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岭镇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下辖镇,位于福清市东北部山区,平均海拔345米。1999年撤乡建镇。辖8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

2017年,南岭镇行政区域面积3400公顷,常住人口1968人。

中文名: 南岭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地理位置: 福清市东北部山区

面 积: 3400 公顷

电话区号: 0591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968人(2017年)

机 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火车站: 福清站

车牌代码: 闽A

乡镇概况

南岭镇地处福清市东北部边陲,处在开发区和旅游区中间,东与元洪开发区一山之隔,西与洪宽工业村毗邻,南与元载工业村接壤,北与长乐下沙度假村隔山相望,方圆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5米。全镇辖8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设12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8个,党员257人;有耕地4026亩,山地223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58.8%。[1]

自然资源

南岭自然资源丰富。有山林地27000多亩,主要种植杉、松竹等,可栽种枇杷、桔、橄榄、蜜柚、脐橙等水果。有畜牧草场6500亩,周边可利用草场近万亩,可供开发牛、羊、兔等畜牧基地。矿产资源以花岗石为主,是福清石料的主要产地。水资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可供开发矿泉水和淡水养殖等项目。

南岭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这里是民主革命的游击区,是闽中游击分队驻扎过的地方,革命遗迹至今犹在。全镇8个村有4个村是老区基点村,因而南岭成为福清著名的革命老区。

气候环境

南岭环境优美。全境地处低纬,平均海拔345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夏季平均气温18℃,夏季气温比城区低3--5℃,是夏季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

南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互配套。水资源充足,建有各类型水库6座,库容量近2000万立方米,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电力供应充裕、变压器容量1000千伏安;镇政府驻地距福清市中心20公里,塔七水泥公路接通元华路,南岭至长乐南阳一期泥结路工程已竣工,8个行政村均通上了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邮电通信设施齐全,拥有装机容量2000门;闭路电视顺利实现与福州地区联网,实现了通水、通电、通水泥路、通程控电话、通闭路电视的“五通”目标。

经济发展

南岭经济发展成效。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山区实际,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较具南岭区域特色的淡水养殖、畜牧、药果、蔬菜、休闲旅游五大产业,并取得初步成效。淡水养殖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年产值占全镇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畜牧业是南岭镇的传统产业之一,南岭牛仔肉早已闻名福州地区,每年肉牛出栏量平均达3000头以上,同时,生猪、肉鸡等家禽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全镇共有3家肉鸡饲养场、3家生猪饲养场和1家种猪场。

药果业是山区乡镇的特色产业,全镇现有2家名优果场,创办优质水果基地2个,发展法国黑李、美国夏橙及早钟六号枇杷1000多亩,还建立了一个台湾名优水果实验园,试种各类台湾名优水果20多种,同时还引进了一家中药材企业,首期种植的300亩八角香、肉桂、淮山等名贵中药材长势良好,并计划采取发动群众以山地、劳工入股合作开发的形式,扩大种植规模。

蔬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按照订单发展无公害蔬菜,取得了明显效果,既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民增收;休闲旅游业是南岭未来几年招商引资的重要产业之一,南岭具有成片天然草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盛夏气温比平原地带低3—5℃,有山有水,山清水秀,是个不可多得的休闲避暑胜境。 飞地工业发展迅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先后成功引进5家外资或合资企业,3家内资企业落地元洪投资区、融侨开发区和江阴工业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795万美元,内资实际到资5855万元,在全市经济工作“六赛六比”活动中连续保持第三方阵前列。

南岭社会和谐稳定。群众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各村先后修建了村老人活动中心、阅览室、棋牌室、篮球场和休闲公园等文化娱乐场所,并成了由村民组成的老人腰鼓队、汽排球队等群众性娱乐团体,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平安南岭”建设稳步推进,群防群治体系初步形成,全镇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历史沿革

南岭历史悠久。唐宋时分属感德乡方成里、新安里。清属海口镇。民国属海口区。1950年属第二区,1955年后先后属城头区、海口公社、城头公社。1981年成立南岭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9年改乡为镇。

视频

南岭镇南岭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