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二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十二楼》是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集,由十二篇可独立的以不同楼名为题的故事汇成。此书又名《觉世名言》,问世后流传很广。《十二楼》共十二卷,每卷写一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展开往往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

清顺治八年(1651),李渔来到杭州,一住十年。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他渔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潮,写作了大量的戏曲小说作品。著名的话本小说集《十二楼》就是此期间完成的。《十二楼》共十二卷,每卷写一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展开往往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由此可看出李渔做小说之匠心。《十二楼》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格调轻松快乐。他的作品往往不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思想境界,但每一篇都清新风趣,惹人喜爱。十二个故事,绝大多数出身于李渔自己的构思,而不是引用别人素材。 作品都主题鲜明,线索明晰,中心人物贯穿始终,在叙述过程中决不横生枝蔓。情节设计新颖奇特,尽量曲折出奇,悬念丛书,出人意表,但衔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绽。而结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此外,有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又名

内容预览

  觉道人山居,稽古得楼之事,类凡十有二,其说成可喜。   推而广之,于劝惩不无助。于是新编《十二楼》,复裒然成书。   手以视余,且属言其端。余披阅一过,喟然叹觉道人之用心不同于恒人也。   盖自说部逢世,而侏儒牟利,苟以求售,其言偎亵鄙靡,无所不至,为世道人心之患者无论矣;即或志存扶植 ,而才不足以达其辞,趣不足以辅其理,块然幽闷,使观者恐卧而听者反走,则天地间又安用此无味之腐谈哉!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殆老泉所谓“苏张无其心,而龙比无其术”者欤?夫妙 解连环,而要之不诡于大道,即施、罗二子,斯秘未睹,况其下者乎!语云“为善如登”,笠道人将以是编偕一世人结欢喜缘,相与携手徐步而登此十二楼也,使人忽忽忘为善之难而贺登天之易,厥功伟矣! 道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