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度基督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印度基督教早在公元4世纪,相传叙利亚传教士托马斯就把基督教传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1](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2],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简介

7世纪,伊斯兰教发起对外扩张的“圣战”时,一批属于聂斯脱利教派的基督教徒为逃避战乱从中东移居南印度马拉巴尔地区,在这里传经布道,定居下来。近代,葡萄牙传教士首先来印度传教,1541年在果阿成立了耶稣会。1580—1595年耶稣会先后派三个布道团驻莫卧儿王朝。后来英国圣公会传教士随东印度公司来印,先后在苏拉特、马德拉斯和孟买成立宣教会。1680年他们在马德拉斯建立第一座教堂,1814年成立加尔各答大主教区。到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已有200余万。

18世纪初丹麦和德国的路德教派传教士曾将新教传入印度南部,后新教迅速发展,到1931年已有300多万信徒。1914年新教派在那格浦尔成立了“全国基督教委员会”。印度独立后,南印度的公理教会和联合教会与马德拉斯等地圣公会联合,成立“南印度教会”,统一领导南印度天主教和新教的各种组织的活动。在北印度也成立了“印度天主教主教会议”,由德里大主教费尔南德斯任秘书长。据1981年印度人口普查,全国基督教徒有1616万,主要集中于南印度。喀拉拉邦为523万,泰米尔纳杜邦为280万,安得拉邦为143万。印度基督教徒虽然也过基督教各传统节日,但许多习俗和礼仪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