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印台区,陕西省铜川市辖区。地处关中盆地北缘渭北旱塬中部,北依雄浑的陕北高原,南俯八百里秦川,北与宜君县黄陵县,西北与旬邑县,西南与铜川王益区毗邻,东与白水县蒲城县,东南与富平县接壤。区政府所在地是古同官县治所在,是原铜川老市区的所在地,南距省会西安95公里,北距圣地延安250公里。印台区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175米。

总面积629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07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2010年)。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目录

历史沿革

秦代以前,属古雍州之领地,秦为内史地,西汉景帝二年(前155),置祋礻羽县,魏文帝废祋礻羽,设泥阳县,属水地郡,县治在今耀州区,西晋仍属泥阳县,县治在今印台区东北一里许频山下。

十六国前(350-394)秦在今印台乡济阳寨设铜官护军,北魏(446年)首置铜官县,县治在今王益区高坪原,隶属北地郡、宜君郡。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称同官县,县治在今印台区。

民国三十五年七月(1946年7月)改同官县为铜川县,属陕西省关中通、关中区、第七、三行政区。

1953年1月,铜川县改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直辖,1958年4月,撤铜川县,成立铜川市,仍归省辖。

1978年2月,中共铜川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设立,辖城关、高坪、王家河、黄堡、陈炉、红土、金锁7个人民公社。

1980年4月,铜川市郊区人民政府设立,并将原属蒲城县所辖的广阳、阿庄、高楼河、肖家堡4个人民公社划归郊区管辖。区政府驻北关铜川桥北市福利院旧址。辖城关、金锁、红土、陈炉、高坪、王家河、黄堡、广阳、阿庄、高楼河、肖家堡11个人民公社。

2000年4月18日,铜川市郊区更名为铜川市印台区,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3年5月,陈炉公社改为乡建制,1984年5月机构改革,城关街道由铜川市城区划归铜川市郊区管辖,并将原城关公社的城关、河东、杨家贬3个行政村划归城关街道管辖,设立城关乡,原城关公社更名为印台乡。黄堡、王家河、红土、金锁、王益、广阳、阿庄、高楼河、肖家堡9个人民公社改建为乡人民政府。至此,全区共辖12个乡级政府。

1986年4月,陈炉、广阳、红土3个乡改为镇建制。

1987年9月,区划调整,将郊区所辖的黄堡、王益、王家河3个乡划归城区管辖;将城区所辖的焦坪、王石凹、三里洞3个街道划归郊区管辖。区划调整后,铜川市郊区辖陈炉、红土、广阳3个镇,城关、印台、金锁、阿庄、高楼河、肖家堡6个乡,焦坪、王石凹、三里洞3个街道。

1997年9月,金锁乡、阿庄乡、王石凹街道、焦坪街道分别改建为金锁关镇、阿庄镇、玉华镇,并将原金锁乡所辖的玉华、背塔两个村民委员会划归玉华镇,原红土镇所辖的炭庄塔、苟村、李家塔、王石凹、傲背、陈家沟6个村民委员会划归王石凹镇。至此,郊区辖陈炉、广阳、红土、金锁关、玉华、王石凹、阿庄7个镇,印台、城关、高楼河、肖家堡4个乡,三里洞1个街道。

2001年,撤销城关乡,设立城关街道。同年12月,撤乡并镇,撤销肖家堡乡并入红土镇。

2011年6月,撤销玉华镇,并入金锁关镇,撤销王石凹镇,设立王石凹街道。

2011年12月29日,印台乡高楼河乡改为镇。

2015年6月,撤销高楼河镇,并入广阳镇;撤销印台镇,设立印台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1月,铜川市印台区下辖5个镇、4个街道,72个村、391个村民小组、24个社区(板块型社区18个、单位型社区6个):城关街道三里洞街道王石凹街道印台街道金锁关镇红土镇阿庄镇广阳镇陈炉镇,区政府驻城关街道同官80号。

人口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铜川市印台区常住人口20.95万人,比2016年减少7000人。其中,城镇人口14.27万人,农村人口6.68万人。截至2017年末,铜川市印台区城镇化率68.11%。人口出生率8.59‰;人口死亡率5.25‰;人口自然增长率3.34‰。

民族

截至2019年1月,铜川市印台区有汉、回、满、壮、土家、苗、朝鲜等12个民族。

交通运输

截至2017年末,印台区境内公路里程838.56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97.139公里,国道27.1公里;省道57.6公里;县道97.103公里;乡道184.499公里;村道450.504公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铜川市印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陕北黄土高原低中山区南缘,南俯关中平原,北依陕北高原。东经108°51′09″~109°26′32″,北纬34°59′06″~35°21′48″,东与白水县蒲城县毗邻,东南与富平县王益区接壤,西、西南与王益区耀州区交界,北、西北与旬邑县宜君县黄陵县相接。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4.8公里,总面积628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印台区位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处在新华夏系一级沉降带——陕甘宁盆地南缘,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山地,南北狭长,北部、东南部高,中部、西南部低的倾斜地势,山、川、塬、梁、峁、沟均有分布,境内山峦纵横,沟壑相间,梁峁交错,丘陵台塬广布,是一个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分为北部土石山地,中部梁峁残塬,东南部丘陵沟壑三种地貌形态。平均海拔1097米,最高点位于区境西北部的凤凰山,海拔1671米,最低点位于区政府驻地川道,海拔900米左右。

