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

抗战时期汉奸机构。1940年3月30日,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日本语:ちゅうかみんこくりんじせいふ)的名称废止,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日本语:かほく-せいむいいんかい) ,搜狐, 2014-06-27(日本语:かほく-せいむいいんかい),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9-9-11。大汉奸王克敏出任委员长。同日,汪伪国民政府发布《华北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政府为处理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及北京、天津、青岛三市境内防共、治安、经济及其他国民政府委内各项政务,并监督所属各省市政府,设置华北政务委员会。”,并设最高法院华北分院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并监督所属各省市政府,设置华北政务委员会。”,并设最高法院华北分院 并监督所属各省市政府,设置华北政务委员会。”,并设最高法院华北分院,。

中文名称 : 华北政务委员会

时 间 : 1940年3月30日

解 释 : 抗战时期汉奸机构

别 名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职能

该委员会名义上归汪精卫管辖,在汪伪政权中享有极高的自治权,拥有直属的“治安军”,并全权处理河北、山东、山西三省沦陷区及北平、天津、青岛三个特别市的政务,河南省的豫

北、豫东地区也归华北管辖,承担所谓防共、治安、资源开发及调节物资供求关系等方面的任务,除对外关系外,在内政各方面实际不受汪伪政府统制,是由日本实际控制的一个傀儡政权。

行政设置

下设

在政务委员会下设省和特别市,省以下设道、市、县、省长、道尹、市长、县知事由政务委员会任命。

总署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下设内务、财务、治安、教育、建设五总署,各置督办一人,分掌政委会的政务;

并设政务、秘书两厅,为政委会内部机构。

常务委员

设常务委员7人:委员长兼内政总署督办王克敏、财政总署督办汪时璟、治安总署督办齐燮元、实业总署督办王荫泰、教育总署督办汤尔和、建设总署督办殷同、政务厅长朱深。

委员为董康、王揖唐、苏体仁、余晋、江朝宗、赵琪、马良、潘毓桂。

屠杀罪行

在筹建汪伪中央政府时,王克敏与汪精卫争权夺利结怨甚深。日本为安抚汪精卫,于1940年6 月把王克敏赶下台,任命王揖唐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务署督办。

王揖唐就职后,成立了“华北防共委员会”和专为日本掠夺资源服务的“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并自任这两个组织的委员长。

在不到三年任期内,王揖唐搞了5 次强化治安运动,屠杀了无数爱国志士和无辜百姓,抓捕了大量民供日军役使;并开发矿藏、强征粮食,竭尽华北物力以支援日本的侵华战争。

在日本侵占的8 年中,华北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屠杀、搜刮、掠夺要以这一时期最为残酷。

汪伪国民政府在华北仅徒具虚名,“华北特殊化”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在华北沦陷区甚至于连五色旗还照旧悬挂,只是把它改为新民会的旗帜。

独立行政

汪伪“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发行的纸币

日本对于华北的方针是:政务工作“受陆军大臣的直接领导”,“统治监督占领地区内的行政。即对华北有关全面的重要事项,可直接指导华北政务委员会”或“根据需要”(主要指有关经

济事项)由“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担任幕后指导”。

日本“华北派遣军”统治监督全部华北伪政权的行政,河北、北平、天津、山西、山东、河南由当地日本驻军负责“政务指导”。华北和省级,日军派设“顾问部”。

各地具体事务由日本陆军设在北平、天津、唐山、保定、石门、邢台、邯郸、太原、崞县、阳泉、临汾、运城、长治、济南、德州、济宁、益都、烟台、新乡、开封、商丘、徐州、海州等地的特务机关负责,道、市、县派驻“联络员”。

1938年1月23日,日本首相宣布,日本政府对华北伪政权“处于监护地位”。日本“兴亚院”驻北平的“华北联络部”担当华北伪政权的“外部监督”。

1942年11月,兴亚院联络部由日本使馆事务部取代。

至于汪伪插手华北,“华北派遣军”警告说:“勿过于采取急剧的中央化,使华北妨碍帮助大东亚战争”。汪伪在华北也得到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华北方面取下了“五色旗”,于1943年2月9日挂上了与汪伪国府直辖区域完全相同的旗帜。

在“淮海省”(日本语:わいかい-しょう即前“苏北行政区”、“苏淮特别区”)停用“联银券”,使用汪伪政权的“中储券”。

汪伪国府设立了一个“军事委员会驻华北办事处”,派了一名上将“委员”驻在北平。华北“治安军”改称为“华北绥靖军”,更换成与汪系相同的军旗和军徽。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10月10日,日本“华北派遣军”在北平签降。

10月11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为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接收。历时近8年的华北伪政权彻底覆灭。

其他

抗战时期伪政权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偕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重庆。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

1939年 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中央政府。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于1940年 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为“国旗”,另加三角布片,上书:“和平反共建国”字样。

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长陈公博﹑司法院院长温宗尧﹑监察院院长梁鸿志﹑考试院院长王揖唐、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等。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视频

这是当年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军区司令部发布的联合命令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