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标志)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产品和服务,曾获“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年度荣耀品牌”。

2021年4月22日,华为正式官宣,进军智慧教室产业[1]

发展历程

早年历史

1987年,创立于广东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89 年,自主开发PBX。

1990年,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92年,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4年,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成立知识产权部、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6年,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开拓市场

试水香江

1996年,华为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和记电讯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的“商业网”产品。华为的C&C08机打入香港市话网,开通了许多国内未开的业务。使华为大型交换机进军国际电信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俄罗斯之旅

华为抓住中俄达成的战略协作伙伴这一国际关系变化中隐藏的商机,加快与俄罗斯的合作。1996年,华为开始进入大独联体市场。历时三年间,华为在莫斯科与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光纤电缆。

进军欧美

从1998年开始,华为就把触角探向世界的核心市场欧美。虽然第一单合同只有38美金,但到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

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到2003年,华为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

欧洲市场已然成为华为业务开展的重地,其多项创新业务首单落地欧洲,比如第一个分布式基站、第一个2G、3G合并基站商用地点在德国;同时,华为的全球能力中心、财务中心以及风险控制中心都设在了欧洲;从销售收入贡献来看,欧洲更是举足轻重。

征战亚非拉

19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成为中国移动全国CAMEL Phase II智能网的主要供应商,该网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智能网络。

1999年到2000年的两年时间里,华为紧紧抓住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南亚客户普遍追求高投资回报率的心理需求,凭借比竞争对手低30%的价格优势,先后拿下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GSM市场。随后,华为又以同样的手段把优势逐渐扩大到中东地区和非洲市场。

2002年,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尽管2001年到2002年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华为的国际销售额还是增长了68%,从2001年的3.28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亿美元。华为通过了UL的TL9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为中国移动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移动模式。

改造华为

市场部大辞职

华为的大规模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开始于1996年。1996年1月,华为市场部集体辞职。当时,华为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主任,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都要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一份为辞职报告,采取竞聘方式进行答辩,公司根据其表现、发展潜力和企业发展需要,批准其中的一份报告。在竞聘考核中,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

改造管理

1997年,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与TexasInstruments、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

从1997年起,IBM、Towers Perrin、The Hay Group、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 Fraunhofer-Gesellschaft(FhG)成为华为在流程变革、员工股权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顾问。

1998年,一部起草3年的《华为基本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总结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企业宪法”和制度体系。

华为锁定IBM为自己通向世界级企业道路上的学习榜样和战略合作伙伴。华为首先确定业务模式由电信设备制造商向电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以充分发挥华为产品线齐全的整体优势。这样也可以借鉴IBM[2]自1993年以来业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大约50位IBM管理咨询顾问进驻华为。在前后5年时间内,华为为此投入约5000万美元改造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华为还组建了一个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顾问的工作。

1998年,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了专利。成立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6月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9年,华为员工达到15000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达120亿元。

改造流程

2000年,华为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部,它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客户服务和全球物流。


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全球合资

2001年,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3年,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Cisco Systems指控华为侵犯部分 Cisco技术专利;但是,Cisco最终撤回了诉状,双方解决了所有的专利纠纷,并承认华为没有侵权行为。

2004年,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华为赢得中国电信的国家骨干网优化合同。此项目的目标是优化中国电信在广东省的163个骨干网络。根据合同,华为的高端路由器NE5000获得了TSR采购合同100%的市场份额,成功地进入了国家骨干网的两个超级节点。

2005年,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4月28日,英国电信(简称BT)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与国际跨国公司入围“八家企业短名单”,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6年,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在2006年香港ITU展上,华为推出了基于All IP网络的FMC解决方案。华为移动软交换用户数突破一亿。作为全球移动软交换市场的领导者,华为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2007年,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2008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汶川地震发生后,华为公司及员工向灾区捐款现金2630万元和价值5800万元的应急通信设备。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44位。

2009年1月16日,北欧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宣布签署两项4G LTE商用网络合同,中国华为和瑞典爱立信将在欧洲建设LTE移动宽带,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218亿美元,增长19%,约合1491亿元人民币

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2010年,华为未经审计的全年销售收入达280亿美元,合1850亿人民币,较2009年增长28%。

2010年,华为超越了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11年,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 U2Net。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预计云计算投入一万人。推出华为honor荣耀手机,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2000 万部。

2011年5月9日,华为宣布,与英国最大移动运营商Everything Everywhere(简称EE)签署合同,全面升级EE在英国的GSM 2G网络。这是华为在英国获得的首个大规模无线网络合同;该合同为期四年。