北部土石山地主要为中生界基岩山地,山势陡峻,河流深切,基岩露头广泛,土薄石厚,山坡坡度多在25~35度,海拔960~1671米,林草覆盖率为65%以上,是全区林牧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

中部梁峁残塬主要包括印台东、西塬、冯家塬、西固塬、贾家塬及山间漆水河川、白水河支流阿庄川、红土川、广阳川的一、二级阶地。海拔700~1300米以下,主要为下伏基岩的更新统黄土、厚度较大,塬面坡度多在5~10度,残塬长1000~1500米,宽数百米至千米左右,多呈“U”字型支沟,为全区粮、菜、果生产主要地区。

东南部丘陵沟壑区主要山梁有金华山、石庙梁、石马山。地处鄂尔多斯台向斜最南缘的低山区,一般海拔在850~1500米,形成了千沟万壑的丘陵地貌。总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被赵老峪河上游支流的马家河、陈家河切割成低凹,成为面向东南的丘陵山地,沟坡坡度多在15~30度,以农牧业生产为主。

气候特征

印台区地处渭北旱原,系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度地带,气候基本特征介于两地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易干旱气候区。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冷气流影响,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夏秋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每年7月前期易发生伏旱,后期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0.6℃,1月平均气温-3.0℃,7月平均气温23.0℃,平均气温年较差26.0℃,无霜期年平均164—206天,年平均降水量582.5毫米,年平均降雨数92.7天,降雨量集中在每年7—9月。

区内光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平均量126.5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342小时。

河流水系

境内有六条河流,均属黄河流域,以泾渭分水岭为界,分东、北、南三个水系。东区水系有乌泥川河、阿庄河和广阳河;北区水系有玉华川河和漆水河;南区水系有东河川河。

漆水河:区内第一条大河。位于区政府驻地,纵贯区境南北。源流有两条:一是同官水,发源于金锁关镇凤凰山东部的崾岘梁下,向东南流14公里与发源于宜君县哭泉乡西梁坡底的淌泥河交汇,南流至纸坊村接纳马杓沟水又南流至北关。全境流长23.4公里,河床宽15-30米,流量800立方米/小时,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二是漆水,发源于宜君县云梦乡庙山南麓,境内流长14公里,常年水流不断。漆同二水在雷家沟口汇流后形成漆水河,为区内主干河。境内流长3000米,流量100-1000立方米/小时,随季节变化。漆水南流经王益区,在耀州城南1.5公里处与沮水汇合入富平石川河至临潼交口镇入渭河。

乌泥川河:位于区境东部红土镇乌泥川,发源于红土镇车房沟,流长20.5公里,河床宽2-10米,流量60-800立方米/小时,随季节变化。境内流域面积86平方公里,往东流经阿庄镇河口村,注入白水河。

阿庄河:位于区境东部阿庄镇,发源于宜君县棋盘乡筛子沟,流长25公里,河床宽20—30米,流量60—600立方米/小时,境内流域面积60平方公里,常年水流不断。其纳入支流为肖家河、庄子沟河、在河口村与乌泥川河汇流至高楼河镇铁王河村纳入广阳河后注入白水河。

广阳河:位于区境东部广阳镇,发源于红土镇金华山东侧,东西横贯广阳镇和高楼河乡。在高楼河乡铁王河村与阿庄河汇流后东流1公里注入白水河。境内流长15公里,河床宽2—10米,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流量200立方米/小时,常年水流不断。

玉华河:位于区境北部金锁关镇玉华村,境内流长9公里,河床宽5—30米,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流量216立方米/小时,是洛河上游的支流之一。

东河川河:位于区境东南部陈炉镇东部军台岭南麓,向东流经马家河、雷家坡、潘家河村,纳西、南、北小溪出印台区,入富平赵老峪。境内流长10公里,河床宽3—50米,流域面积49平方公里,流量因季节性降水量不同增减,属间歇性河流。

土壤土质

按照全国土壤分类标准,全区土壤可分为5个土类(褐土、红土、黄土、淤土、黑垆土),8个类、12个土属41个土种。海拔1100米以上是地带性褐土,以碳酸盐褐土为主,分布在金锁关镇及阿庄镇北部;海拔1100米以下为黄土母质所形成的黄土、红土、地带性黑垆土及区域性河淤土。黑垆土分布于微受侵蚀的平坦塬地;黄土分布于南部、中部及东部的残塬及丘陵区;红胶土分布于东部的红土、阿庄和广阳部分村;河淤土分布在洛、渭水系支流的两岸川台。黄土、黑垆土和大部分褐土为中壤质,红土为重壤质,河淤土和台塬黄善土为轻壤质,土壤容量为1.1~1.3,耕层土壤孔隙度为50~58%,有机质含量为1.34%,是比较理想的耕作土壤。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印台区地跨两个地貌单元,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煤炭、水泥、石灰岩、陶瓷粘土、铝矾土等工业原料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尚未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还有硫铁矿、石油、煤层气等。

