、魏博节度使杨师厚麾下,以勇悍闻名。杨师厚死后不久,其牙兵“银枪效节军”因朝廷处置不当而发生哗变。晋王李存勖趁机进军占领魏博镇,招降包括刘词在内的杨师厚旧部。此后,刘词以前晋、后唐将领的身份,屡次参与梁晋争霸之下的战役,史称“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 同光(923年-926年)初年,刘词凭借军功,升为效节军使,又转任剑直指挥使(《新五代史》作长剑指挥使)。后因得罪权臣,刘词被贬为汝州小校,滞留十余年。
  • 清泰(934年-936年)初年,后唐末帝下诏命各镇选取骁勇善战者补充至禁军,刘词得到机会,被选为禁军军校。[2][3]

两朝勇将

  • 天福二年(937年),东都(洛阳)巡检使张从宾发动叛乱,杀皇子石重信石重乂,据汜水关以拒官军。后晋高祖石敬瑭派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率军五千进屯虎牢关,刘词亦随军出征,于汜水大破叛军万人,张从宾落水身亡。他又随招讨使杨光远北定邺都(今河北大名县西北),平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之乱,以功升任奉国第一军都虞候。
  • 天福五年(940年)五月,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拒绝移镇,引南唐入援,据安州叛乱。刘词奉命随新任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出师讨伐,破南唐军一万余人,收复安州,因功再升为奉国都校,累加为检校司空。

天福六年(941年)十一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叛乱,至十二月,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亦起兵响应。刘词又随天平军节度使杜重威在宗城(今河北威县东)大败安重荣。待到包围镇州(成德军首府)时,刘词亲自登上云梯,身先士卒,以“先登”之功被任命为检校司徒、泌州刺史。镇州之叛平息后,刘词又任襄州行营都虞候,参与围攻襄州(山南东道首府)。襄州被攻克后,刘词凭借战功再次升迁为泌州团练使。又改任房州团练使。在一年多的任内,他为政宽容,使百姓都感到便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后,刘词再任奉国左厢都指挥使(一作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

  • 天福十二年(947年),刘词参与讨伐叛乱的成德军节度使杜重威。每次战斗时,他与同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的王殷都率先力战。杜重威投降后,刘词因功被加为检校太保。 [4]

围攻蒲州

乾祐元年(948年)三月,河中(护国军)节度使李守贞自称秦王,与凤翔、永兴二镇一同发动叛乱。后汉隐帝刘承祐先派天平军节度使白文珂等围攻李守贞,但各军只分驻于潼关、同州、咸阳等地。唯一逼近长安(永兴军首府,今陕西西安)的大将郭从义、王峻又势如水火,互相交恶,使得平叛进展缓慢。八月,刘承祐命枢密使郭威(后周太祖)西征,总统诸军。同月,刘词被任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参与对河中李守贞的围攻。

郭威抵达前线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采纳了镇国军节度使扈彦珂的建议,决意先攻李守贞,再破其余二镇。不久后,经过郭威的部署,后汉军以三路包围蒲州(河中镇首府,今陕西永济)。

刘词等首先攻克蒲州外的险要之地蒲津关(又名西关城),得以在黄河西岸立营(称河西寨),而常思、郭威分别于蒲州城南、城西立营,后汉军对蒲州形成了合围之势。乾祐二年(949年)正月,郭威西行,以迎击援救凤翔镇的后蜀军。蒲州守军闻讯后,于此月四日派骁勇之士一千余人(《旧五代史》作数千人),沿黄河南行,分三道袭入河西寨中。刘词不为所动,整军迎击,大败叛军,斩首七百余级,“自是(李)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四月,蒲州城中粮尽,李守贞的数次突围都遭遇失败。七月,郭威、刘词等破蒲州,平河中之叛。刘词在战后得到郭威表荐,以功拜镇国军节度使。 [5][6]

功加使相

  • 乾祐三年(950年)四月,刘词移镇邢州,任安国军节度使,获加食邑。
  • 广顺元年(951年)正月,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刘词被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
  • 广顺三年(953年)八月,刘词被改授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7][8]

