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方澳

於 2020年6月6日 (六) 17:10 由 小帆兒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南方澳是東台灣最大的陸連島,與蘇澳港相通,地勢天成。

南方澳是東台灣最大的陸連島,與蘇澳港相通,地勢天成。外海的黑潮行經之處洄游魚類豐富,形成漁場。南方澳地區海岸地形景觀,主要為海岬、海岸岩礁、海蝕崖、海蝕洞、陸連島、海灣與沙灘。

南方澳附近海岸中的海岬、海岸岩礁、海蝕崖、海蝕洞、都是侵蝕作用形成,屬於侵蝕型海岸,奇妙的海陸分布也同時出現沉積作用的地形,因為沙洲的前方有一個小島,所以形成屏蔽的效果,後方風浪不及之處堆積了大量的漂沙,形成連島沙洲。小島後方的沙洲將小島與陸地連接,形成陸連島,從山邊望去陸連島是一列小丘橫臥海上,海拔高度不到100公尺,在地形上有明顯的鞍部,尤其是右側三丘,宛如筆架,所以當地人稱之為「筆架山」。

[1]

重要漁港

南方澳是一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蘇澳鎮境內東南方, 東臨太平洋的天然漁港,除了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外,也是東部遠洋漁業的重要基地。南方澳人口數約八九千多人,其中從事漁業的人口有 80 %。南方澳漁港三面環山,地形隱蔽且近漁場,為天然良港,與其對面的島以砂洲相連成陸連島,因而造就成一道天然防波堤。 [2]

跨漁港航道拱型鋼橋

南方澳[跨港大橋]於1998年落成,是一座跨越蘇澳港與南方澳漁港的大橋,其造型特殊。

1998 年完成南方澳大橋是宜蘭縣政府針對南方澳漁港之長遠發展,於第三漁港外側進出航道上方規劃設計一座跨漁港航道拱型鋼橋,取代舊有駝背橋,以解決大型漁船無法通行之困擾,提昇南方澳漁港發展競爭力。造型優美之拱型鋼橋,除作為豆腐岩海岬及東側新建碼碩對外連絡之捷徑,與現有環港道路形成環狀網路,促進漁港之整體發展。更增添南方澳漁港一特殊景觀。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