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前场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场镇姚安县辖镇。唐于此设长明县,民国设新街镇、前场镇、东山区、前场区等。1951年为第三区,1958年设镇,1961年为前场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境东部,距县城14公里。牟(定)姚(安)公路过境。辖新街、庄科、石河、木署、稗子田、盐井、王朝、小河、新村9个行政村。农产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大蒜、胡麻。建有前场荞酒厂。[1]

前场镇是一个集高寒、冷、凉、民族集聚为一体的山区乡镇,全镇总面积305.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57米,最低海拔1840米,中心海拔2140米,年平均气温13.5℃,全镇辖9个村委会,15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579人(2017年)。

中文名称: 前场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

下辖地区: 全镇辖9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小组

电话区号: 0878

邮政区码: 675300

面 积: 305.16平方千米

人 口: 17579人(2017年)

方 言: 云南话,楚雄话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车牌代码: 云E

自然景观: 高峰寺 响水瀑布 龙马脚迹

简介

前场镇是楚雄州3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之一,位于姚安东部,地处东经101°24′53″,北纬25°29′48″,东临适本县中乡,南枕牟定县共和镇,西连本县连栋川镇,北壤大姚县金碧镇,距县城23公里,牟(定)姚(安)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305.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57米,最低海拔1840米,中心海拔2140米,年平均气温13.5℃,全镇辖9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579人(2017年),有汉、彝、回、藏、苗、傣、白、傈僳、拉祜等十一个民族,是一个历史久远、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经济概貌

2008年末,前场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347.3万元,地方财政自收收入2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3元。

2014年全镇生态蔬菜净种总面积达9300多亩,山药、百合已实现规模化种植,成功注册姚安山药、彝州高山小菜园商标,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初见成效。同时,加大以黑山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核桃、优质水果为主的经济林果业等主导产业,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城镇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努力把前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显著,科教文化繁荣,人居环境优良的山区经济强镇,实现前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14年全镇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8843万元,实现地方财政自收收入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28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5155万元,农产品加工总产值27829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823.79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 43025万元;发展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 个;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特色产业

前场镇种植大蒜5000亩,种植西兰花1500亩,种植日本菱西一寸大粒蚕豆1150亩,百合种植突破1000亩,魔芋种植达750亩,山药种植450亩,烤烟面积稳定在3100亩,黑山羊出栏达1.5万只。

2005年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前场镇4000亩无公害大蒜生产示范项目,并通过验收,结合项目实施规化,完成了8000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工作,并取得证书,完成了大蒜、蒜苔两个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并取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认证证书。

历史文化

前场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彝族祖先便在文龙河、石者河畔居住生活,从事狩猎和种植水稻。战国时期属滇国地,彝族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1991年在前场新街小学出土的战国编钟和1994年在新街瓦鲊坡出土的占国时期的铜凿、铜斧、铜锄等青铜文物,放射出前场地区古代文明的光芒,是前场悠久历史的史物见证。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前场属于弄栋县辖地,第一次纳入大一统西汉封建王朝的管理。唐朝时期为滇中统部一姚州都督府的长明县辖地。宋大理国时期为弄栋府辖区。元代为姚安军民总管府辖地,从元朝开始,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大理移至昆明,前场成为姚安路通往云南省昆明的咽喉要道,素有“前场关”姚安府东大门之称。“前场”之名由此而得。明洪武十七年,姚安军民府成立,前场关为姚安府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638年)前场关因其独特的天险地势和屡遭匪患,明王朝在此设置前场巡检司,人员25—136人,主要办理入境业务,由姚安军民府管理,始成集市,清代一直延袭未为难。民国29年(公元1940年)改名为新街。1949年12月26日前场解放后,姚安县人民政府于此先后设区,公社和镇人民政府,逐步形成县境东界经济、文化中心。

基础设施

2008年前场镇公路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组织群众开挖乡村公路共26.8公里,木暑石碓窝前场镇客运站公路、石河弹石路、庄科至大姚县仓街断头公路、新民大平地公路、盐井公路均已完工通车,改善了群众的交通条件,为发展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事业全面发展。涉及新村、小河、新民三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875户3372人的农网改造工程已全部结束,全镇农网改造的覆盖率已达80%;电信产业发展迅速,全镇程控电话已发展到974部,新建移动基站6座,移动电话发展到1264部,极大地提高了全镇的信息化程度;全镇广播覆盖率达98.7%,电视覆盖率达98%,架设有线电视1450户,收视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