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利索維斯獸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利索維斯獸屬
圖片來自sina

利索维斯兽是一种已灭绝巨大的二齿兽,生活在晚三叠纪时期的波兰,是已知体型最大的二齿兽,估计重5至6吨,大小可与现代大象相提并论。

它也是最后的二齿兽之一,不久之后二齿兽就在三叠纪末期全部灭绝。它的化石在2008年就被发现,但直到2018年才被正式命名。

描述

虽然体型巨大,但利索维斯兽和其他的三叠纪史达勒克兽十分类似。它是一个巨大的四足动物,圆桶形身体,巨大的头,喙状嘴,短脖子,四肢结实,尾巴很短[1]

它的头骨化石不完整且零散,但仍可以确定和其他的史达勒克兽头骨很类似。

体型

尽管化石不完整,但其巨大尺寸表明利索维斯兽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动物,比任何其他二齿兽都大。通过将其骨骼与其他二齿兽进行比较,估计其体长约为4.5米,高度为2.6米[2]。体重估计从4.87吨到7.02吨,平均5.87吨,可与现代非洲象相媲美。在始新世大型哺乳动物(如雷兽)出现之前,它是已知最大的合弓纲动物,大于最大的恐头兽

发现历史

科学家在2006年获知了在波兰西里西亚省发现该化石的消息,2007年起开始进行挖掘,在2008年正式对外宣布。不过由于尚未鉴定出该动物的种类,当时并没有命名。

最初科学家根据化石的大小认为这是某种蜥脚类恐龙,后来发现它与二齿兽有相似之处,最终通过对头骨和四肢骨头碎片的鉴定,确定这是一种有史以来最大的二齿兽。论文在2018年1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

在历时11年的现场挖掘中,共发现了1000多个骨骼化石碎片。

利索维斯兽(Lisowicia)的名称来自于化石发现地Lisowice村,种名bojani是以德国博物学家路德维希·海因里希·博亚努斯(Ludwig Heinrich Bojanus,1776-1827年)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在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2007年在附近的沃伊尼基镇也出土过大型的二齿兽化石,但其与利索维斯兽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楚。

參考文獻

  1. Sulej, Tomasz; Niedźwiedzki, Grzegorz. An elephant-sized Late Triassic synapsid with erect limbs. Science. 4 January 2019, 363 (6422): 78–80. ISSN 0036-8075. PMID 30467179. doi:10.1126/science.aal4853 (英语). 
  2. Dvorsky, George. During the Triassic, This Elephant-Sized Relative of Mammals Lived Alongside the Dinosaurs. Gizmodo. 22 November 201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