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白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白乡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 南白乡

所属地区:原平市东南部丘陵山区

南白乡位于原平市东南部丘陵山区,东与定襄宏道镇西社村为邻,南以漆郎山、龙虎山一线与定襄县季庄乡毗邻,西与子干乡接壤,北靠笔架山与东社镇相依。总面积约68.94平方公里,耕地28000余亩,辖2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958人(2017年) 。地理坐标:北纬37°25′,东经112°12′。 2021年2月18日,并以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21〕36号)文件批复,同意原平市调整部分乡级行政区划。现就我市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公告如下:同意撤销南白乡、东社镇,合并设立同川镇。以原南白乡和原东社镇的行政区域为同川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王东社村。 [1]

历史沿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属晋绥六专署辖下的东崞县。1946年7月崞县全境解放,东、西崞县合并,仍称崞县,那时的南白乡分为俩部分,和围村等西部五村属七区、其余村庄属八区。1949年解放后仍属七、八区,七区区公所设在子干、八区区公所设在东社。1950年宏道、西社等东部七村归回崞县后增社九区,南白属九区,区公所在宏道镇,延至1953年。1954年7月宏道、西社等七村又划给定襄县,撤消九区建制,南白又合并入八区,区公所仍在东社,1955年撤区建制改为乡,南白境内设五个乡分别是南白乡、沟北乡下西岗乡、和围乡、中原岗乡;1956年乡合并,南白境内并为俩个乡:后堡乡和尚义乡,乡政府分别设在后堡村合并为 金 瓜公社,公社设在王东社,1961年金 瓜公社又分为三个公社,设南白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设在下南白村,延续23年至1984年,恢复乡建制,南白公社改称南白乡人民政府,2001年撤乡并镇,南白仍为单立乡,乡政府仍设在下南白村。

地理环境

境内山、坡、沟、丘陵皆有,平均海拔 1090米,最高峰高尖山海拔1500多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全年日照指数2800小时,一月最冷,七月最热,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之季。 全乡地貌为黄土丘陵山区,境内五梁四沟,土质为耕立黄土、粘土等组成。适宜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糜黍、豆类、薯类、水果等农作物。梨、果、枣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又发展了李、桃、葡萄等优质水果。 境内矿产资源匮乏,在与东社镇相隔的笔架山和子干乡交界的高尖山一带有分布不均的金矿,但储量甚微。高尖山【俗称大西山】有古时候开采矿的痕迹,前几年也有开采;与定襄县季庄乡接壤的龙虎山、漆郎山一线有石灰石、镁、铁等矿藏资源,镁矿正在开采中。 本乡十年九旱,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风灾和雹灾。

经济状况

1、种植业:本乡为纯农业乡。2010年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588亩,年产量539702公斤,粮食产值97万元;园林水果12359亩,水果产量715880公斤,其中红枣产量458810公斤,水果产值200万元;蔬菜作物以山药、白菜为主;干鲜水果品种有梨、果、枣。老品种梨有黄梨、笨梨【俗称柴梨】、油梨、夏梨【俗称秋白梨】;果子有槟果、夏果【分满堂红和花果】和80年代引进的东北小果等,东北果上市较早。新品种梨有;酥梨、雪花梨、鸭梨等;苹果有;红富士、红星、黄香蕉、国光等;此外还有葡萄、李子、杏、桃等水果。小红果是市场上稀有水果,是南白的保护品种。粮食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糜黍、豆类、薯类等。 2、养殖业:畜禽养殖普遍以户为单位分散经营。2010年全乡鸡存栏8441只;羊存栏2857只,羊出栏1129只,羊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养殖户中,养猪户存栏3617头 ,出栏2607头。下南白村的福源养猪厂是一个水、电、暖全通,设备比较现代化的养猪厂,现阶段规模居全市第一。年出栏近3000头,2010年收入约350万元。 3、林业:木材林以零星植树为主,共15万株,经济林面积9.1千亩,近年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设施,全乡退耕4910亩,以酸枣为主,少量的仁用杏、核桃等,酸枣长大后可以改接优质大枣。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