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极磷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极磷虾

中文名 南极磷虾

英文名 Antarctic krill

体长 6厘米

体重 2克重

南极磷虾,(学名:Euphausia superba),又名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洲水域的磷虾。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并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只。 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远洋带的生命周期。 它们长成达6厘米长,2克重,有6年的寿命。它们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若以生物质能来说,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 (大约共有5亿吨)。

外形特征

南极磷虾长成达6厘米长,2克重。 它的胸甲部份与甲壳相连。由于在甲壳两侧的胸甲短小,南极磷虾的鳃是肉眼可见的。它的足并非形成颚足,与其他的十足目有所不同。 南极磷虾有生物萤光器官,可以产生光。这些器官分布在南极磷虾的不同部位:一对在眼柱、另一对在第二至第七胸足的位置,及一个在腹片。这些发光器官能每隔2-3秒发出黄绿色的光。这些器官是高度发达,可以与电筒相比较:在器官的后面有一个凹反射体及在前方有一个晶体负责引导产生的光线,而整个器官可以用肌肉来旋转。这些光的功能仍是未知,有些假说指这些光是遮掩南极磷虾的影,在捕猎者前“隐形”;另一些猜测指这些光是对交配或夜间聚集有重要作用。 南极磷虾的生物萤光器官包含了几种萤光物质。主要成份的最大萤光激发光及发射光分别可达355纳米及510纳米。

生态习性

南极磷虾的食道可以从它那透明的外壳看到是呈现绿色的,由此可知它们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尤其是细小的硅藻(约20微米)。硅藻会被它的胃齿臼磨碎,并在肝胰脏消化。南极磷虾亦可以捕食桡足亚纲、端足目及其他细小的浮游动物。它的食道是一直管,而消化效能则不是太高,因而其粪便仍有大量的碳。 在水族箱,有发现南极磷虾会互相吃对方。当它们在水族箱内没有被喂食时,它们会脱壳缩小体型,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这可能是它们对在冬天食物供应限制的适应。

地理分布

南极磷虾主要集中于南冰洋。它们围绕着极地分布,最高密度是在大西洋区域。

生长繁殖

南极磷虾主要的产卵季节是由1月至3月,在大陆棚之上及深海海洋的上区域产卵。就所有磷虾目而言,雄性会将精子包附在雌性的生殖孔。为此,雄性的第一腹肢会作为交配工具。雌性每一次会产6,000-10,000个卵。这些卵在经生殖孔排出时,会被附于此的精囊所排出的精子受精。 根据由英国RSS发现号而得的资料所作出的经典假说,南极磷虾的卵会按以下成长:0.6毫米的卵在下沉至大陆棚底部或海洋区域2,000-3,000米深时会开始进行原肠胚形成(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当卵孵化时,第一无节幼体在它的三对脚的协助下开始向海面上升。 其后两个的幼体阶段,称为第二无节幼体及后无节幼体同样是由卵黄所哺育。三星期后,幼小的磷虾会完成上浮。它们的数量在60米深水域会达至每升2只。当长大些时,额外的幼体阶段,称为第二及第三节胸幼体与第一至第六带叉幼体。这些阶段的特征是增加发展更多的脚、复眼及刚毛。当长约15毫米,南极磷虾开始有长成的习性。它们在二至三年后会达到成熟阶段。就像其他的甲壳亚门,南极磷虾必须脱壳成长。约每13-20日,南极磷虾会脱去它的几丁质外骨骼。

科学营养价值

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据生物学家测定,南极磷虾肉中含蛋白质17.56%,脂肪2.11%,且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尤其是代表营养学特征的赖氨酸的含量更为丰富,与金枪鱼、虎纹虾和牛肉相比,南极磷虾的赖氨酸含量最高。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南极磷虾、对虾、牛乳和牛肉的氨基酸综合营养价值比较评分,结果磷虾得100分,牛肉96分,牛乳91分,对虾71分。据分析,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磷虾中均有,且合起来占蛋白质含量的41.04%。南极磷虾中还含有各种营养的金属元素,磷虾的全虾中灰分含量为3.37%,虾肉中为2.36%,比对虾含量高。其中,人体所需的钙、磷、钾、钠都很丰富,磷虾的眼球中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磷虾是许多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天然饲料,例如,它是野生鲑鱼的主要食物来源。由于生长于低温环境,磷虾的营养性能得以保持。它们被应用于鲑鱼、虾、鲷鱼和黄尾的水产养殖。可以使商业饲料更加适口,掩盖抗生素的味道,同时也会降低鱼饲料的成本。南极虾干和冰鲜虾适合所有中型、大型淡水和海水观赏鱼食用。龙鱼,花罗汉,中大型慈雕鱼,七彩神仙、神仙鱼其丰富的虾红素能够使您的爱鱼艳丽无比。

磷虾的适口性表现在可以刺激嗅觉和味觉的某种氨基酸以及对食欲有促进作用的生糖原氨基酸。

磷虾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资源。磷虾体内高于95%的色素都以虾青素的形式存在;而虾青素是唯一的可以粘着于鲑鱼体表的色素。当饲料中含有磷虾时,鲑鱼的体表颜色可以达到与野生鲑鱼(色调)一样的效果。由于磷虾体内的色素已经酯化,所以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虾青素不仅仅是一种色素,它具有抗光性和抗氧化作用。而且,研究还证实虾青素具有促进鱼类和虾类的生长和免疫机制的作用。此外,虾青素还对虾类的成活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以此可以推测,南极磷虾可以增强幼体的成活率。

磷虾最广泛的应用是,当把鲑鳟鱼类从淡水换到海水时将其添加到鱼类的特定饮食中。这是由于磷虾具有渗透调节性能。磷虾富含被认为是渗透调节物质的三甲胺氧化物(TMAO)。

环境中高含量的盐分对鱼类和甲壳类生物的生理功能构成很大的而威胁。它们需要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生理活动状态。这对于要在短时间内从淡水转移到海水环境的鲑鳟鱼类尤为重要。

南极磷虾油取自纯净南极海域的野生南极磷虾,是自然界中唯一结合磷脂质的Omega-3,是一种兼具高生物体利用率和超强抗氧化力的天然活性多效能复合分子。因为含有大量的Omega-3(EPA和DHA)多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磷脂和胆碱,因此磷虾油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首先,南极磷虾油中的Omega-3成分能够置换细胞膜磷脂中的花生四烯酸,减少来源于花生四烯酸的炎性介质,减轻炎症反应,通过影响酶或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抑制促炎症因子产生、调节黏附分子表达来调节免疫功能。

低分子量和四价氨化合物如三甲胺(TMAO)被认为是身体调节物质。

南极磷虾的外壳中氟含量非常高,人不宜直接食用,需要再深加工。[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