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镛(1825—1889),字贯经,富商,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东家”。被誉为四象中的“刘家的银子”。祖籍上虞,清康熙初,远祖刘尚迁居吴兴(今湖州)南浔,在大桥湾泰安桥下设小铜匠铺。刘家发家的第一代人叫刘镛,生于1826年,此前,刘家是一家贫苦的庄户人家。刘镛年轻的时候当过铜匠,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为人家修补铜勺铜锅,以贴补家用。南浔的老人回忆说,当年刘家的家庙里,曾陈放着一副铜匠挑子,即是指此,刘家后人中也有类似的传说。当然,靠这点小手艺活儿自然是无法安身立命的,后来,他转入了镇上一家棉绸布店当学徒,指望将来能做点生意。

  那时学徒什么杂活都得干,寒冬腊月老板叫他到冰冻了的河边洗鱼洗菜,他手已冻裂,鲜血顺着菜叶流到河里,又怕被老板见到呵斥,出入均不敢出声。他早起晚睡,拼命干活,一天只能挣十文钱。他用三四文买点吃的,其余归其母。可是后来得知,店家的管家一年的薪金也才不过百缗(100串铜钱),心想此处非久留之地。后来由亲戚介绍,他进入镇上谈德昌丝行打工,每年也只赚10元银洋。老板认为他勤快能干,年终又奖励他6元银洋回家,全家人已高兴得不得了了,认为是了不起的收入了。不出几年,刘镛凭自己的精明,已经悟出了经营丝业的门道,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是要有资本,只要有资金就能在当地大量收购蚕丝,再转卖给从上海来湖州收丝的洋行买办,这样,一进一出,顿时可赚大钱。湖州历来就是鱼米之乡,老百姓家家植桑养蚕,有的是生丝,货源稳定、充足,只要有收购生丝的钱,生意即可做大。可问题是资本从哪里来呢?四年后,刘镛脱离了谈德昌丝行,与另外两个同乡合作,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丝行,资本由三个人东借西借,凑在一起也才不过200银元,但这毕竟是刘家基业迈出的第一步,那年刘镛整20岁。那时正是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大肆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之时,南浔作为浙北蚕桑业的中心市镇之一,又离上海市近,交通上有太湖和运河之便,丝市贸易自是盛况空前,所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番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温丰《南浔丝市行》),正是指此。刘家的发家正是得此天时地利之助。后来人们才明白,除天时地利之外,“人和”也许是更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清末状元资本家张謇曾感慨地说:清咸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在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