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区 (法国)

中文名: 区

拼 音: qū、ōu

繁 体: 区

部 首: 匚

五 笔: AQI

仓 颉: SK

郑 码: HOS

笔 顺: 一ノ丶㇗

字 级: 一级(编号0094)

平水韵: 上平七虞、下平十一尤

注 音: ㄑㄩ、ㄡ

笔画数: 2+2

造字法: 会意字

结 构: 合体字,半包围-上左下包围结构

统一码: 533A

仓颉码: SK

四角码: 7171₄

(拼音:qū、ōu),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区的古字形像众物藏于曲形器,本义是藏隐,引申指住宅、小屋。现代汉语多指地区、行政区划单位,又指一定的区域或范围。这些意义的“区”字读为qū。又读作ōu。为古代计量单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也可作姓氏。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1]

目录

字源解说

“区”的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会意字。甲骨文(图1)由表示藏匿处的“匸(xì)”和众多贮藏的物品的“品”构成,整个字形表示把物品放在一个地方贮藏起来,本意即为隐藏。一说“区”是指事字,它强调的是中部的“品”,本意是一种小盆之类容器,是“瓯”的本字。战国文字中楚文字“区”从匚、从品(图2-4),“品”在“匚”内。有的字形(图3、4)“品”是倒写的。齐文字(图5-8)“区”从匚、从品(图5)或从吅(图5-8 “吅”表示储藏的物品),“品”、“吅”与“匚”共用笔画,不在“匚”内,此构形含义不详。《说文解字》将“区”归匸部。小篆以后的字形变化不大。汉字简化时将中部的“品”简化为“ㄨ”,“ㄨ”是简化记号,与字的音义无关。    

详细释义

(释义参考资料     ) 【卷十二下】【匸部】区岂俱切(qū) 踦区,藏匿也。从品在匸中。品,众也。  

说文解字注

【卷十二下】【匸部】 踦区。 逗。叠韵。 臧隐也。 踦区犹危部,阜部之㩻𨸟,彼言倾侧不安也。此言委曲包蔽也。区之羲内臧多品,故引申为区域。为区别。古或叚(假)丘字为之。如区盖亦作丘盖。区宇亦作丘宇是也。或叚(假)为句曲字。台乐纪区萌达,即《月令》之句者曅出,萌者尽达也。 从品在匸中。 会意,岂俱切。古音在四部。郑注《礼记》嫌名曰:若禹与雨、丘与区之类。是可证古音同邱也。 品,众也。 品下曰众庶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匸部】 区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9 qū ㄑㄩ《唐韵》岂俱切。《集韵》《韵会》亏于切。《正韵》丘于切,并(并)音驱。《说文》:藏隐也。从品在匸中。品,众也。徐曰:凡言区者,皆有所藏也。《荀子·大略篇》: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闲。注:区,藏物处。 又《前汉·扬雄传》:有田一廛,宅一区。《张敞传》:敞以耳目,发起贼主,名区处。注:师古曰:区,谓居止之所也。 又《韵会》:区者,小室之名。《前汉·胡建传》:穿北军垒,以为贾区。注:师古曰:区者,小屋之名,若今小菴屋之类。故卫士之屋谓之区。 又《论语》:区以别矣。朱注:区,犹类也。韩愈《别赵子诗》: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又《尔雅·释器》:玉十谓之区。郭注:双玉曰瑴,五瑴为区。 又区区,小貌。《前汉·楚元王传》:岂为区区之礼哉。注:师古曰:“区区,谓小也。”《礼·乐志》:河闲区区小国。 qiūㄑㄧㄡ又《集韵》《韵会》并(并)祛尤切,音丘。域也。《增韵》:分也,阜也。《韵会》:曲礼,不嫌讳名,谓宇与禹,丘与区。禹宇二字,其音不别。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古语,其声亦同。《陆士衡诗》:普厥丘宇。 又晋阁名所载若干区者,别为丘字,则知丘之与区,其音不别。 ōu ㄡ又《集韵》《韵会》《正韵》并(并)乌侯切,音瓯。量名。四豆为区。《左传·昭三年》:豆区釜锺。 又匿也。《左传·昭七年》:楚文王作仆区之法。注:仆,隐也。区,匿也。 又姓。《韵会》:古欧冶子之后。《王莽传》:中郎区博。 gōuㄍㄡ又《集韵》居侯切,音钩。同句。曲也。《韵会》:句或作区。《礼记》:区萌达。注:屈生曰区。疏:钩曲而生。  

广韵

岂俱切,平虞谿 ‖区声侯部 具区,吴薮名。又《》曰:“草木茂区萌达。”《》云:“屈生曰区。”亦姓,后汉末有长沙区景。岂俱切。八。 校释:区景,余廼永依《三国志·吴书·孙坚传》“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改为“区星”。按:《三国志·吴书·士爕传》有区景,为汉荆州刺史张津将,杀张津。不烦改字。 乌侯切,平侯影 ‖区声侯部 姓也,古善剑区冶子之后,今郴州有之。   ❶“匚”从上、左、下包围“ㄨ”。 ❷首笔横居上偏左,撇、点相交于田字格横中线,末笔竖折的横段右端超出上横。   (音韵参考资料   )

参考来源

  1. [1],爱学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