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京市昌平区太申祥和国际敬老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市昌平区太申祥和国际敬老院是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geracomium)也称安老院、养老院,是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顾的地方,工作人员分为社工、护士医生义工及助理员等,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1]

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2]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抚恤金的一部分。

机构介绍

太申祥和山庄是一座典型的明清王府式园林建筑,位于北京西山龙脉的龙泽地区,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在地势上得西山拱卫,碧水环抱,藏风聚气,紫气东来,可谓方寸之地,极尽王府古朴神韵,皇家福地俱揽怀中。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于1999年开始试营业,于2002年10月16日正式营业,是全国首家推行会员制(包括太申养老会籍、太申尊老会籍、太深至尊尊老会籍、祥和会籍)养老模式的国际敬老院。2004年底,北京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成为首家通过IOS9000和IOS14000双标认证的敬老院。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及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使敬老院在迅猛发展塑造企业品牌的同时也取得了政府的认可: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为侨服务的定点单位,屡次获得“北京市文明敬老院”的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现在,每年都有各省市民政系统的代表到敬老院参观学习,吸取这里的先进工作经验。国际红十字会主席雅各布.凯伦伯格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的红十字会或老年人机构的外国朋友,也前来参观、访问、交流经验。“太申祥和”已经成为国内最好的示范型敬老院,在开创社会新型养老模式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与探索,为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养老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3]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4]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5]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

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6]。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视频

北京市昌平区太申祥和国际敬老院 相关视频

敬老院专场视频
社会实践——探访敬老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