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金买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千金买骨》 ,出自《战国策•燕策一》 ,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就会自然而然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来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故事流传至今,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1]

  • 中文名:千金买骨
  • 外文名:Qian Jin Mai Gu
  • 拼 音:qiān jīn mǎi gǔ
  • 出 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
  • 近义词:千金市骨
  • 别 名:千金买马骨

【近义词】

礼贤下士 以礼待人 求贤若渴 千金市骨

【反义词】

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翻译

古代的国君,有一个想用千金买千里马的,(寻求)了三年也没有得到。 (一个)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千里马吧。”国君派遣他去做这件事。过了三个月寻到了千里马,(但是)马已经死了,(近侍之臣)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匹千里马的骨头,返回向国君报告。 国君大怒,说:“(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千里马?” 近侍之臣回答说:“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生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能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果然,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三匹。

原文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2]

道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招聘人才,不仅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诚心,要拿出实际行动。郭隗的富有远见令人佩服,他的勇于自荐,自我推销的方式也很有艺术性,值得称颂。
  • 现用来比喻渴望求得贤才。[3]

【造句】

  • 成功的商人不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要千金买骨寻求专业的人才,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很少是千金买骨。
  • 这倒不全是千金买骨的把戏,更是对自己人的栽培。
  • 华纳也正是看重了崔俊赫这一点和他的影响力,千金买骨!帮助崔俊赫在华纳成立独立工作室,并且成为公司名誉股东。
  • 他也是在千金买骨,向其他仆役立一个榜样。
  •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来看,好像确实是这个样子,上位者就算是假装也要装出一副礼贤下士,千金买骨的样子啊!可孙策在骨子里是多么霸道的一个人物。[4]

典故

其一

  •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很多匹千里马。
  •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 金台市骏的黄金台地址在固安镇东坨、西坨两村北面,今警卫团训练基地西侧的永定河畔。[5]

其二

  • 破齐七十城,迎刃不遗矢。
  • 燕国也是周王的本家,姓姬。周武王将召公封在燕国。燕国到了燕王哙时,燕王哙极其信任国相子之,甚至将君位让给了子之,子之坐在王座上,处理国家大事。三年后,子之成功把燕国治理得乱七八糟。燕太子平组织人马攻打子之,引发燕国内乱,死了几万人,太子平反被子之杀死。(燕王哙没有尧舜的本事,就不应该东施效颦。)
  • 齐泯王趁燕国内乱,讨伐燕国,子之不得人心,燕国士兵都不肯作战,齐国很快就攻下了燕国,杀死燕王哙和国相子之。之后齐国士兵过于残暴,燕国人奋起反抗,齐国被迫退军。
  • 燕昭王,公子职在赵武灵王支持下继位,就是燕昭王。燕昭王恨死了齐泯王,一心报复齐国。燕昭王向郭隗求教如何找到人才。郭隗说:“从前有个君主想要一匹千里马,他给了一个小官一千两黄金,让小官去买一匹千里马。结果这个小官居然花了五百两黄金,买了一匹千里马的骨头回来。君主大怒,问他怎么回事?小官回答:‘您等着看,马上就会有千里马送上门。’不久,果然有好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送千里马的人都想: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能卖五百两黄金,千里马一定可以卖一千两黄金,因此主动上门卖马。您想招揽人才,不如从我开始。您重用我的话,比我高明的人才自然会来燕国。”于是燕昭王给郭隗极高的待遇和地位,乐毅、邹衍等高级人才纷纷前来燕国。
  • 乐毅是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曾经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乐毅不同寻常。燕昭王就将军政大权都交给乐毅。
  • 燕昭王向乐毅询问讨伐齐国的事,乐毅说:“齐国地大人多,不容易单独讨伐它,我们可以联合赵魏等国一起行动。”
  • 韩赵魏楚四国都一直对齐泯王不满,于是都同意和燕国一起行动。乐毅担任五国军队的总指挥。五国联军在济水西边打败了齐军,之后四国撤军,燕军单独追击齐军,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泯王逃到了莒,后来被假意帮忙的楚国人杀死。
  • 乐毅将临淄的金银财宝运到燕国,燕昭王心花怒放,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继续攻打齐国,最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城没有打下来。
  • 燕昭王去世了,燕惠王继位。燕惠王不喜欢乐毅。齐国田单派人行反间计,说:“乐毅想在齐国称王。”燕惠王信以为真,派骑劫代替乐毅。(不怕猪一样的队友,就怕猪一样的领导。)
  • 乐毅知道燕惠王不信任自己,就去了赵国。赵王很重视他,封他为望诸君。(乐毅明智,如果回燕国,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伍子胥。)
  • 随即田单用火牛阵打败了骑劫,骑劫战死,田单恢复了齐国全境,迎接了齐泯王之子齐襄王到临淄。
  • 燕惠王又后悔又着急,派人给乐毅送信,责备乐毅不应该投靠赵国,希望他再回燕国。乐毅写了一篇长篇议论文《报燕惠王书》给燕惠王,以伍子胥为例,详细说明了不回燕国的原因。燕惠王无可奈何。
  • 乐毅因此得以善终。(春秋战国时期不得善终的名人太多了,例如伍子胥、吴起、白起、商鞅、李牧等等,乐毅能够保全自己,也是才智超群的表现。)(乐毅名列唐朝武庙十哲。)
  • 本文由长河落日圆(微信订阅号:长河落日圆读史)原创,欢迎关注,欢迎带链接转发,未经许可不得抄袭![6]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