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刘鸿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鸿翱


陈悦记祖宅福建巡抚刘鸿翱所赠“外翰”匾。
图片来源:寺人孟子

刘鸿翱(1778年-1849年),裴英,号次白,晚号黄叶老人山东潍县人,清朝官员。

生平

1843年夏专任福建巡抚,为官期间政绩卓著、品行廉洁

1809年(嘉庆十四年)与兄鸿翥同成进士,后任内阁中书,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典试湖北,后升任徐州太守。历任广东南韶连道、台湾兵备道兼提督台澎学政、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夏专任福建巡抚,为官期间政绩卓著、品行廉洁。

官民敬畏之如神明,爱之若慈父母

特别在治理台湾三年中,“平小乱者二,清屯田设隘楼以防番,建驳台以防海。城郡城固以外城,城嘉义城贮以义谷,又请币金十万储于库,以备不测。鏊军船以定其限,端士习以正其始,澄官方以杜其亏。官民敬畏之如神明,爱之若慈父母。为台湾一新其治。”

人们称颂:治台武功当属郑成功,文治当属刘鸿翱

他极重视兴办教育事业,注重人文教化,历时一年对台南的夫子庙进行了修茸扩建,并亲自撰写了《台湾府学重修夫子庙并祭器乐器记》,该记石碑至今仍嵌在台南市夫子庙明伦堂前右墙上。鸿翱离任时,众土民相送十里而不舍。人们称颂:治台武功当属郑成功,文治当属刘鸿翱。

部署军民坚守,抵御英军入侵,敌舰无隙可乘,使福建避免了战祸

任福建巡抚之前,他因腿疾意欲归田,但当时鸦片战争已起,沿海告警,他毅然驰赴任所,并兼代总督职行事。1841年8月(道光二十一年七月) ,厦门被英国侵略军攻陷,省垣震惊。他部署军民坚守,抵御英军入侵。用石头填塞屿隅海港,使敌舰难以进港,并训练乡勇,准备与英军陆战。因防守森严,敌舰无隙可乘,迫其越境而过,使福建避免了战祸。

宅门上挂上了巡抚别称“大中丞”的牌匾

刘鸿翱的官越做越大,已是封疆大吏,他家宅门上挂上了巡抚别称“大中丞”的牌匾。与此同时,他的文采也传遍大江南北。

为政之外的另一面,和白居易一样,是感情细腻、草木惊心的浪漫诗人

28岁考取功名之前他专攻经史,喜欢独立思考且博闻强记,每每提笔立就成生花文章。 他喜读白居易的诗,并倾慕其为人,故以次白为号,任太湖司马时有诗云:“天与湖山做主人,江州司马是前身”。他为政严谨,专任闽抚时将西室叫做“犒勤堂”,也是取自白居易“无轻一日醉 用犒九日勤”之意。但为政并不能替代他骨子里的诗情画意,闲暇时不忘畅情山水,太湖的一草一木都化成了他的诗篇。即使在自家居室庭院,也必使满庭芳菲、绿色萦绕,无论官居何处都是如此,他的书斋便以绿野命名,官移斋迁,每至新居,即挂匾于上。可见,他为政之外的另一面,和白居易一样,是感情细腻、草木惊心的浪漫诗人。

任江苏太湖司马时,镌《绿野斋文集》,从此文名大盛

为官空闲时间,他以文自娱,,所作论辨、序记、传、志、诗,文笔精妙。时任礼部尚书的大学者姚文田对他写作的论辩、序记、传志评论为:“得天地真气,简直是欧阳修、苏东坡再世!”1826年(道光六年)任江苏太湖司马时,镌《绿野斋文集》,从此文名大盛。后又刊行《绿野斋太湖诗草》1卷、《绿野斋制艺》1卷、《绿野斋文集》前后合集6卷、《绿野斋遗集》1卷、《绿野斋外集》1卷、《绿野斋诗集》2卷、《绿野斋归田集》等。

黄叶楼视野辽阔,野趣天成,恰契合他出世的情怀

那黄叶楼原是潍县谭氏一书庄,当年韩梦州常在此讲学,刘鸿翱曾追随老师在此听过课,韩梦州“感西风之起,落叶满街,秋声淅沥,因故名黄叶楼。”刘鸿翱在云南布政使任上意欲归田时,正巧黄叶楼因故贱卖,其五弟便为他买下做退休后居之所,这正合刘鸿翱之意。他觉得当年潍县多园林,但却大多极尽人工之巧,未得天趣。而黄叶楼“东南向九灵山,峰不高而秀,岚光近俯檐际;张沔河绕其左,日夜湱湱”,视野辽阔,野趣天成,恰契合他出世的情怀,况有老师韩理堂遗迹尚在,岂有不爱之理? 只是,直到1845年他66岁,黄叶楼才迎来了这位黄叶老人。黄叶楼陪伴了他四年。这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可惜太短。

