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半边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半边山
t01765b8e568ab90456.jpg
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257668&sid=8574657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半边山

汉语拼音:Bàn Biān Shān
性味:味微苦、甘,性凉
功能:具有接骨消肿,清肝解毒,利湿的功效
主治:跌打伤肿,骨折,风湿红肿,火眼,黄疸

半边山,中药材名。为荨麻科植物条叶楼梯草ElatostemasublineareW.T.Wang带根茎的全草。具有接骨消肿,清肝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跌打伤肿,骨折,风湿红肿,火眼,黄疸。[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半边山

拼音名:Bàn Biān Shā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sublineare W.T.Wang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条叶楼梯草带根茎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25cm,上部被白色长柔毛及淡锈色鳞片。叶互生;无柄;黄绿色,斜倒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6-10cm,宽1.2-2.2(-2.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尖头全缘或基部有1-2牙齿,基部在窄侧钝形,在宽侧心形,边缘有小齿,表面被疏毛,背面沿脉疏被白长柔毛,钟乳体明显,密生;羽状脉,侧脉5-6对。雄花序直径9mm,具多花;花托不明显;苞片约6,卵状三角形;花序梗长6-10mm,被长柔毛。雄花花被片4(-5),椭圆形,长2-2.5mm,基部联合,雄蕊4(-5),退化雌蕊无;雌花序具短梗或无梗,多花,花托近长圆形,长5-7mm,不分裂或2裂;苞片多,三角形,具睫毛;小苞片多,线形或匙状线形。瘦果椭圆状卵形,长约3mm,具8条纵肋。花期3-5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800m的山沟。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微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

接骨消肿;清肝解毒;利湿。主跌打伤肿;骨折;风湿红肿;火眼;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

  1. 半边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半边山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