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动物篇~杂食性鸟类(三道眉草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动物篇~杂食性鸟类(三道眉草鹀)

三道眉草鹀东北亚种

三道眉草鹀东北亚种(学名:Emberiza cioides weigoldi)是三道眉草鹀的亚种之一,属小型鸣禽。约16厘米左右,雄雌个体同形异色。体型似麻雀,背面近栗色而带近黑色纵纹,颏和喉近白色,下体余部大部红褐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喜欢在开阔地环境中活动,见于丘陵地带和半山区地稀疏阔叶林地,山麓平原或山沟的灌丛和草丛中以及远离村庄的树丛和农田。分布于中东北,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三道眉草鹀东北亚种
  • 外 文 名:Meadow Bunting
  • 拉丁学名:Emberiza cioides weigoldi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鸟纲  
  • 目 :雀形目
  • 科 :鹀科
  • 属 :鹀属
  • 种 :三道眉草鹀
  • 亚 种:三道眉草鹀东北亚种
  • 命名者及时间:Jacobi, 1923

喜栖在开阔地带,丘陵地带的稀疏阔叶林,人工林和其他小片林缘;在半山区的开阔地区也有分布;明亮的丘岗,有浓厚的杂草、稀疏的散布着小柞树、小松林和小桑树地区;山麓和沟谷附近的灌木丛和草丛间;山麓平原地区;离村较远的树丛和田地中活动;见于湟水河谷的丘陵草地中。三道眉草鹀垂直分布界在1100m以下,而500—1100m间此鸟为优势种

外形特征

三道眉草鹀东北亚种头顶、后颈和耳羽深栗色,头顶各羽具深栗色纵条纹;眼先、眼周和颧纹均栗色;额基部、眉纹、颊部、颈侧和下体颏、喉部、上胸均淡灰白色;上体背部栗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腰部和尾上覆羽栗红色;中央1对尾羽淡栗红色,有黑褐色羽轴纵纹,最外侧两对尾羽具白色大形楔状斑;其余尾羽均黑褐色,羽缘缀以栗红色;翅飞羽黑褐色,外侧飞羽缘和羽端缘灰白色;微沾棕色;内侧飞羽缘转淡栗红色;翅上小覆羽和初级覆羽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栗红色;下体在上胸部具深栗红色横斑带;胸侧和两胁淡栗红色,腹部和尾下覆羽均淡黄褐色。 [1] 雌性成鸟体羽色较雄鸟差淡;头顶、后颈和背部均呈浅褐色沾棕,而满布黑褐色条纹;耳羽也沾土黄色,眼先和颊纹沾污黄色;眉纹、耳羽及喉均土黄色;胸部栗色横带不显明。

幼鸟:上体黄褐,有的腰以下微沾黄;下体砂黄,除腹和尾下覆羽外,通体满布黑褐色条纹或斑点。

虹膜栗褐色;嘴灰黑色,下嘴较浅;腿脚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20-28克,♀19-28.5克;体长♂146-176毫米,♀144-167毫米;嘴峰♂9-12毫米,♀9-12毫米;翅♂73-83毫米,♀71-82毫米;尾♂69-80毫米,♀70-87毫米;跗蹠♂17-21毫米,♀16-22毫米。(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繁殖期成对生活,雏鸟离巢后多以家族群方式生活,冬季集结成小群,而很少单独活动。性颇怯疑,一见有人便立刻停止鸣叫,或远飞或快速藏匿。雄鸟鸣声动听,特别在繁殖时期,从清晨到中午站在小树尖端或电线上鸣唱不已。在冬季明朗天气时也进行“大合唱”。此鸟在草丛中有时发出3至4声的“jê一ji—ji”声。 [2] 冬季以各种野生草子为主,也有少量的树木种子、各种谷粒和冬菜等;夏季以昆虫为主,食物中以鳞翅目昆虫幼虫最多,其次是甲虫、小型蝗蝻,间或有蠕虫。吃植物,包括蓼、稗、狗尾草、鹅冠草、葶荠、萝卜、稻谷、麦等种子,但主要为草子。其次为直翅目与同翅目昆虫;也吃少量双翅目、膜翅目昆虫及蜘蛛等。

生存环境

三道眉草鹀喜栖在开阔地带,在吉林地区栖于丘陵地带的稀疏阔叶林,人工林和其他小片林缘;在半山区的开阔地区也有分布;在沈阳它喜栖于明亮的丘岗,而有浓厚的杂草、稀疏的散布着小柞树、小松林和小桑树地区;在胶东半岛它喜栖山麓和沟谷附近的灌木丛和草丛间;在秦岭常在山麓平原地区;在湖南和贵州见于离村较远的树丛和田地中活动;但在青海见于湟水河谷的丘陵草地中。有的亚种于夏日见于海拔2800米的高山上,但不进入密暗林内。据统计三道眉草鹀垂直分布界在1100米以下,而500-1100米间此鸟为优势种。

