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增加 3,64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Karl Theodor Jaspers,1883 著名哲学家)| 圖像 =[[File:Kaers20.jpg|缩略图|居中|500px|[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Ar4HemVH 原图链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Ar4HSY 原图来自一点资讯网]<ref>[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Ar4HSY 新时代的中国与多元文明的对话——“轴心时代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一点资讯网 [2018.9.30]</ref>]] | 图片说明 =| 出生日期 = 1883 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 | 出生地点 = 奥尔登堡| 國籍 = 德国 | 民族 = | 别名 = Karl Theodor Jaspers| 星座 =| 毕业院校 =| 職業 = 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 。雅斯贝尔斯主要 | 活躍年代 = | 知名原因 =1980年欧洲极真空手道冠军 | 知名作品 =《存 探讨内在自我 哲学》</br>《历史的起源与目标》<ref>[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BVsXnY 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 一点资讯网 [2018.10.2]</ref> </br>《什么是教育》<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423/16/3353565_748105203.shtml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 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 起跑线 ]. 个人 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图书馆 [2018.4.23]</ref></br></br></br></br>}}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生平简历==
1883年出生于奥尔登堡的小家庭的雅斯贝尔斯,父亲是法学家。自幼对哲学感到兴趣,但因父亲的法学专业影响而入读大学的法律系。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喜欢法律,1902年转读医学。
1909年在医学院毕业,到海德堡精神科病院工作。当时[[艾米·卡普林]](Emil Kraepelin)已经在那里工作。雅斯贝尔斯对当时的医学界对精神病的研究方式很不满,立志要改善精神病学研究。1913年,他在海德堡大学得到临时心理学教师一职。后来,转为长期聘任,从此不返回临床工作岗位。
40岁的雅斯贝尔斯,从心理学转投哲学,并且扩展到精神病学的工作。他便成了鼎鼎大名的哲学家,在德国与欧洲享有盛名。1948年雅斯贝尔斯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工作。他在哲学界中仍然表现突出,直到1969年与世长辞。
==代表著作==
《这个时代的人》1933年
《时代的精神状况》(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1931)
哲学思想雅斯贝尔斯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描述人的存在的意义,认为人的存在有4种形式,即"此在"、一般意识或意识本身、精神、生存。他强调只有生存才是人的真正存在的形式,而唯一能达到生存的途径是显示生存,即发现人的各种可能性。他承认个人的生存和自由受到限制,但又认为通过"超越存在"的追求可达到无限和完满,并指出要想达到超越存在,只有借助非理性的内心体验以及信仰。这就使他的存在主义直接通向了宗教信仰主义。《[[尼采]]》(Nietzsche,1936 )ISBN 3-11-008658-1
他尝试采用现象学的理念,直接研究患者的意识经验,企图建立单独属于精神病的病理学。1911 年将他的临床经验及病例解释撰成 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发表,引起德国医学界重视,从此使他从医学领域跨进了哲学范畴。1913 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哲学系,1916 年升为助理教授,1921 年升为正教授,此后 10 年,雅斯贝尔斯已成为德国著名哲学家。在其 1931 年的《现代人》一书中,他提出了他的 存在 主义哲学。1932 年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 哲学》 三卷本,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1933 年纳粹执政后,他因其妻是犹太人而遭迫害,1937 年,被纳粹政府解除大学教授职务。1942 年朋友们像协助他逃往瑞士,德国政府开出条件留下其妻方放行,他拒绝接受,准备和妻子一起自杀。幸亏不久盟军击败纳粹(1945Existenzphilosophie,1938) ,他采重获自由。1948 年他迁往瑞士,任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并取得了瑞士国籍。