春看桃花秋扫落叶,客来煮酒园中摘蔬,高谈天下欲醉论诗。他的儿子刘曦和在1847年

题黄叶楼原韵诗四首中,将他晚年描写的淋漓尽致

饱历风尘倦宦游,书斋购得最闲幽。

藓阶叶落云辅地,丛树烟开月满楼。

九曲水弯三四里,半拳山画浅深秋。

便巾危坐重栏上,不学张衡望远愁。

黄土为墙屋编茅,田家舍宇近荒郊。

虬松直杆盘藤古,卧柳横枝与竹交。

人对孤灯扫旧榻,堂成双燕觅新巢。

归来未著渊明赋,秋兴先将诗句敲。

独拥南华住一村,澄清万象了无痕。

西风暮雨秋生座,白酒黄华客到门。

小甫摘蔬烹野簌,于牢执豕足蒸豚。

高谈欲醉和衣卧,落木萧萧枕石根。

懒种桑麻懒把锄,等身著作在林居。

聊同西蜀子云宅,不是南阳诸葛庐。

笔扫千军名士业,文成一卷课儿书。

会心妙出言诠外,盘谷之间乐何如。

登高望远,吟啸胸臆,天青野阔,自成江湖

从诗中看到,黄叶楼作为刘鸿翱的别墅其实只是土墙茅屋,但远有不高之秀峰,近有小河漱玉,院内松青藤绿,柳横竹潇,草木蔚秀,菜蔬逍遥,鸡鸣狗吠,天籁自成。重要的是,可以登高望远,吟啸胸臆,天青野阔,自成江湖。

他以古稀之龄仍心系天下,老骥伏枥尚志在千里=

清初,明代刑部尚书刘应节的玄孙、潍县麓台书院的主讲刘以贵就曾打算刻板刊行《山左文抄》,但没有完成,刘鸿翱的父亲刘济川感叹说:“山左是人文之邦,又沐浴孔孟列位圣人的德化,文章之士林立,而匿彩韬光,许多学习的人没法都记录下来。如果能将这么多士林大家的文章汇集起来,长久储存并流传下去,即使倾家荡产用以出版,也在所不惜!”刘鸿翱未忘父志,呼同道唤旧友,携弟子教儿郎,豕亥鱼鲁,将大量山左文人的重要篇章选编成《山左文抄》前、后集各十卷,于以付梓,完成了夙愿。《绿野斋归田集》等也都是这四年写就,实践了“黄叶林间自著书”的梦想。

“雨中黄树叶,灯下白发人”,想到黄叶楼的时候,就想到这幅图景。

1849年10月,他在家中端坐而逝,那一年,同为潍县名人的陈官俊也驾鹤西去。山左文化失去了两位代表性人物。

黄叶楼怀想(选自文集《深咖》)

它是清代潍县著名的十六座私家园林之一,旧址在今奎文区境内张面河畔,因成为大名鼎鼎的黄叶老人刘鸿翱的别墅而闻名。

当年潍县大街小巷流传的一首民谣概括了他的一生:

高自高,刘鸿翱,

大中丞,八抬轿。

巡福建,管台湾,

闽浙总督台澎道。

绿野斋,在城里,

黄叶楼,住东郊。

出大殡,扎天桥,

生生死死都荣耀!

=‘黄叶楼’三个榜书大字气势恢宏具颜柳之风骨,字体凝重雄健,有博大庄重之神采

淄博拿云美术博物馆馆长、拿云轩主刘建有幸收藏了“黄叶楼”匾额,这块长240cm、宽52 cm的匾额前段为“黄叶楼”榜书大字,后段为记文约二百字,中楷写就。书额者为刘次白先生之文友知己王赠芳先生。王赠芳,字霞九,号伦堂,江西庐陵人,官至云南盐法道。霞九先生学宗宋儒兼擅书法。刘次白先生所著《绿野斋归田集》中多篇文章言及与王赠芳之友情,两人虽隔崇山峻岭千山万水,但情谊深笃书信往来不绝,唱和之作不断。此额书写时为道光二十一年(1840)次白先生时官云南布政使,将离任北上述职与赠芳分别时嘱书之额。刘建评论道:“‘黄叶楼’三个榜书大字气势恢宏具颜柳之风骨,字体凝重雄健,有博大庄重之神采。其后记之书见有苏轼意味,颜真卿之风骨,然一派自家面貌。结体不著意强调疏密对比而神情自如,自然天成而无求华美之态。意趣朴茂雄健而高远;有使人久看愈爱之魅力。”

字随人意,说的,不就是黄叶楼吗?

黄叶楼是别具一格的,摒弃机巧,可山临水,随型就意,是乡村与园林的交织,是现实与诗意的结合。潍县十六园,它园或如十芴之静养,或如绿萝之怡情,或如西园草堂之养性,只有黄叶楼,可临风吟啸,烟雨平生。[1]黄叶依然人不见,“先生绿野自长春。”

七言律诗

周敬修同年令怀远致书问太湖政绩赋以答之(淸·刘鸿翱)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显示自动注释 万仞青山围画城,一湖波浪放船行。

地真山水争奇处,人是羲皇向上情。

大半渔樵为世业,无多雀鼠任乡平。

武陵何用官经理,不必桃源问政声。


差次芜湖谒灵泽孙夫人祠(淸·刘鸿翱)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显示自动注释 鲛室龙宫葬玉凫,汉家王气日西徂。

峡云直去犹通蜀,江水横流不向吴。

精卫何年填巨壑,湘灵终古怨苍梧。

永安宫在蚕丛外,万里关山得到无。[2]

参考文献

  • 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
官衔
前任:
周凯
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
道光十三年-道光十六年
(1833年-1836年)
继任:
周凯
前任:
吴文镕
福建巡抚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己卯-道光二十五年二月乙卯
(1841年1月15日-1845年3月31日)
继任:
惠吉
徐继畬署)

对外连结

刘鸿翱.台湾记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