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南部,是全南南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现下辖12个行政村,154个村小组,国土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赣粤——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横贯全镇东西,是广东从赣粤——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进入江西的第一道大门。2017年7月28日,南迳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1]

中文名: 南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

地理位置:全南县南部

面 积: 133 km²

电话区号: 0797

邮政区码: 3418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 2.1万人

车牌代码: 赣B

方 言:客家语-宁龙片

历史沿革

宋绍定三年(1230年)谭氏、李氏由湖南茶陵州迁居此地落居,从全南城至南迳有一小路,沿河而上,步行20千米,经狭且长的羊肠小道地段后豁然开朗,地势较为平坦,二端较宽,中间狭长的地段俗称迳,在山迳南面,且处全南县城之南,故名南迳。解放前夕,南迳属虔南县第四区,设十一个保。解放初1949年至1955年属第四区(南迳区),设有南迳乡、热水乡、马古塘乡、罗田乡、长塘乡、田在乡、大庄乡、古家营乡、武合乡、玉舍乡。1956年属南迳区,设南迳乡、中寨乡、长塘乡、武合乡、大庄乡、乌桕坝乡、马坑乡、墩头乡、大吉山镇,合作化时建立南迳、武合、马古塘、罗田、热水等四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火箭公社,1960年更名南迳公社。1964年下半年马古塘公社并入南迳公社。1984年改为南迳乡,1994年改南迳镇。1997年,面积85.7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热水、中切、大田、南迳、罗田、武舍、黄云、马古塘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南迳圩。2001年,撤销大庄乡,划归南迳镇。

经济发展

南迳镇位于全南县南部,是全南南线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赣粤——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横贯全镇东西,是广东从赣粤——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进入江西的第一道大门。南迳镇物产丰富,罗田白荠、武合椪柑享誉盛名,由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高山牌”无公害蔬菜更是家喻户晓,每年种植面积均达11000亩。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一批具有现代工业水平的外商企业已落户我镇,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开始形成,省内规模最大的台湾皇达兰花基地就落户我镇。南迳镇基础设施完善,现有35KVA变电站两组,城镇农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彻底解决了供电紧张的状况。镇1万吨/日自来水厂已建成投入使用,通讯设施已在全镇普及。南迳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自然保护区“车八岭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集疗养休闲为一体的热水温泉度假村。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南迳温泉度假村正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按照县委“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的要求,南迳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主攻工业,繁荣第三产业,着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地把南迳镇建设成为赣粤边际的经济强镇。

乡镇发展

南迳镇物产丰富,罗田白荠、武合椪柑享誉盛名,由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高山牌”无公害蔬菜更是家喻户晓,每年种植面积均达11000亩。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一批具有现代工业水平的外商企业已落户南迳镇,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开始形成,省内规模最大的台湾皇达兰花基地就落户南迳镇。南迳镇基础设施完善,现有35KVA变电站两组,城镇农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彻底解决了供电紧张的状况。镇1万吨/日自来水厂已建成投入使用,通讯设施已在全镇普及。南迳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自然保护区“车八岭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集疗养休闲为一体的热水温泉度假村。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视频

全南县南迳镇大田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