夏季多见于丘陵及高山上;冬季抵达山脚或山谷及平原等地。常栖息在草丛中,矮灌木间、岩石上,或空旷而无掩蔽的地面、玉米秆上、电线或电杆上等。冬季常见成群活动,由数十只结集在一起;繁殖时则分散成对活动。雄鸟有美妙动听的歌声,特别是在繁殖时期。 到了冬季,它们就会冲到山脚下和平原处生活。在电线杆上、岩石上、空旷的地面上、草丛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一般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集体活动。在进入繁殖期时,它们就会分散找配偶,此时它们的叫声会更加的动听,可以说的上是惟妙惟肖。食物大部分为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及其幼虫和杂草种,如蓼、稗、狗尾草、鹅观草、荸荠、萝卜、麦等种子。繁殖期成对生活,雏鸟离巢后多以家族群方式生活,冬季集结成小群,而很少单独活动。性颇怯疑,一见有人便立刻停止鸣叫,或远飞或快速藏匿。

雄鸟鸣声动听,特别在繁殖时期,从清晨到中午站在小树尖端或电线上鸣唱不已。在吉林地区,它于4月间开始鸣叫,5-6月最强烈,8月后呜叫减少,但在冬季明朗天气时也进行“大合唱”。此鸟在草丛中有时发出3至4声的“jê-ji-ji”声。冬季以各种野生草子为主,也有少量的树木种子、各种谷粒和冬菜等;夏季以昆虫为主,食物中以鳞翅目昆虫幼虫最多,其次是甲虫、小型蝗蝻,间或有蠕虫。吃植物,包括蓼、稗、狗尾草、鹅冠草、葶荠、萝卜、稻谷、麦等种子,但主要为草子。其次为直翅目与同翅目昆虫;也吃少量双翅目、膜翅目昆虫及蜘蛛等。

三道眉草鹀特征和饲养技巧【鸟百科】

饲养方法 

三道眉草鹀饲养起来很容易。刚开始饲养时,可以用细线把翅膀上的几根初级飞羽扎在一起,这样它就不能到处乱飞乱撞了,也能给它节省点体力。另外还可以给它的笼子用布遮住阳光,只在喂食的时候透出一些光线,给它营造一个幽暗的环境,让它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等这个过程结束后,就可以用金丝雀笼或者是点颏笼来关养它了。 [3] 三道眉草鹀的饲料一般选金丝雀食就可以,到了秋冬季节,再加喂少量的金丝雀粉。最好四季都能保证青菜的供应,除夏季外,在春秋冬三季里,可以隔天喂些小虫子给它。草鹀不需每天洗澡,一个星期洗1~2次就足够了。为了预防消化道传染病,草鹀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和卫生,千万不能喂给它们发霉变质的饲料。夏季则更要注意鸟笼的清洁卫生,最好能做到:食罐、水罐每天洗刷干净,粪便每天清理。 病害防治 鸟肠炎。 消化不良。

三道眉草鹀,体型略大的棕色鹀,大约在16厘米

[4] 三道眉草鹀,体型略大的棕色鹀,体型大约在16厘米。三道眉草鹀,具有醒目的黑白色头部图纹和栗色的胸带,以及白色的眉纹、上髭纹并颏及喉。三道眉草鹀,栖居高山丘陵的开阔灌丛及林缘地带,冬季下至较低的平原地区。三道眉草鹀,繁殖期雄鸟脸部有别致的褐色及黑白色图纹,胸栗,腰棕。三道眉草鹀,雌鸟色较淡,眉线及下颊纹皮黄,胸浓皮黄色。雄雌两性均似鲜见于中国东北的栗斑腹鹀。三道眉草鹀的喉与胸对比强烈,耳羽褐色而非灰色,白色翼纹不醒目,上背纵纹较少,腹部无栗色斑块。幼鸟色淡且多细纵纹,甚似戈氏岩鹀及灰眉岩鹀的幼鸟但中央尾羽的棕色羽缘较宽,外侧尾羽羽缘白色。

友情提醒

三道眉草鹀的肠胃敏感,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和卫生,千万不能喂给它们发霉变质的饲料。《此鸟不是餐桌上食品,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动物篇~杂食性鸟类(三道眉草鹀)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三道眉草鸟大叫


相关视频

三道眉草鹀·拍鸟集锦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