2012年,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在3GPP LTE核心标准中贡献了全球通过提案总数的20%。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在IP领域发布业界容量最大的480G线路板。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荣耀等中高端旗舰产品在发达国家热销。2月26日,于巴塞罗那2012年WMC2012展会上发布了第一款搭载自研的四核心移动中央处理器K3V2的手机“Ascend D quad”,该处理器由华为旗下子公司海思研发,也是至今封装最小的四核处理器。同时,华为也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自研手机移动中央处理器的手机厂商,该举对于打破高通,德州仪器TI以及nvidia对手机CPU的垄断,具有重要意义。3月18日,华为发布电子商城进入电商渠道,快递公司已切换到顺丰。3月27日,华为投标澳大利亚国家宽带项目,遭到拒绝。7月30日,华为在北京正式发布Emotion UI系统,实现了华为可分享自主独特的应用的目的。这是华为整合自身产品,探索研发独立操作系统的一次勇敢尝试,这也为华为在未来推出真正属于自身独立的操作系统提供了经验。

根据IDC的数据,2012年7月,华为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2013年

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在英国伦敦成立,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确保财经业务规范、高效、低风险地运行;欧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非洲国家

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英国5G创新中心(5GIC)的发起者,发布5G白皮书,积极构建5G全球生态圈,并与全球20多所大学开展紧密的联合研究;华为对构建无线未来技术发展、行业标准和产业链积极贡献力量。

2013年,华为主要有三大板块业务,包括通信网络设备(运营商)、企业网和消费电子。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发展迅速,华为手机销量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2014年

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承建全球186个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网络。为全球客户建设480多个数据中心,其中160多个云数据中心。全球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6个,联合创新中心共28个。在全球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在其中担任183个重要职位。

2014年,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7500万台。

2015年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2015年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华为LTE已进入140多个首都城市,成功部署400多张LTE商用网络和180多张EPC商用网络。光传送领域,华为与欧洲运营商共同建设了全球首张1T OTN网络,与英国电信合作完成业界最高速率3Tbps光传输现网测试。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SDN架构的敏捷物联解决方案。发布了全球首款32路x86开放架构小型机昆仑服务器。智能手机发货超1亿台。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份额位居首位(GFK数据)。

2015年5月7日,华为宣布在比利时鲁汶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成立欧洲研究院,是华为在实施全球创新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欧洲研究院将负责管理华为在欧洲不断发展的研发分支,协调华为分布在欧洲八国18个研究机构工作,主要聚焦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

2015年,华为在松山湖基地启动了全球认证检测中心(GCTC)新实验楼绿色建筑试点。建成后将符合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金级和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要求。

2015年,华为在印度开设了新研发园区,将园区的容纳人数从2500人提高到5000人。

2016年

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

2017年

2017年年初,华为明确了公有云战略。8月,华为内部发文宣布组织架构调整,云业务部门Cloud BU升为一级部门,获得更大的业务自主权。此前Cloud BU为华为二级部门,隶属于该公司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部。9月,华为宣布三年成为中国公有云市场第一玩家并进入世界前五强。

2017年12月21日,百度与华为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2018年

2018年初,华为发布2017年年报,并发布新的愿景与使命: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018年2月27日,华为与音频及媒体技术研究机构Fraunhofer IIS签署了一项MPEG-4音频专利组合的全球许可协议。5月13日,电广传媒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6月21日,美国议员敦促Alphabet旗下的谷歌重新考虑与中国科技巨头华为之间的关系。

2018年7月,大庆油田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10月10日,华为推出自动驾驶的移动数据中心。

2018年10月11日,华为和百度在5G MEC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2018年12月26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重庆两江新区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挂牌成立。

2019年

2019年2月20日,华为云宣布新加坡大区正式开服,计划立足新加坡面向亚太区提供全栈云平台及AI能力。

2019年4月,华为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成功完成了业界首个基于真实电网环境的电力切片测试,这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基于最新3GPP标准5G SA网络的电力切片测试。本次测试的成功标志着5G深入垂直行业应用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2019年5月,华为宣布在剑桥城外建设一家可容纳400名员工的芯片研发工厂,主要业务是开发用于宽带网络的芯片,2021年投入运营。

2019年5月27日,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标志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

2019年8月2日,华为乌克兰分公司发表公报说,公司中标乌克兰首都基辅地铁4G网络建设项目。

2019年8月,华为公司计划在淀山湖畔西岑社区投资100亿元打造青浦研发中心,开展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

2020年2月27日,华为宣布在法国设立无线产品制造工厂,聚焦4G/5G无线通信设备生产。这是华为在欧洲设立的首个5G通信产品工厂,新工厂将打造成高度自动化智能制造工厂,生产的产品以供应欧洲市场为主。

2020年11月17日,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

2021年1月8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宣布,华为公司已经正式成为SOHO中国的客户,租赁了丽泽SOHO约6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设为华为的中国总部。

2021年2月9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的“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在山西太原揭牌。

2021年2月24日,华为发布数字能源零碳网络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1年3月16日,华为在深圳总部召开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发布会,宣布将从2021年开始对5G设备实施专利许可收费计划,对单台5G手机的专利许可收费上限为2.5美元。

2021年4月2日,华为内部发文对云业务做了调整,任命张平安为 Cloud BU 总裁,同时撤销云与计算BG( Cloud&AI BG),原服务器、存储等划归到“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该部门名称改为ICT产品解决方案。

2021年4月22日,华为正式官宣,进军智慧教室产业

视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视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新基建战略合作协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