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化峒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化峒镇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公路里程,下同),东靠同德乡,西界地州镇,南邻岳圩镇壬庄乡,北与新靖镇交界。镇府驻化峒圩。辖10个村(街)公所,78个村民委员会。[1]

中文名称: 化峒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靖西市

下辖地区: 辖10个村

电话区号: 0776

邮政区码: 533801

地理位置: 靖西市东南部

面 积:87.4平方公里

人 口: 20387人

方 言: 壮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 场: 百色机场

火车站: 靖西站

车牌代码: 桂L

乡镇简介

地理位置

化峒镇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公路里程,下同),东靠同德乡,西界地州镇,南邻岳圩镇、壬庄乡,北与新靖镇交界。元、明为华峒。清光绪为华峒团。民国21年改化峒乡,为东区区署驻地。解放后1950年设化峒区,后称第二区。1958年改称化峒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复称公社。1984年10月调整区划时,东斗部另设同德乡,余地置化峒镇,镇府驻化峒圩。辖10个村(街)公所,78个村民委员会。圩场有化峒圩。1990年全镇有4048户,人口203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7人,有壮族20306人,汉族79人,其他民族2人。

镇化建设

化峒镇办企业有农械厂、建筑队、运输队、水厂、农场、综合场、林场等,年产值166.42万元。全镇有化峒完中1所,在校学生740人,教职工49人。小学10所,教学点32个,在校学生2700人,教职工117人。化峒镇直属单位有教育办、供销社、食品站、粮所、农行营业所、中心卫生院、计生站、农业推广站、农机站、邮电支局、财政所、工商所、兽医站、税务所、公安派出所、电影站、文化站、农经站、林业站、广播站、水管所等。县化峒人民法庭、化峒公安检查站、县小水电专业公司所属二郎水电厂、爱布一、二、三级水电厂、县办电影放映场在镇境内。靖西至岳圩公路从北向南贯穿全境,东有公路经湖润通天等、大新、崇左市和南宁市。

经济发展

化峒镇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是靖西县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当地人常称之为“靖西粮仓”。盛产靖西香糯、粳米、麻鸭、鱼类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化峒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3年年,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珠海、深圳、东莞、广州、南宁、柳州等地务工。据统计,2004年该镇共有3629人(次)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汇回款达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2006年,党委、政府在巩固2005年年原有烤烟种植面积5000亩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优质烟叶生产标准要求,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有595户种烟,共交售干烟16456.7担,烟叶总收入达990.34万元,烟农户均总收入1.66万元,其中总收入超万元的烟农有490户,占种烟户数的82.35%。595户种烟490户总收入超万元。甘蔗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0亩扩大到2006年的3500亩。2005-2006年榨季生产进厂原料蔗1.5万吨,总产值达450万元,2007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做大做强“田烟地蔗”支柱产业,种植原料蔗3500多亩,总产量达1.8万吨,总产值450万元。

特色产业

2007年化峒镇种植烤烟面积3800多亩,新建烤房111座,新增烟农117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由40名镇挂村干部和烟站烤烟技术员组成的8个烤烟技术小分队深入村屯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烟农科学种烟。2007年7月,化峒镇在“民强、八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50万元,一期工程修建了2.2公里机耕道,21公里三面光水利渠道,桥涵98座,核心受益区3625.5亩,覆盖受益区4591亩。2008年3月投资380万元,完成修建干、支水利渠道3.8公里、机耕路2.6公里、附属建筑物135座。2008年镇种烤烟7300多亩,每户收入8万多元。2008年烤烟产前投入补助金3263926.82元,已打入899户烟农的账户中,烟农将陆续领取到补助金。

财务审计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连日来,靖西县化峒镇党委、政府派出由镇分管领导、纪委委员、财会人员和村级理财小组成员组成“村级财务审计小组”,对全镇10个村(街)“两委”干部任期内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为下一步全镇村“两委”换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理环境

化峒镇地属岩溶峰林谷地,龙潭河沿岸开阔平坦,境内多为石灰岩山,唯西北部与新靖镇交界的五岭为砂页岩土山。总面积87.4平方公里,耕地22126亩,森林面积7752亩,主要是松、杉及灌木林。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本县主要产粮区,境内主要河流有龙潭河(与鹅泉河汇合后称难滩河)。较大的水利设施有民西引水工程,此外还有茫隆引水渠道,水轮泵站,小电灌站等。

旅游业

观音岩为旅游业新增一个景点。景点位于化峒镇南郊,是一个可同时容纳数百人的天然溶洞,岩洞内有在化峒镇起家后任三省巡阅史、耀武将军陆荣廷及两广总督谭浩明中将于1916年赠送的牌匾,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这里山清水秀,逢年过节,游客如云。政府对观音岩洞几经修缮,岩洞内设施已初具规模。为了让观音岩洞日趋完备,化峒街群众自筹资金及各界人士捐款约5万多元,于2007年春节前对观音岩设施再进行一番修缮,塑了一尊弥勒佛像,该佛像高3米、宽6米,重约14000公斤。2007年春节初一到初三共接待游客10000多人次,门票收入20000多元。

农作物

农业主种水稻、玉米,并种黄豆、红薯。经济作物有甘蔗、田七、八角、柿子、柑、橙、花生、生姜等,特产有"化峒香猪"。年产粮923.24万公斤,人均有粮479公斤,人均纯收入356元。农业结构逐步实现了“优质、高效”的战略性调整。烤烟、生姜、优质米、甘蔗、水奶牛、水产养殖等一批特色产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结构,成为全镇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烤烟已发展到4000多亩,优质米发展到8000多亩,特色水产养殖发展到1200多亩。交通运输、旅游、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生姜、水产养殖等农副产品贸易,一直是靖西县的龙头市场。随着化峒镇八德铁合金厂的扩建生产,该镇一跃成为靖西县年产值超亿元,年创税800多万元的工业强镇。

牧业发展

化峒镇兽医站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以及摩拉、尼里等优良品种冻精杂交改良本地牛。通过6年的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杂交改良覆盖面不断扩大,杂交牛数量逐年增多。同时冻配服务还辐射到同德、岳圩、湖润等邻近乡镇个别村屯的农户。全镇牛冻配点由2001年的1个增加到2005年的9个,2006年全镇共完成母牛冻配1768头,其中黄牛470头,水牛 1298 头,产杂交牛1097头。2006年元月至2007年4月份完成母牛冻配405头。 生猪2008年年存栏9021头,耕牛553头,马141匹。

视频

靖西最美化峒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