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
原图链接

就诊科室 :肿瘤科,妇科

多发群体 :生育期妇女

发病部位 :卵巢

常见病因 :卵巢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样上皮化生

卵巢内早已存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灶
常见症状 :腹胀、腹痛,偶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等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的组织结构具有子宫内膜上皮和(或)间质相似的特点,可来自异位的子宫内膜和卵巢表面上皮。过去对此类肿瘤认识不足,诊断较少。1964年国际妇产科学会正式命名,1973年国际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中正式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后者除宫内膜样癌外还包括腺肉瘤、间皮混合瘤或恶性米勒混合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

病因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的组织来源可能为卵巢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样上皮化生,故常见内膜样腺癌合并浆液性或黏液性腺癌,也有可能来自卵巢内早已存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灶。 [2]

临床表现

良性宫内膜样肿瘤

少见,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妇女,肿瘤常有明显的纤维间质,以单侧居多,常见症状为盆腔肿物及阴道不规则出血。与子宫内膜异位征的区别是不具有明显突出的子宫内膜间质成分。

交界性宫内膜样肿瘤

少见,多为单侧性。或无症状,或有肿物及阴道出血。临床预后好。

恶性宫内膜样肿瘤

(1)宫内膜样腺癌 有腹部及盆腔包块及腹胀、腹痛。10%~15%的患者伴有腹腔积液。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等症状的患者较其他卵巢上皮性癌多见。

(2)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好发于绝经后妇女,肿物生长迅速,常伴有腹痛,17%合并腹腔积液,压迫症状较明显。

(3)卵巢宫内膜样间质肉瘤 卵巢间质肉瘤较少见。发病年龄10~70岁,平均54岁。症状多为腹部肿物或腹痛。由于与邻近器官或组织粘连甚至侵犯,可引起胃肠道或泌尿系症状,偶有不规则子宫出血。 [3]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等。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4]

诊断

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相鉴别。 [5]

治疗

良性宫内膜样肿瘤

患侧卵巢输卵管切除

交界性宫内膜样肿瘤

因多发生在绝经后,以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为宜,预后较好。

恶性宫内膜样癌

(1)宫内膜样腺癌 根据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决定手术及辅助化疗。

(2)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必要时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根据肿瘤分期及卵巢上皮癌的治疗原则进行仍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术后辅以化疗或其他治疗。

(3)卵巢宫内膜样间质肉瘤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根据情况考虑淋巴结摘除,低度恶性者可选用孕激素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高度恶性者辅以化疗或放疗。 [6]

预后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恶性多见,其预后不良。交界性宫内膜样肿瘤预后较好。宫内膜样腺癌的预后较浆液性或黏液性癌好。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预后差。


预防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后注意随诊检查。 [7]

参考来源

  • 孟令平,刘恩涛,鹿彤,洪玉萍.   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二例. 《 CNKI 》 , 2009  
  • 马怡晖,赵庆夏,李惠翔.   卵巢类似性索-间质肿瘤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 VIP 》 , 2013  
  • 张晓飞,陈晓端.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 2005  
  • 施启丰,蔡颖.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 WanFang 》 , 2009  
  • 皮向辉,王瑞芬,郝兆星等.   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附2例报道). 年

文献来源