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广济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广济街

南广济街

南广济街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中段南侧。北对北广济街,南至南院门西口。为唐长安城承天门街的一段。宋长安志有‘承天门街东西广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门’曾是长安最宽的大街。元代称药市街,为中药集散地。明清时,北段称南广济街,南端称五味十字,以中药配方重视酸甘苦辛咸五味而得名。民国初年为银号钱庄集中地。

历史记载

史料记载,当时的承天门街两侧有御沟,上覆以青石板,道路两旁还种植有槐树,当时又被称作槐街。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有这样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中的“天街”即是承天门街,这也是为什么承天门大街被称作天街的原因。此诗风行后,长安人早春时节去承天门街欣赏草色也成了潮流。

名称由来

那么这样一条具有皇家风范的承天门街,到底为何改名为广济街?在西安市有这样一副对联流传已久,“南广济街北广济街广济南北,东木头市西木头市木头东西。”由此可见广济街改名也有了不短的时间。据南广济街上的老住户讲,在元代时南广济街的整条街都是中药铺,是西安城里中药材的集散地,所以也被称为“药市街”。到了明清,在今天的北广济街街口,有一个广济粮仓,所以街道改名叫为广济街,因为西大街把广济街分为南北两段,所以分别称为南、北广济街。

地理位置

书院门 位于南门内东侧,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明万历七年间,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于右任曾住32号。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