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卢晖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晖临
出生 1969 年
安徽省广德县
国籍 中国
教育程度 北京大学
职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奖项 1996、2005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2006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卢晖临[1]男,安徽省广德县人,1969 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多年来以历史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学方法论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已经有相当丰厚的积累。主讲课程包括《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社会学概论》(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中国社会:社会学视野中的百年变迁》(全校通选课)、《定性研究方法》(研究生选修课)。在教学上全心全意地投入,曾先后于1996、2005 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于2006 年获得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简介

卢晖临,男,安徽省广德县人,1969 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多年来以历史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学方法论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已经有相当丰厚的积累。主讲课程包括《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社会学概论》(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中国社会:社会学视野中的百年变迁》(全校通选课)、《定性研究方法》(研究生选修课)。在教学上全心全意地投入,曾先后于1996、2005 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于2006 年获得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人物经历

学术经历
2002年1月---2003年6月:哈佛燕京访问研究(Visiting Fellow at Harvard University)

1998年9月 --- 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0年 --- 1993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6年 --- 199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安徽省宣城中学高中

工作经历
2004年9月---- 至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995年7月---- 1998年8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3年9月----1995年6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教

个人获奖

1995年:日本筮川良一青年领袖研究奖 (The Ryoichi Sasakawa Young

Leaders Fellowship Fund Program)

1996年:北京大学 "优秀教学奖"

2000年:岭南基金会 C.K. Yang 研究奖

2001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称号,市级,北京。

2002年:Harvard-Yan-Ching Visiting Fellowship

2005年:北京大学 "优秀教学奖"

2006年:北京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优秀奖

2006年: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奖 优秀奖

主要论文

中文:

卢晖临,2016,《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陈健民、钟华主编《艰难的转型:现代化与中国社会》,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卢晖临,2016,《找回中国农村发展之路:周家庄集体经济的实践与启示》,《南风窗》,第7期;

卢晖临,2015,《通向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卢晖临、梁艳、侯郁聪,2015,《流动儿童的教育与阶级再生产》,《山东社会科学》,第3期;

李长江、卢晖临、潘毅,2014,《周家庄:人民公社遗产的新启示》,刊于《社会经济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晖临、潘毅,2014,《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社会》,第4期;

卢晖临,2014,《世界工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前途》,《瞭望》;

卢晖临,2014,《在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研究报告》,《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潘毅、卢晖临、郭于华、沈原主编,2013,《我在富士康》,知识产权出版社;

潘毅、卢晖临,2012,《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毅、卢晖临、郭于华、沈原主编,2011,《富士康辉煌背后的连环跳》,商务印书馆(香港);

卢晖临,2011,《农民工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应对》,《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10期,收于胡舒立、王烁主编《中国2013关键问题》,线装书局,2013年;

《"世界工厂"与新生代农民工前途》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革命与中国乡村变迁》,刊于《社会学研究》杂志社主编《社会学年鉴》2003-2007

《"卫星"是如何上天的-----基层乡村干部与大跃进》(法文),刊于法国《农村研究》(Rural Studies)2007特刊

《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第一作者,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社会科学前沿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的个案研究》,第一作者,刊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集体化经历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刊于《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历史视角与社会学想象力》,刊于《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第16辑

《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前景》,刊于《开放时代》2005年第5期

《社会学的历史转向》,刊于《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迈向叙述的社会学》,刊于《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研究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基层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后果研究",项目负责人(2015年-);

国务院参事室重点课题,"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追踪研究:三村观察",项目负责人(2014年-);

北京团市委委托课题,"北京'农二代'调研",项目负责人(2013年-2014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合作课题,"ResearchProjectonGarmentandConstructionSectorsinShanghaiArea",项目负责人(2012年-2013年);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委托课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2012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1年-2014年);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课题,"'世界工厂'发展模式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挑战",项目负责人,(2012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形成和身份认同",(2006年-2010年);

利丰社会政策基金项目,"新一代农民工的生活空间",项目负责人(2008年-2010年)。

"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实证研究"(东莞调查),2005---2006,香港城市大学委托课题 课题负责人之一

"国外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课题,1997---200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课题负责人

"从一个村庄看中国乡村的百年变迁"课题, 2000---2002,岭南基金会课题 课题负责人

"农村基层政权研究"课题, 1994-1997, 北京大学与美国福特基金会合作课题 课题组成员

"区街经济与社区发展"课题,1993---1997, 北京大学、沈阳市政府合作课题 课题组成员

会议经历

2016年4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大跃进研究工作坊,"大跃进的后果",波士顿;

2015年12月,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追踪研究"课题研讨会,"从遗弃的空间到希望的空间",北京;

2015年11月,开放时代年度论坛:儒家与社会主义,"从农民工家庭生活看儒家当代命运",广东增城;

2015年12月,城市生活品质国际研讨会,"中国农村发展中小农经济的前途",杭州;

2014年10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田野调查与理论工作坊,"流动性与农民工家庭生活",巴黎;

2014年4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印建筑和服装行业用工研究工作坊,伦敦;

2013年10月,奥地利工会,"世界工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前途",维也纳;

2012年6月,巴西政府,联合国Rio+20"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的非正规经济与劳动状况",里约热内卢;

2012年3月,亚洲研究年会,"基层干部与大跃进",多伦多。

视频

社会学概论视频教程 卢晖临 全65讲 北京大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