水资源

印台区内有漆水河、乌泥川河、金华山河、东河川河、陈家河、阿庄河、广阳河和玉华河等主要河流,主干河流漆水河由北往南贯穿市区,流长2.34万米,流量达800立方米/小时。矿泉水流量1200立方米/天,主要分布在王石凹街道、印台镇、金锁关镇。

经济

综合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4亿元,比2016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3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5%;第二产业增加值29.32亿元,增长7.4%,占45.6%;第三产业增加值29.56亿元,增长7.3%,占45.9%。按常住人口算,人均生产总值30205元。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8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01%,比重比2016年提高0.6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0.21亿元,增长2.9%。粮食播种面积158922亩,比2016年增长1.8%。其中,夏粮70255亩,增长4.46%;秋粮88667亩,下降0.21%。油料种植面积13901亩,下降3.52%;大豆播种面积5029亩,下降11.4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1067亩,增长0.25%。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粮食总产量36086吨,比2016年下降0.3%。其中,小麦11821吨,增长3.91%;玉米20040吨,下降1.67%;大豆1093吨,下降9.89%。园林水果产量261156吨,比2016年增长2.26%。其中,苹果产量259743吨,增长3.61%。油料产量1500吨,下降1.9%;药材5453吨,增长68.88%;蔬菜31400吨,增长7.39%。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4.52亿元,比2016年增长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4亿元,增长7.4%。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79亿元,增长37.46%。其中,轻工业4.36亿元,增长36.38%;重工业53.43亿元,增长37.55%。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生产原煤866.56万吨,同比增长14.52%;洗煤186.6万吨,下降47.7%;瓷质砖80.27万平方米,增长9.89%;自来水842万立方米,增长1.08%;砖5021万块,下降2.52%;矿山专用设备509吨,增长7.16%。

建筑业

2017年,铜川市印台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8亿元,比2016年增长8.0%。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4家。

第三产业

2017年,铜川市印台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3亿元,比2016年增长1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8亿元,增长3.4%。

2017年,铜川市印台城镇实现零售额18.36亿元,比2016年增长12.2%;乡村实现零售额9.28亿元,增长15.1%。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23.2亿元,增长13.2%;餐饮收入4.44亿元,增长12.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铜川市印台区共有各类中小学26所,其中小学17所,初中8所,高中1所;共有班级272个,小学207个,初中63个,高中2个;在校学生9263人,小学6691人,初中2517人,高中55人;共有教职工1270人,其中小学690人,初中549人,高中31人,共有专任教师686人。共有幼儿园21所,班级121个,在校学生3470人,教职工532人,其中专任教师320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9.1%;高中升学率95.6%。

卫生事业

截至2017年末,铜川市印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4个,其中:医院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10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区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数970张。在岗职工208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16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544人。

文化体育

截至2017年末,铜川市印台区有体育场馆2个;剧场、影剧院1个。截至2017年末,铜川市印台区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48.2千册。

风景名胜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印台区名列其中。

印台区境内有始建于唐太宗贞观21年供李氏父子狩猎避暑和唐僧玄奘法师译经圆寂的玉华宫遗址;有修建于北宋镇恶祛邪的省级文物重兴寺塔;有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千里寻夫、坐化于此的孟姜女祠;有“关中北部第一关”的金锁关城遗址;有与全国四大名窑并著于世,延续700年陶瓷烧造历史的中国耀州陈炉镇窑场;有文庙、大统魏碑寺等文物点143处。   

玉华宫

唐初皇家四大离宫之首,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出之作,中国历史上较负盛名的帝王避暑胜地。[1]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代著名三皇曾在此避暑狩猎,高僧玄奘西域取经归来坐禅译经、圆寂之处,佛教法相宗祖庭,为陕西省九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已被辟为省级森林公园。[2]

孟姜女祠

孟姜女祠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金山山麓,距印台区政府1.5公里。属漆水河二阶台地,东沿漆水河,西靠金山崖,南连虎头山,北界泰山庙遗址。铜川古名同官,《同官县志》上虽然没有记载姜女祠最早修建的准确时间,却有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县令宋宗谔重修的记载,这个时间比公元1594(明万历二十二年)修建的山海关姜女庙还要早五百年,由此可见铜川孟姜女祠是迄今为止全国修建最早的姜女祠庙之一。[3]

陈炉镇

陈炉古镇旅游景区规划范围近2.5平方公里,基本框架是以陈炉四堡山梁为界括,包括了陈炉镇区和主要风貌区。[4] 2006年,陈炉古窑址已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陕西省唯一的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

所获荣誉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3月,被铜川市人民政府评为“铜川市2019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同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区”荣誉称号。

视频

印台区文化宣传片

视频

印台区三农普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