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阳汉画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阳汉画馆是中国第一座专门收藏、陈列、研究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河南南阳,创建于1935年10月10日。其后三易馆舍,规模日益扩大,收藏汉画像石总量达两千余石,成为中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艺术博物馆,并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1]

历史沿革

南阳汉画馆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0日,当时的馆舍位于南阳民众教育馆内(今卧龙区广播站后院),馆藏汉画像石118块。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罗震撰写了“南阳汉画馆创修记”碑文。

195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拨专款改造七孔桥,从桥下拆出汉画像石数十块。

1958年,河南省政府拨专款2.8万元,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东侧再建一座汉画馆

1959年,汉画馆工程开工兴建,计建工子房11间,廊房20间,展厅展览面积900余平方米,共收藏画像石500余块。陈列方式仍采用壁间镶石的方法,共收藏展出南阳汉画像石500余块。9月8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为汉画馆题写了馆名。再建的汉画馆于10月1日正式开馆迎宾。同时在馆前放置了两个汉代大型圆雕时刻—天禄、避邪,并在馆前竖立了《汉画馆创修记》碑文。

20世纪70年代中期,汉画像石的馆藏量由原先的500余石增加至1000余石,展馆容量再次趋于饱和。1976年,开始在原馆东北侧再次重建一座新馆舍,并于1979年竣工开馆。新馆展厅面积17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2750平方米。

1978年冬,汉画馆基建竣工,并于次年元月正式开馆展出。展出画像石精品187块,馆藏画像石总量已达1500块。

1985年10月29日,原南阳市文化广播事业局决定,南阳汉画馆独立建制,为直属二级单位。

1986年,经河南省计经委批准立项重建汉画馆。新馆于1988年7月1日奠基,8月25日正式开工,至1999年底建成,并于1999年12月27日正式开馆。

2009年5月18日,南阳市汉画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建筑格局

综述

南阳市汉画馆占地53360平方米,陈列大楼平面呈“T”字形,建筑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2400平方米。共有9个主展厅和3个临时展厅。展厅内陈列着二百余块精品画像石。

展厅

南阳市汉画馆按画像内容分类展出,依次为生产劳动、建筑艺术、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天文与神话、角抵、舞乐百戏及祥瑞升仙八大部分[2]

视频

南阳汉画馆 相关视频

南阳汉画馆掠影
走进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带你领略中国古代汉文化!

参考文献

  1. 南阳汉画馆今起免费开放 ,南阳市人民政府,2009-05-18
  2. 南阳汉画馆概况 ,南阳汉画馆,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