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增加 22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北约轰炸南斯拉夫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09/42f598a4cc22427eb0ddea1ed79e9e9e.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86594359_10011934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是[[科索沃战争]] <ref>[http://www.ziyexing.com/article/article-wz-04.htm 科索沃战争 ],家国天下 ,2006-5-21 </ref> 期间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行动。轰炸从1999年3月24日持续至6月10日,北约正式行动代号“盟军行动”(英语:Operation Allied Force),美国称之为“贵族铁砧行动”([[英语]]:Operation Noble Anvil),在[[南斯拉夫]]则错误地被称作“仁慈的天使”(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Милосрдни анђео)。该行动未经联合国授权,也是北约首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使用武力,而且对象是对北约会员国并未造成威胁的主权国家。
北约的轰炸是继1995年北约轰炸波黑之后,其历史上第二次主要作战行动。此次轰炸导致南斯拉夫军队从[[科索沃]]撤离,[[联合国]]建立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并结束20世纪90年代的[[南斯拉夫内战]]。
自治权被废除后,科索沃面临着国家有组织的压迫:自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语]]广播和电视受限,报刊被停,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被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除的现象大量涌现,涉及[[银行]]、医院、邮局和学校。1991年6月,普里什蒂纳大学的集会和数个教师会被消除,阿尔巴尼亚族[[教师]]于1991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被禁止进入校舍,[[学生]]只得在家中自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尔巴尼亚族于1996年建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发动了针对贝尔格莱德的叛乱。1998年初,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同年10月15日签署北约促成的停火协议,两个月后双方再次撕约交战。1999年1月,据报道有45名阿尔巴尼亚人在拉查克大屠杀中遇害,北约决定只能引入维和部队强行克制双方才能解决冲突。3月23日,《[[朗布依埃协议]]》失败,南斯拉夫拒绝外来维和部队,北约准备以武力部署维和人员 <ref>[https://www.sohu.com/a/386594359_100119346 当年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  ],搜狐,2020-04-09</ref>
==视频==
39,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