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导体存储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半导体存储器是用于数字数据存储的数字电子半导体设备,例如计算机存储器。它通常是指MOS存储器,其中的数据存储在硅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上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存储器单元中。 有许多使用不同半导体技术的不同类型。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两种主要类型是静态RAM(SRAM),它使用多个MOS晶体管 每个存储单元,以及动态RAM(DRAM),每个单元使用MOS晶体管和MOS电容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使用浮栅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个浮栅MOS晶体管组成。[1]

[]

大多数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具有的特性的随机接入,这意味着它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访问任何存储器位置,因此数据可以以任何随机顺序被有效地访问。这与连续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数据存储介质(例如硬盘和CD)形成对比,因此只能以与写入相同的顺序访问数据。半导体存储器的访问时间也比其他类型的数据存储要快得多。可以在几纳秒内将一个字节的数据写入或读取半导体存储器,而旋转存储设备(例如硬盘)的访问时间在毫秒范围内。由于这些原因,除了其他用途外,它还用于计算机的主内存(主存储器),保存计算机当前正在处理的数据。

半导体存储器的历史

早期的计算机存储器包括了磁芯内存,早固态电子半导体,包括晶体管,如双极结型晶体管(BJT),是不切实际的,用作数字存储元件(存储器单元)。最早的半导体存储器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初,当时的双极存储器使用了双极晶体管。由分立器件制成的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是1961年由德州仪器(TI)首次运送到美国空军的。同年,固态概念诞生了。飞兆半导体公司的应用工程师Bob Norman提出了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上存储存储器的建议。xxx个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IC芯片是IBM于1965年推出的SP95 。 尽管双极型存储器提供了比磁芯存储器更高的性能,但它无法与较低价格的磁芯存储器竞争,直到1960年代后期一直保持主导地位。由于双极触发器电路太大且价格昂贵,因此双极存储器无法替代磁芯存储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