雅斯贝尔斯和 M.海德格尔被认为是 20 实际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在其三卷本著作 哲学》中详尽叙述了人所体验 历史 三种存在方式:起源与目标》1949
折叠编辑本段客观存在客观存在(being - there,又称现实存在)指我们通过外在客观现实世界的观察所认识到自己的的存在。人们首先是在各种各样的时空客体中把握存在的,对时空客体的研究是各门科学的事情。然而,科学只是不充分的把握真正存在的东西,得不到统一的、完整的世界图景,惟有窥测世界的 哲学 才能超越各 科学的界限。 折叠编辑本段自我存在自我存在(being - oneself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1950) 指一个人的个体存在或意识到我们的自我,我们的矛盾、愿望和期待。我们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作为客体给予的,而只有通过一次飞跃,我们才能脱离感性事物的时空世界,进入自我存在这个真正实存的世界。这里,爱、共存、交往、畏惧、孤独、自我神化等等都是进入自我存在、意识到自我的本质的形式。根据雅斯贝尔斯的主张,选择积极活下去的人,才能体验到自我存在。
折叠编辑本段自在存在自在存在《什么是教育》(being - in - itselfTHE ENTEITIMENT) 指体验自我存在之后超越世界和认识其他世界的境界。在自我存在的阶段,既有自身也有环境,或者艰苦卓绝、坚持奋斗,或者精疲力尽、逆来顺受,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恐惧也有希望,还不能自满自足。为了实现自满自足,人应从自我存在非向自在存在。只有在认识时空客体的活动中遭到失败的时候,只有在实存的自满自足欲望中遭到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力求达到超越的本质。 根据存在主义传统,雅斯贝尔斯还提及了人类必然面临的主要问题:死亡、冲突、痛苦和忧患。一个人不需要单独处理这些问题,而且,根据同样的存在主义传统,各种思想体系之间的交流是不必要的,因为没有一种哲学体系本身含有绝对的真理。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自我只有处于其他自我的反思中,即与其他自我交往才成为真正的自我,个人的自由也只有通过与别人交往才能实现。人们在交往中尽管存着猜疑、成见、恐惧,但都是心心相应的。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人本心理 《大 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换成更通俗 教育中 话来说,那就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实现 我。由》The freedom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折叠编辑本段 == 时代理论==[[File:Kaers.jpg|缩略图|居右|300px|[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BVsXrJDt 原图链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BVsXnY 原图来自一点资讯网]]] 1883年, [[ 马克思 ]] 去世。但在同一年, [[ 德国 ]] 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
如果你不是雅斯贝尔斯的至亲好友,那么当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定会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发椅中,就像一位亲王那样从他的宝座上慈祥地俯视着你。他会听你谈论上帝、世界和人类的知识。但是他会在亲切地赞同或反对之后,继续陈述他自己的观点。有人说,这多少有点仪式化的小把戏中的些许威严,不免让你顿生凉意。
这的确就是卡尔 · 雅斯贝尔斯的写照。他年幼时得过一种怪病,使他无法进行爬山、骑马、跳舞等激烈的运动。于是,他长期过着单调的生活,显得十分孤独而又很难与别人进行沟通。除了公务,他从没有去过公共场所。而在大学教书期间,他和同事间也从来没有什么亲密的联系,更不用提他对哲学家大会的厌恶了。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孤独地,但又十分固执地同所有人辩论。他的这种不容分辩的说教口气,被有的人称作"雅斯贝尔斯式的表演"。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 [[ 苏格拉底 ]] [[ 柏拉图 ]] [[ 亚里士多德 ]] [[ 以色列 ]] [[ 犹太教 ]] 的先知们,古印度有 [[ 释迦牟尼 ]] ,中国有 [[ 孔子 ]] [[ 老子 ]]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 [[ 中国 ]] [[ 印度 ]] [[ 中东 ]] [[ 希腊 ]] 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家人==纳粹上台后,雅思贝尔斯因妻子的犹太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著名的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丈夫的学术前途而要求丈夫放弃自己,雅思贝尔斯回答说:"我如果这样做的话,我的全部哲学没有任何意义。" ==哲学思想==[[File:Kaers3.jpg|缩略图|左|500px|“轴心时代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KAr4HKptH 原图链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Ar4HSY 原图来自一点资讯网]<ref>[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KAr4HSY 新时代的中国与多元文明的对话——“轴心时代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一点资讯网 [2018.9.30]</ref>]]  雅斯贝尔斯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描述人的存在的意义。 