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助溶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hydrotropicagent)。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药物形成络合物后可数倍甚至数十倍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概述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多为大分子。 常用的助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另一类是酰胺类化合物,如:尿素,烟酰胺乙酰胺等。 因助溶机理较复杂,许多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因此,关于助溶剂的选择尚无明确的规律可循,一般只能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与其能形成水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的物质。应注意它不是表面活性剂,因而与增溶剂相区别。[1]


助溶剂的优点

1.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制剂的制备和应用; 2.助溶剂还能减少原有药物的一些缺点,提高制剂的质量并可开发新制剂; 3.助溶剂能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改善物理性,矫臭矫味,减轻刺激,改善吸收,增加药理作用; 4.选择助溶剂时应在较低浓度下能使难溶性药物增加较大的溶解度; 5.不影响主药的效果; 6.使用时无刺激性和毒性; 7.贮存和灭菌时其稳定性不变; 8.价廉易得。

助溶剂的助溶机理

助溶难溶性药物在水中当加入第三种物质时能增加其溶解度,其机理为难溶性药物与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合、有机分子复合物、缔合物以及通过复分解反应而生成可溶性盐类等四种类型。 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适量的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溶解度,能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碘化钾为助溶剂,增加碘溶解度的机理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

助溶剂用量的确定

助溶剂用量采用以下方法来确定:已知在一定温度下助溶剂的浓度与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呈线性关系,再根据药物临床应用的要求确定加入助溶剂的用量 。

助溶剂的种类

常用助溶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这些都是制剂中应用较多的助溶剂;另一类是酰胺化合物如乌拉坦、尿素、乙酰胺等。但很多其他类药物也都有较好的助溶作用。 (一)有机酸及其盐类 1.苯甲酸钠 分子式为C7H5NaO2,别名安息香酸钠。通常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防霉,尤其是不适宜用苯甲酸防腐的中性或微碱性药剂及食品的防腐。本品为白色颗粒、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带咸。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2.枸橼酸 又名柠檬酸(C6H8O7,Citricacid,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分子量为192.1,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晶状粉末,主要用于食品、饮料行业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还在化工行业、化妆品行业及洗涤行业中用作抗氧化剂、增塑剂、洗涤剂等。研究人员进行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时,对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枸橼酸与NaHCO3的比例调至7:1,阿司匹林即可迅速溶解;以30%乳糖为稀释剂,PVP为粘合剂,所得泡腾片质量符合药典要求。 3.乳酸钙 分子式C6H10CaO65H2O,分子量为308.3,又称奶酸钙,亦为有机钙补充剂。1909年莫维(monvay)报告了本品可作为可溶性钙剂使用。我国于1951年由成都第一制药厂投产。本品为α羟基丙酸钙五水合物,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几无臭,无味,微有风化性。易溶于热水,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研究者用乳酸钙(Ⅰ)为助溶剂,考察不同浓度的Ⅰ对葡萄糖酸钙的(Ⅱ)口服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酸钙浓度的提高,Ⅱ口服液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当乳酸钙浓度大于等于2%时,该口服液无结晶析出,在贮存期间很稳定。 (二)酰胺化合物 有乌拉坦、尿素、烟酰胺、 乙酰胺等,此类助溶剂相关资料较少。 (三)其他类助溶剂 1.低分子化合物 乙醇(EthylAlcohol,CH3CH2OH)又叫酒精,在进行茉莉酸甲酯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研究时,采用分裂素自养型中国红豆杉细胞株,研究了在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茉莉酸甲酯(MJ)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以乙醇为MJ助溶剂时,MJ的诱导作用以剂量为200μmol/L于继代培养开始时加入为最佳,此时紫杉醇产量较对照组提高71.2%。研究者对地氧唑滴耳液的制备及含量进行测定时以35%乙醇、醋酸作助溶剂依法配制,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地氧唑滴耳液中主药的含量,以留样观察法考察其稳定性。[2]

2.异辛醇 性状为无色液体。能与多数有机溶剂相混溶,微溶于水。折光率1.4300。闪点81度,易燃。研究者进行醇液膜技术分离回收发酵废液中土霉素的试验研究,在萃取的基础上,进行了乳状液膜分离萃取发酵废液中土霉素的试验研究。液膜体系组成为氯代十六烷基吡啶(PCC)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异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盐酸水溶液为膜内相。通过试验考察了液膜组成、膜内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内相HCl浓度、萃取搅拌速度、外水相pH以及乳水比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找出了一个较为适宜的液膜组成和萃取操作的条件,对发酵废液中土霉素的萃取率达到61.33%。 3.高分子类助溶剂 高分子类助溶剂种类较多,本文只选用吐温(Tween)类为代表进行说明,吐温(Tween)类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润湿等性能,而且无臭无味,对人体安全无毒,除了作食品乳化剂外,更是十分理想的工业用乳化剂。


助溶剂的研究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不断进步的,未来将会开发出助溶效果好,毒副作用少,刺激作用小、易于吸收、性质稳定,价廉易得的助溶产品。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