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動作電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動作電位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動作電位由峰電位(迅速去極化上升支和迅速復極化下降支的總稱)和後電位(緩慢的電位變化,包括負後電位和正後電位)組成。峰電位是動作電位的主要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義的動作電位主要指峰電位。動作電位的幅度約為90~130mV,動作電位超過零電位水平約35mV,這一段稱為超射。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一般歷時約0.5~2.0ms,可沿膜傳播,又稱神經衝動,即興奮和神經衝動是動作電位意義相同。

形成條件

細胞膜兩側存在離子濃度差,細胞膜內鉀離子濃度高於細胞膜外,而細胞外鈉離子、鈣離子、氯離子高於細胞內,這種濃度差的維持依靠離子泵的主動轉運。(主要是鈉-鉀泵(每3個Na+流出細胞, 就有2個K+流入細胞內。即:Na+:K+ =3:2)的轉運)。

②細胞膜在不同狀態下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靜時主要允許鉀離子通透,而去極化到閾電位水平時又主要允許鈉離子通透。

③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閾刺激或閾上刺激。

形成過程

動作電位上升支

大於或等於閾刺激→細胞部分去極化→鈉離子少量內流→去極化至閾電位水平→鈉離子內流與去極化形成正反饋(鈉離子爆發性內流)→基本達到鈉離子平衡電位(膜內為正膜外為負,因有少量鉀離子外流導致最大值只是幾乎接近鈉離子平衡電位)。

動作電位下降支

膜去極化達一定電位水平→鈉離子內流停止、鉀離子迅速外流。

形成原理

細胞外鈉離子的濃度比細胞內高的多,它有從細胞外向細胞內擴散的趨勢,但鈉離子能否進入細胞是由細胞膜上的鈉通道的狀態來決定的。當細胞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首先是少量興奮性較高的鈉通道開放,很少量鈉離子順濃度差進入細胞,致使膜兩側的電位差減小,產生一定程度的去極化。當膜電位減小到一定數值(閾電位)時,就會引起細胞膜上大量的鈉通道同時開放,此時在膜兩側鈉離子濃度差和電位差(內負外正)的作用下,使細胞外的鈉離子快速、大量地內流,導致細胞內正電荷迅速增加,電位急劇上升,形成了動作電位的上升支,即去極化。當膜內側的正電位增大到足以阻止鈉離子的進一步內流時,也就是鈉離子的平衡電位時,鈉離子停止內流,並且鈉通道失活關閉。在鈉離子內流過程中,鉀通道被激活而開放,鉀離子順着濃度梯度從細胞內流向細胞外,當鈉離子內流速度和鉀離子外流速度平衡時,產生峰值電位。隨後,鉀離子外流速度大於鈉離子內流速度,大量的陽離子外流導致細胞膜內電位迅速下降,形成了動作電位的下降支,即復極化。此時細胞膜電位雖然基本恢復到靜息電位的水平,但是由去極化流入的鈉離子和復極化流出鉀離子並未各自復位,此時,通過鈉鉀泵的活動將流入的鈉離子泵出並將流出的鉀離子泵入,恢復動作電位之前細胞膜兩側這兩種離子的不均衡分布,為下一次興奮做好準備。

總之,動作電位的去極化是由於大量的鈉通道開放引起的鈉離子大量、快速內流所致;復極化則是由大量鉀通道開放引起鉀離子快速外流的結果。

動作電位的幅度決定於細胞內外的鈉離子濃度差,細胞外液鈉離子濃度降低動作電位幅度也相應降低,而阻斷鈉離子通道(河豚毒素)則能阻礙動作電位的產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