认为人的存在有4种形式,即"此在"、一般意识或意识本身、精神、生存。他强调只有生存才是人的真正存在的形式,而唯一能达到生存的途径是显示生存,即发现人的各种可能性。他承认个人的生存和自由受到限制,但又认为通过"超越存在"的追求可达到无限和完满,并指出要想达到超越存在,只有借助非理性的内心体验以及信仰。这就使他的存在主义直接通向了宗教信仰主义。 他尝试采用现象学的理念,直接研究患者的意识经验,企图建立单独属于精神病的病理学。1911 年将他的临床经验及病例解释撰成《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发表,引起德国医学界重视,从此使他从医学领域跨进了哲学范畴。1913 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哲学系,1916 年升为助理教授,1921 年升为正教授,此后 10 年,雅斯贝尔斯已成为德国著名哲学家。在其 1931 年的《现代人》一书中,他提出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1932 年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哲学》三卷本,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1933 年纳粹执政后,他因其妻是犹太人而遭迫害,1937 年,被纳粹政府解除大学教授职务。1942 年朋友们像协助他逃往瑞士,德国政府开出条件留下其妻方放行,他拒绝接受,准备和妻子一起自杀。幸亏不久盟军击败纳粹(1945),他采重获自由。1948 年他迁往瑞士,任[[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并取得了瑞士国籍。 雅斯贝尔斯和 [[M.海德格尔]]被认为是 20世纪 实际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在其三卷本著作《哲学》中详尽叙述了人所体验的三种存在方式: ===客观存在===客观存在(being - there,又称现实存在)指我们通过外在客观现实世界的观察所认识到自己的的存在。人们首先是在各种各样的时空客体中把握存在的,对时空客体的研究是各门科学的事情。然而,科学只是不充分的把握真正存在的东西,得不到统一的、完整的世界图景,惟有窥测世界的哲学才能超越各门科学的界限。 ===自我存在===自我存在(being - oneself)指一个人的个体存在或意识到我们的自我,我们的矛盾、愿望和期待。我们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作为客体给予的,而只有通过一次飞跃,我们才能脱离感性事物的时空世界,进入自我存在这个真正实存的世界。这里,爱、共存、交往、畏惧、孤独、自我神化等等都是进入自我存在、意识到自我的本质的形式。根据雅斯贝尔斯的主张,选择积极活下去的人,才能体验到自我存在。 ===自在存在===自在存在(being - in - itself)指体验自我存在之后超越世界和认识其他世界的境界。在自我存在的阶段,既有自身也有环境,或者艰苦卓绝、坚持奋斗,或者精疲力尽、逆来顺受,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恐惧也有希望,还不能自满自足。为了实现自满自足,人应从自我存在非向自在存在。只有在认识时空客体的活动中遭到失败的时候,只有在实存的自满自足欲望中遭到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力求达到超越的本质。 根据存在主义传统,雅斯贝尔斯还提及了人类必然面临的主要问题:死亡、冲突、痛苦和忧患。一个人不需要单独处理这些问题,而且,根据同样的存在主义传统,各种思想体系之间的交流是不必要的,因为没有一种哲学体系本身含有绝对的真理。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自我只有处于其他自我的反思中,即与其他自我交往才成为真正的自我,个人的自由也只有通过与别人交往才能实现。人们在交往中尽管存着猜疑、成见、恐惧,但都是心心相应的。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人本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换成更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实现自我。 == 资料来源 =={{Reflist}}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 [[Category:人 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 社科艺术 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 物]][[Category: 们是怎么说的。学家]]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