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国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国松
Liu Kuo-Sung
Liu Guosong
出生 1932年4月26日
  中华民国安徽省蚌埠市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组织 五月画会
刘国松1977年作品,图中右上角的一幅
图片来原:Hurmoca

刘国松(1932年4月26日),台湾画家,近来艺术学者多称刘国松为“现代水墨之父”,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曾获行政院文化奖。

生平

刘国松,〈月之蜕变之29〉,1970年代,水墨,藏于台北市立美术馆

祖籍青州,父亲为国民革命军军人,在北伐驻扎北平时结识刘国松的母亲,1932年4月26日在安徽蚌埠收下刘国松。1938年父亲于抗日战争中阵亡,与母亲随军队流亡于湖北、陕西、四川、湖南、江西等地,1940年定居湖南,后又在江西金溪线安顿,并考入金溪县立中学,母亲改嫁后,一家随继父在1945年到武昌,刘国松进入中华大学附属中学,就读初中二年级;这时期他在上学途中接触了裱画店,裱画店老板送他画册,让他临摹;1948年考入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1949年只身随遗族学校到台湾,就读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51年考入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艺术系(今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就读,师从朱德群廖继春马白水等人,并以第一名毕业[1]

1956年从台师大美术系毕业后,在老师廖继春鼓励下,与同是师大出身的郭东荣郭豫伦李芳枝陈景容郑琼娟等人创立了“五月画会”,在台北中山堂开展[2],是要模仿法国“五月沙龙”(SalondeMai)的作法,企图以一种创新、求变的现代风格,挑战日趋保守的台湾画坛,他开始撰写艺术理论,鼓吹现代艺术,而五月画会也持续在每年五月展出。

1959年他被引介担任郭柏川的助教,并结识汉宝德,同时他也担任《笔汇》杂志 编辑工作,这时期他的创作是在画布上打上石膏作底、再上压克力颜料[3]

1960年他获聘为中原大学建筑系讲师,1961年他结婚,并发展出新的技法拓墨画,求创新尝试新的材质与表现技法,他逐渐形塑中国的现代绘画理论,认为“写意”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纯粹绘画,即“抽象画”的建立,开始运用中国纸墨媒材进行新的实验创作,陆续发展出“大笔触”时代;并研发出抽离纸筋的纸,被称为“国松纸”,此技法称为“抽筋剥皮皴”。诗人余光中给予大笔触系列作品最高评价,认为这些作品充满流动生命、画面有限,却给人无限之感;艺术史家李铸晋也认为〈寒山雪霁〉既有中国山水传统,却又充分表现现代色彩[4]

1966年起在李铸晋的策画下,刘国松与庄喆冯锺睿余承尧陈其宽王季迁等人一同在美国展开为期两年的“中国山水画的新传统”巡回展览,他趁机走访爱荷华、缅因州、加州、纽约,同时受洛克斐勒基金会赞助,至欧洲各地,于1967年返台[5]。1969年起他发展“太空画”系列,大约延绩到1971年底,总计创作了将近三百馀幅作品[6]

1971年,他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教,隔年做系主任,1973年创立了全世界第一门关于现代水墨画的课,最强调的观点就是拒绝临摹[7]。同时,他也发展出“水拓”技法。

1980年代他受邀前往美国,1981年返港,参与“中国画研究院”的成立,并在中国举行巡回个展。1989年受美国通运银行香港分行之托,完成最大一幅直幅水墨画作〈源〉于香港太古广场办公大楼的巨墙上[8]

80年代末他又再度回到台湾,1990年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他的大型回顾展,1991年李仲生现代绘画文教基金会颁予他现代绘画成就奖,1992年他自香港大学退休,担任东海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他主导策画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1996年受汉宝德之邀担任国立台南艺术学院造形艺术研究所教授兼所长,1998年美国古根汉美术馆“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以刘国松作品为现代艺术之代表。1999年他自台南艺术学院退休[9]。2008年获国家文艺奖,2017年膺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海外院士,2018年获行政院文化奖[10]

他的创作创作至今曾在全球近百间美术博物馆举办个展,另外,大英博物馆、柏林博物馆等80间美术机构收藏其作品,堪称被全球最多美术博物馆收藏的当代华人艺术家[11]

艺术主张

刘国松一生致力于现代水墨的推广与传承,打破既有的水墨观念,无疑是现今全球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刘国松早年提出了“革笔的命”“革中锋的命”等主张,质疑用笔的重要性,以及艺术之于生活的关联性,对当时传统的水墨艺术造成剧烈的影响。为了实验水墨的不同可能性,刘国松从媒材开始作为第一步,最著名的技法便是在纸张上墨后,撕去纸筋留下白线的“抽筋剥皮皴”,而刘国松为了达成理想的效果,甚至因此发明了“刘国松纸”。后来在参观九寨沟后,又以建筑用的描图纸,利用其不吸水的特性,发展九寨沟系列绚烂迷人的水面波光,同样为观者惊艳。

影片

刘国松的独创水墨技法

参考资料

  1. 萧琼瑞 . 现代·水墨  刘国松.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7: 10–20. 
  2. 吕淸夫 . 台湾美术地方发展史全集: 台北地区. 日创社. 2005: 64. 
  3. 汉宝德. 美感与境界:汉宝德再谈艺术. 典藏. 2011: 31. 
  4. 萧琼瑞 . 现代·水墨  刘国松.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7: 48–72. 
  5. 萧琼瑞 . 现代·水墨  刘国松.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7: 76–82. 
  6. 萧琼瑞 . 五月与东方: 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在战后台湾之发展 (1945-1970). 东大图书. 1991: 79. 
  7. 秦凡洛. 专访“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笔墨应随时代不断创新. 橙新闻. 2017-12-22. 
  8. 萧琼瑞 . 现代·水墨  刘国松.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7: 122. 
  9. 萧琼瑞 . 现代·水墨  刘国松.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17: 138–146. 
  10. 杨媛婷. 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获颁文化奖. 发行商. 2017-04-28: 该新闻的页码. 
  11. 余祥. 华人画家之先 刘国松获颁美文理科学院院士. 中国时报. 2016-10-19.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