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青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英昌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23年 大日本帝国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八堵
籍贯 大日本帝国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八堵
国籍 大日本帝国 1923年-1945年 中华民国 1945年-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
政党 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1945年8月-1947年9月 中国共产党 1946年-1956年 中国共产党 1976年-

学 历

大日本帝国

学 历

中华民国

中国共产党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日文教师 1976年-1987年

刘青石生于(1923年-),原名刘英昌,日治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八堵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台北工业学校毕业,1943年参与谢娥等反日事件遭到逮捕,直到战后日本投降才被释放[1],战后加入三青团,1947年吴克泰安排见蔡孝乾后加入共产党,成为地下交通员,1949年在郭琇琮监督下成立三荣贸易负责地下机密传递[2],1950年流亡于四脚亭附近山区,1954年由林日高带往蒋渭川出被捕,为台共潜伏最久之地下党员,1955年,中统将刘英昌释放欲实施反间战,1956年,刘英昌到北京交代潜伏过程,遭流放劳改20年,1976年平反并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退休。[2]

生平

反日青年

刘青石,原名刘英昌,日治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八堵人,由于其父曾被日本宪兵抓过,很早即有强烈民族意识,1939年就读台北工业学校经常与就读台北二中的好友唐志堂讨论回大陆参与抗战,1943年与台大女医师谢娥、唐志堂郭宗清黄雨生等台北二中同学计画在日本人饮用水中下毒响应盟军登陆,遭日本当局破获逮捕下狱,直到战后日本投降才被释放[1],1945年战后,旧台共积极成员积极活动,王万得林日高陈逸松等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旧日战友谢娥等人引荐刘英昌唐志堂李苍降等人加入三青团[3],担任社会服务股股长,1946年涩谷事件及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刘英昌与陈炳基寻求蒋渭川协助声援印宣传稿,事后发现蒋渭川张慕陶等有联系,刘英昌在接获李友邦通知后即逃跑,进入大哥刘英芳公司到上海跑单帮。[2]

加入共产党

1947年到上海后认识吴克泰,不久并在吴克泰安排见蔡孝乾后加入共产党,成为地下交通员,负责传递机密资料与转移资金等,往返台湾与大陆之间,1948年,刘青石及其二哥刘英烈等出资在花莲开的金沙矿场,收纳遭当局追缉的地下党员,当时,工厂由刘青石担任经理,由李苍降主持,并成为组织据点发展山地工作。1949年,国民党节节败退,刘青石介绍四哥刘英德吴义雄加入共产党,在郭琇琮监督下成立三荣贸易传递消息[3],并与上海台湾同乡会李应章医师联系取得资金,1950年秋天,蔡孝乾让一位长得像外国人绰号“美国林”的林秋兴将台湾地图及工作报告书带往香港,但是林秋兴在基隆被捕,造成郭琇琮逃亡宜兰[4],蔡孝乾指示刘青石前往香港找万金光,联系朱谌之吴石有关日后起事军火等事,没多久光明报事件曝光,张志忠等人遭到逮捕,吴石身分也在不久曝光,刘青石凤万金光指示回台联系蔡孝乾有关当局欲搜捕之人员名单。返台后蔡孝乾已遭逮捕,刘青石与妻子在不知情的情况到联络据点被守候该处的特务追捕,刘青石妻遭逮捕,刘青石则开始长达4年的逃亡。

入狱与逃亡

1950年刘青石流亡于四脚亭附近山区,1954年由林日高带往蒋渭川处被捕,为台共潜伏最久之地下党员,1955年,中统将刘青石释放欲实施反间战释放回大陆,1956年,刘青石到北京交代潜伏过程,却遭到怀疑,最后被流放劳改20年,直到1976年平反并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1979年他的两个女儿把他接到美国团聚,但与其想像的久别重逢落差甚大,两个女婿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使他们难以相处,1983年办理退休并返回北京。[2][5]

晚年的救赎

刘青石妻子遭逮捕后被刑讯招认所有事实真相并引导干员前往抓捕其他省工委成员,他的挚友唐志堂因而遭到逮捕,并因基隆工委案而遭判死刑1950年10月14日枪决于马场町,刘青石自觉无颜面去面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与挚友,回台时也不曾联系这些老战友的亲人。

1990年,一位陌生男子拜访刘青石,表示自己是唐志堂的儿子,父亲遭枪决时他才3岁,经过了40年,刘青石将其一生的愧疚告诉了唐志堂的儿子,得到了原谅。1991年,刘青石见到了唐志堂的妻子陈玉枝,经过41年她始终未再嫁,1992年,刘青石与陈玉枝组成家庭,相伴十年,直到陈玉枝2003年过世,陈玉枝离世前说,这十年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十年。[5]

参考资料

  1. 1.0 1.1 蓝博洲. 寻找祖国三千里. 台湾人民出版社. 2010-09-01. 
  2. 2.0 2.1 2.2 2.3 吴国祯. 《荷清苑书简:与台湾青年朋友的通信》. 人间出版社. 2016-04-08. 
  3. 3.0 3.1 蓝博洲. 《幌马车之歌续曲》. 印刻文学. 2016-09. 
  4. 蓝博洲. 《幌马车之歌》~革命医师郭琇琮. 时报文化. 1991-06-20. 
  5. 5.0 5.1 一个人的战场:潜伏台湾最后被捕的交通员. 新浪.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