河阳之战

  •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刘词获加官检校太尉。同月,郭威驾崩,其养子柴荣即位,即后周世宗。北汉世祖刘崇闻讯后,趁机联合契丹南下,进逼潞州(今山西长治)。柴荣率军亲征,刘词则从镇所出发,领军参战。
  • 三月十九日,后周军于高平县南的高原与北汉军展开决战。但战斗方才进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便首先败退,擅自南逃,使得东厢步、骑军大乱。柴荣被迫亲自率领骑兵临阵督战,后周军受到激励,奋勇向前,大败北汉军。此时,刘词正率军赶赴高平,在途中遭遇南逃败军。樊爱能等人劝阻刘词说:“我军已败,不比再前进了。”刘词不听,仍疾驰北上,于日暮时分及时抵达,与后周军主力会合,彻底击败了企图顽抗的北汉军一万人,临阵斩杀北汉大将张晖、枢密使王延嗣。 战后,柴荣对刘词颇为嘉赏,命他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都部署。七月,刘词改任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行京兆尹。[9] [10]

病逝京兆

  • 显德二年(955年)冬,刘词因病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逝世,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中书令(《新五代史》作侍中),赐谥“忠惠”。[11][12]

人物成就

  • 屡战有功:后梁末帝时,刘词投身名将杨师厚麾下,以勇悍闻名。后归降前晋,屡次参与梁晋争霸之下的战役。
  1.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参与平定东都(洛阳)巡检使张从宾及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的叛乱。
  2. 天福五年(940年),随军进讨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之乱,破南唐军一万余人,收复安州。次年,又随天平军节度使杜重威在宗城(今河北威县东)大败反叛的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进而包围镇州(成德军首府)。旋即南下参与围攻襄州。
  3.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参与讨平杜重威叛乱。乾祐元年(948年),随枢密使郭威平河中李守贞之乱。
  4.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领军赶赴高平,会合主力大败入侵的北汉军。[13]
  • 爱民举贤:刘词虽为武将,但从不以苛政扰民。不仅如此,他还能够知人善任,出任永兴军节度使时,刘词相继征辟赵普楚昭辅王仁赡等人为幕僚,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北宋的重臣。[14]

人物典故 

  • 刘词在地方闲暇时,常常被甲枕戈入睡。旁人问他为何这么做,刘词回答:“我凭借作战勇敢而取得富贵,不可有一日忘本。一旦安于温饱,就会疲懈筋力,将来国家有难,我何以为报!” [15][16]

人物评价

  • 薛居正:①词发身军校,亟历戎事,常以忠勇自负。洎领藩镇,能靖恭为治,无苛政以挠民,谥以忠惠,议者韪之。[17](《旧五代史》)②自(何)福进而下,皆将帅之英也,拥旌作翰,谅亦宜然。 [17](《旧五代史》)
  • 张预:孙子曰:“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词被甲枕戈而卧,思以报国。又曰:“军扰者,将不重也。”词神气自若而退奔突是也。 [18](《十七史百将传》)

史料记载

  •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 [17] 
  •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 [19]

参考资料

  1.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刘词,字好谦,大名元城人也。
  2.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清泰初,诏诸道选骁果以实禁卫,由是得入典禁军。
  3.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废帝时,诏诸州镇选骁勇者充禁军,词得选为禁军校。
  4.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从太祖平邺,加检校太保。
  5.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汉军讨李守贞于河中,词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为行营都虞候,以功拜镇国军节度使。
  6.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
  7.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三年秋,改镇河阳。
  8.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三·(周书)太祖纪四》:(广顺三年)八月……庚申,邢州节度使刘词移镇河阳。
  9.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世宗战高平,樊爱能等军败南走,遇词而止之曰:“军败矣,可无前也。”词不听,辄趣兵以进,世宗嘉之,以为随驾都部署。及班师,以为河东行营副都部署,徙镇永兴。
  10.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四·(周书)世宗纪一》:(显德元年)秋七月……河阳刘词移镇永兴军,加兼侍中……
  11.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明年卒于镇,年六十五,赠侍中,谥忠惠。
  12.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赠中书令,谥曰忠惠。
  13.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
  14. 《宋史·卷五百五十六·列传第十五》: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赵普)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
  15.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谓人曰:“我以此取富贵,岂可一日辄忘之?且人情易习,若一堕其筋力,有事何以报国!”
  16.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
  17. 17.0 17.1 17.2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四·(周书)列传四》 .国学导航.2015-11-25
  18. 《十七史百将传·卷十》.国学导航.2015-11-25
  19. 《新五代史·卷五十·杂传第三十八》.国学导航.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