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别毡帐火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别毡帐火炉 》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别毡帐火炉 》唐代诗白居易的诗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朝鲜日本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1]

诗词原文

《别毡帐火炉 》[2]

[唐] 白居易

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

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

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

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

婉软蛰鳞苏,温炖冻肌活。

方安阴惨夕,遽变阳和节。

无奈时候迁,岂是恩情绝。

毳帘逐日卷,香燎随灰灭。

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但令此身健,不作多时别。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3]

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 缩略图 ,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4]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5]

视频

中国故事·爱国篇(2)杜甫

历史名人神圣杜甫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 快资讯,发布时间;2018-01-03 10:01
  2. 《别毡帐火炉 》 诗词文句网
  3. 诗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8-01-17
  4. 白居易简介 古诗文网
  5. 白居易简介 诗词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